亚洲三级色|麻豆激情在线|久久一级精品视频|天天躁日日躁性色aⅴ电影|美女热舞19禁深夜福利视频

以傳播城市化專業知識為己任
2025年07月19日
星期六
設為首頁 | 加入收藏
兩石油巨頭財報:前三季度煉油虧損645億元
時間:2011-10-28 09:57:09  來源:新京報  作者:鐘晶晶 

兩石油巨頭前三季度日賺6億

本報訊  兩大石油巨頭昨晚發布三季度業績報告,受國際油價高位運行以及國內成品油價格調控放緩影響,按照中國會計準則,前三季度中石化凈利潤596.6億元,同比增長6.3%,較上半年利潤增幅11.9%有所放緩。而中石油前三季度凈利則達到了1034.37億元,同比增長了3.5%,較上半年利潤增幅僅1%有所加快。不過兩巨頭仍日賺頗豐,前三季度兩大石油公司相當于日賺約6億元人民幣,這一數額也與其上半年的這一數據相當。

前三季度煉油共虧損645億

昨晚兩巨頭披露的業績報告,中石油與中石化前三季度煉油業務虧損分別達到了415億元和230.9億元,總計645億元,較其上半年分別為234億元和122億元虧損額持續加劇。

一位不愿透露姓名的行業人士分析稱,三季度盡管國際油價處于高位運行,按照國內成品油定價機制甚至一度滿足上調價格條件,但整個三季度國內成品油價格未做調整,這也拖累了兩大石油公司的盈利,并導致其煉油虧損在三季度持續加劇。

不過,有分析認為,煉油的最終結果還是要通過銷售終端賣出去,不計算終端銷售數據而單純強調煉油一個業務虧損顯然沒有意義。

其他業務利潤頗豐

對于前三季度的表現,中石化在業績報告中指出,前三季度公司克服了成品油價格不到位煉油大幅虧損的不利影響,整體效益穩步提高。而中石油也認為其整體業績符合預期。

受益于國際油價在三季度處于100美元每桶以上的高位,中石油的勘探上游板塊獲利豐厚,前三季度中石油勘探板塊利潤高達1607.91億元,同比增長40.4%,銷售板塊也實現經營利潤人民幣180.21億元,增長59.5%,僅天然氣板塊受進口天然氣虧損增大的影響,盈利降低17.1%。前三季度中石油仍盈利超過千億,利潤增幅達3.5%,較上半年利潤增幅增加2.5個百分點。中石化也受益于下游銷售板塊以及化工板塊的盈利,帶動公司前三季度利潤增幅6.3%達到596億元。

多地柴油供應緊張

值得注意的是,當前國內多地出現柴油供應緊張情況,中石化昨日在三季報中就披露,前三季度公司原油日加工量為437萬桶,同比增長3.6%。前三季度,本公司境內成品油經銷量和零售量分別為113.57百萬噸和75.55百萬噸,同比分別增長8.8%和17.8%。中石化有關人士表示,通過具體營運數據,可反映出中石化的銷售以及加工量都是在持續上漲的,并且公司為了保證國內成品油的供應也承擔了數百億的虧損。

不過對此也有業內人士表示,兩大石油公司本身就是央企,且公司的其他業務盈利豐厚,承擔保供是其應盡的責任和義務。

延伸

兩巨頭煉油虧損額遠超全行業引發質疑發改委數據顯示,今年1-8月份,煉油行業累計虧損18.4億;兩巨頭的業績顯示,前9月煉油業務虧損總計645億元

本報訊 據發改委26日披露的信息顯示,因國際油價高漲,今年1-8月份,煉油行業累計虧損18.4億元。

發改委分析指出,今年1-9月份,煉油行業整體運行平穩,行業產值和投資平穩增長;原油加工量穩步增加,增速有所回落;隨著原油價格波動回落,行業虧損有所緩解。今年1-8月份,煉油行業累計虧損18.4億元。

值得注意的是,根據昨晚兩巨頭披露的業績報告,中石油與中石化前三季度煉油業務虧損分別為415億元和230.9億元,總計645億元。把該數據與發改委發布的全行業數據進行比較,兩者之間的差距不禁讓人充滿懷疑。

疑問 1

兩者數據差距為何如此大?

昨日,就此數據,記者采訪了中國石油與化工協會專門負責行業經濟運行的市場與信息部有關負責人,這位負責人認為,這一數據看似差距很大,但其實可能是其他煉油企業盈利導致。他解釋除了三大石油公司有煉油板塊外,煉油企業全行業大約在全國有300多家,雖然中石油、中石化的煉油板塊在虧損,但是其他煉油企業的盈利對沖了其虧損,因此整個行業的虧損額反而沒有那么多。此外中石油的全年數據與前8月行業數據也并不能完全做同口徑比較。

他舉例說,山東地方煉油廠目前的開工率只有40%以上,因為地方煉油廠是民營企業,當有利潤可賺時,企業就會繼續運轉,而當煉油虧損時就會停工,民營企業的開工率完全遵循市場規律,外界也不能對其有任何指責。他指出,中石油、中石化有保證社會油品供應的問題,因此即使虧損煉廠也不能完全停工,加上兩家企業的煉油產能很大,國內平均1個季度的原油加工能力是1.2億噸,按照中石油近2億噸的煉油規模,因此發生幾百億的虧損是完全可能的,而其他煉油商則可以完全按照市場自由調節,將煉油虧損降到最低。

根據發改委披露的煉油行業上半年利潤72億元,以及發改委披露的7月份單月虧損48億元,和前8月煉油行業又累計虧損18.4億元,可計算得出,8月份單月的虧損額為42.4億元。這一數據也與發改委26日披露的情況相吻合,上述人士表示。

疑問 2

為何其他煉油企業盈利?

易貿資訊的分析師廖凱舜分析認為,由于每個煉廠使用原油品種不同,導致成本也不同,因此在政府調整終端價格后,導致不同煉廠盈利和虧損也有差別,例如地煉的原料除了兩大石油公司內部調撥的原油,也有進口的燃料油,以及質量不好的油渣,成本都相對降低,因此煉廠利潤可能更好。而一位業內人士也分析稱,雖然中石油、中石化的規模和技術先進,但是由于其規模很大,再加上國有企業負擔重,應對市場不靈活,不能隨時調整開工率,且有保供責任,因此導致其虧損較大。

針對日前蔓延多省市的柴油荒,此前中石化方面也表示,旗下煉廠煉油負荷超過100%,由于地方煉油廠占油品供應的20%,因此當其開工率下滑時自然導致市場供應緊張。不過有地煉人士就指出,這是中石化的借口,自己的煉廠并未停產。就此,中國石油與化工協會相關人士也強調,雖然兩大石油公司煉油板塊虧損,但其整體還是盈利的,作為國有的石油公司必須有責任承擔這種虧損,保證國內油品的供應,這是央企的社會責任。


相關新聞
友情鏈接:  國務院 住建部 自然資源部 發改委 衛健委 交通運輸部 科技部 環保部 工信部 農業農村部
國家開發銀行 中國銀行 中國工商銀行 中國建設銀行 招商銀行 興業銀行 新華社 中新社 搜狐焦點網 新浪樂居 搜房
中國風景園林網 清華大學 北京大學 人民大學 中國社會科學院 北京工業大學 北京理工大學 北京科技大學 北京林業大學 北京交通大學
城市化網版權所有:北京地球窗文化傳播有限公司 service@ciudsrc.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