據中國之聲《新聞縱橫》報道,10度左右的氣溫,已經將北京帶入了初冬時節。而昨天(30日)新疆的第一場雪,更是拉開了北方入冬的序幕。對于每年都要存儲一些蔬菜過冬的人們來說,這兩天3毛錢一斤的白菜,是個大便宜。但對于菜農來講,這個價格,著實傷人。
據北京新發地市場消息,近一周大白菜價格持續走低,已經降至兩年來的谷底。是什么引起了大白菜的價格跳水?為何好收成,卻不能為菜農帶來好收益?記者昨天走訪了位于北京西城區真武廟的早市,在一個攤位前,顧客正拿著大白菜和菜商討價還價。
菜商:一塊錢三斤。
顧客:買多呢。
菜商:買多了三毛,再買多還可以便宜。
記者:今年比以前都便宜嗎?
菜商:太便宜了,去年同期賣一塊錢一斤,便宜了一半還多。
隨后記者采訪了北京新發地農產品批發市場統計部負責人劉通,他介紹了近期大白菜的價格走勢:
劉通:最近這幾天大白菜的價格是逐漸往下走,我們現在賣的價錢一般是1毛六到2毛之間,去年這個時候差不多是在5毛到5毛5之間,今年比去年跌了一大塊。
菜價一跌,最憂心的是菜農。在山東濟南唐王鎮司家村,村民們幾乎家家戶戶都種了三四畝的白菜,眼瞅著白菜豐收了,他們卻愁眉苦臉。
村民甲:“去年的時候,白菜價格是四五毛,今年才七八分、八九分。
記者:賣不出去啊?
村民甲:嗯,賣不出去。”
村民乙:“賣不了,爛啊,爛了就只能當垃圾處理了。”
村民算了這樣一筆賬,一畝白菜的成本要七八百塊錢,而一畝地雖然產量能有一萬斤,但賣出去也就是7000斤左右的凈菜,按照現在的銷售價格來看,收支平衡。但是種菜不比種糧食,需要有專門的人照看,不掙錢就相當于賠錢。一些村民已經打算明年轉行,種點兒別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