亚洲三级色|麻豆激情在线|久久一级精品视频|天天躁日日躁性色aⅴ电影|美女热舞19禁深夜福利视频

以傳播城市化專業知識為己任
2025年07月19日
星期六
設為首頁 | 加入收藏
新加坡如何保障人人有房住
時間:2011-10-11 15:55:29  來源:人民網 

    住有所居,是人們的基本愿望,古今中外,概莫能外。建立住房保障體系,讓中低收入人群實現安居夢想,也成為不少國家和地區都不得不面對的共性難題。在責任主體、融資渠道、分配政策、監督監管等方面,各國都進行著探索。

  他山之石,可以攻玉。本版從今天起推出“看看海外的保障房”系列報道,以期為我們提供借鑒。              

  40多年前的新加坡,曾被形容為一個“大貧民窟”。新加坡國立大學東亞研究所高級研究員楊沐博士在接受本報記者采訪時說,時任新加坡總理的李光耀當時認為,住房是老百姓最大的財產,老百姓有了房產,分享到了經濟發展的好處,國家就有了穩定的基礎。這是推行組屋制度的重要考慮。

  楊沐說,組屋覆蓋了新加坡82%的居民,其中80%的居民擁有組屋的所有權,2%的居民租住組屋,基本實現了“人人有房可居”。

  保證人們買得起供得起

  組屋有3個資金“進水口”:政府出資、銀行貸款和老百姓自己出錢。購買者可以在公積金的基礎上再向銀行貸款。

  早在1955年,新加坡就建立了中央公積金制度,規定雇主和雇員都必須以雇員的薪金為基數,按照法定的公積金繳納率,將錢存入中央公積金局的個人賬戶,用于退休、住房、醫療和教育等方面。普通公民一般都是利用公積金來購房或償還房貸。

  組屋的建造享有政府的優惠貸款和補貼,價格比同類商品房低50%—70%。記者在一個小區中采訪時了解到,該小區一套室內使用面積約110平方米的三室一廳二衛的組屋,根據樓層高低等因素,售價為60多萬到80萬新加坡元(1美元約合1.2新元),約相當于一個中等收入家庭10年的收入。

  2010年新加坡人均國民收入為5.7萬新元,普通居民購買組屋的經濟壓力并不大。有新加坡學者認為,組屋制度是一種再分配的形式,國家將房子做為公共產品提供給了每一位居民。

  記者采訪的一位姓蔡的組屋主人兩年前購買了一套三室一廳的組屋,每個月還貸需交約2300新元,按揭為30年,房屋的使用權為99年。她付的房款是兩年前申購組屋時的房價,為72萬新元,如今這套組屋的市場價約為85萬新元。蔡女士說,在新加坡,只要努力工作,無論從事的是什么職業,政府都能保證人們買得起房。符合條件的居民還可申請根據不同家庭收入提供的一些優惠貸款。很多中低收入家庭還可享受到包括組屋雜費、水電費等方面的補貼。

  組屋類型滿足多種選擇

  新加坡政府對組屋建設給予“特殊照顧”,建屋局的財政預算被納入國家計劃。建造組屋可無償得到政府劃撥的土地,而私人房地產商則只能有償獲得土地使用權。如果建屋局的預算因建造組屋而超支,政府還會設法給予補助。

  新加坡政府不僅利用部分公積金儲備,以優惠貸款和補貼的形式注入建屋發展局,提升建屋發展局的組屋建設水平和規模,多年來還一直在預算中不斷增加對中低收入家庭購買組屋的補貼。目前中低收入家庭的首次購屋者所獲補貼額已達到4萬新元。而按照今年預算中新的補貼方案,這一數額還將增加,并專門用于幫助月收入低于2250新元的家庭購買組屋。

  新加坡公民新購組屋5年內不許出售,住滿5年后可按市場價格出售。政府規定新加坡公民有兩次機會向建屋發展局申購組屋,以方便家庭人口增加或收入增加時購買面積大一點的組屋,但是第二次購房者將沒有選購的優先權。同一戶人家不能同時擁有二套組屋,政府對單親家庭購買組屋的審查也相當嚴格。

  早期的組屋大多是小戶型。到了上世紀80年代,隨著人們日漸富裕,小戶型乏人問津。建屋局開始建造更多四室、五室和更大的公寓式組屋。到了上世紀90年代末,經濟增長出現起伏,建屋局于2004年恢復建造三室組屋,隨后又在2006年開始建造兩室組屋。這些組屋類型不但為低收入家庭提供符合收入水平的選擇,也為一些年老的屋主提供了換屋的可能。這些老人在兒女搬出后,可把原來的大房賣出,換小點的組屋居住,賣房的錢可用來補貼開銷。如果有人因為工作變化或失業而交不起組屋貸款,政府還會幫助做組屋調整,比如將現有組屋賣掉而換一套較小面積的組屋。

  查出牟利必受嚴罰

  新加坡對組屋的管理有十分嚴格細致的規定,任何破壞組屋或者利用組屋牟利的,一經查出,必受嚴罰。比如,組屋出租必須登記,按規定納稅,如私自出租,經查出后不僅要罰款,重則還會被收回組屋。一位在新加坡讀書的中國學生告訴本報記者,她租過四處組屋,全部是登記過的。她還說,很多新加坡老人在子女成家搬出后,常會將自己組屋中的房間出租,以補貼生活開銷。在她所租住的小區里,一套120平方米的組屋,每個月交納的物業費大約為40新元,在當地算是很小的開支。如果要整修房屋,更換或增加設施,需要業主分攤的費用,要由大家投票決定。通常情況下,75%通過了,就可以執行。

  楊沐認為,新加坡的組屋制度有很多方面是值得中國借鑒的。比如,初建的組屋可以小一些,一室或二室一廳,40平方米到60平方米,后來隨著發展,再逐步開始建造較大的組屋。早先買了小組屋的家庭如果收入增加了,可以賣舊買新;又如,居民從政府領取補貼購買組屋只能有一次,每個家庭也只能買一套組屋。但有權購買組屋的準入門檻很低,家庭月收入在1萬新元以下的都可以。目前,直接申請購買組屋的購屋者當中,最低收入者月收入還不到1500新元,且可享受到一定的補貼。

相關新聞
友情鏈接:  國務院 住建部 自然資源部 發改委 衛健委 交通運輸部 科技部 環保部 工信部 農業農村部
國家開發銀行 中國銀行 中國工商銀行 中國建設銀行 招商銀行 興業銀行 新華社 中新社 搜狐焦點網 新浪樂居 搜房
中國風景園林網 清華大學 北京大學 人民大學 中國社會科學院 北京工業大學 北京理工大學 北京科技大學 北京林業大學 北京交通大學
城市化網版權所有:北京地球窗文化傳播有限公司 service@ciudsrc.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