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京報:死因決定副市長身后的榮辱
時間:2012-03-03 11:38:49
來源:《新京報》 作者:曾穎
山西大同副市長王偉國被其妻兄用石頭砸死,引起劇烈震動。這個重大的新聞因為兇手正在“審理中”而有很多玄疑沒有解開。坊間也因此有諸多的正面或負面的傳聞。
罪犯的殺人動機,直接決定了王副市長死后的榮辱。就像等待另一只靴子,媒體和公眾正在等待著一個詳細而清晰的結論。
王副市長是被妻兄用石頭砸死的,這是沒有疑問的。
而為什么被砸死?新聞公布最多的,是“因家庭糾紛”,而因為什么樣的家庭糾紛呢?有傳聞是因為王副市長未滿足妻兄在行將退休時從企業單位調到事業單位的
要求;也有傳聞說是因為妻兄與王副市長有經濟糾紛;還有傳聞,認為可能是妻兄為妹妹出頭調解家庭糾紛,過激殺人;也有人揣測,這位妻兄精神是否有問題。新
聞跟帖中,也不乏各種憑想象推測出的官員們可能出現的“腐敗”或“艷聞”。有人甚至認為,“事業單位與企業單位退休待遇雙軌制”是他真正的死因。
傳聞有很多,但答案肯定只有一個。而這個答案,會向公眾確定,這位副市長究竟是一位堅持原則,拒絕雞犬升天的好干部?或是死于各種官場小說中才有的種種
兇險情節的悲劇性人物?這些,直接決定公眾對這位死去的副市長究竟是待之以尊重與緬懷之禮,還是抱之別的態度。也決定他的故事,是作為一種凄美正直的頌歌
還是一曲幸災樂禍的小調去傳揚。而他的遭遇,引起的反思,想必也應該各不相同的。某些媒體在此前發表的種種言論,無論是褒揚其品質,還是反思社會土壤及官
員生態,都有些無的放矢的味道。
因此,對王偉國的死因,希望有關方面以負責的態度,給出個清晰而明確的結論。切不要急于蓋棺論定地給出個匆忙而草率的結論,那樣,只能引發更多的疑惑和爭議。這不是騷擾死者,而是對他負責任。
■ 候選人物
崔永元
候選理由:主持人崔永元2月27日透露,自己可能很快向中央電視臺提出申請,調回中國傳媒大學,后半輩子研究口述歷史。同時,作為政協委員,其通過微博發帖征集建議。
點評:崔永元每次“露出水面”,都是以一個不按常理出牌的形象,但每次都能贏來尊敬。比如他的“口述史研究”,他的“史上問題最多提案”,因為他號準了時代的脈搏。
王澍
候選理由:2月28日,49歲的中國建筑師王澍榮獲2012年普利茲克建筑獎,該獎素有“建筑界的諾貝爾獎”之稱,王澍也成為中國榮獲該獎的第一人。
點評:王澍的成功與價值,在于他對于專業的執著,而這種執著是建立在沉重的“千城一面”的城市化背景下。因此,這真的只能算是他一個人的榮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