實踐證明:重慶城鄉居民已開始逐步地公平享受改革開放發展的成果。
城鄉一體化的基礎和公共設施建設,開始讓農村人公平地享受到城里人的基礎和公共服務設施
江津區石蟆鎮距江津城區79公里,是該區最偏遠的一個山區鎮。
“我們現在也同城里人一樣,硬化公路和油化公路進了村,自來水也進了農家門?!?月18日,石蟆鎮天旗村黨支部書記譚修華介紹,近兩年來,村里已修好4.5米寬的水泥公路11公里多,正在修的還有9公里,全村已有60%以上的農戶吃上了自來水。
“城鄉統籌發展,已開始讓山區農民公平地享受到城市人才能享受到的公共基礎設施?!笔℃傸h委書記葉文青說,僅2011年,全鎮在公路、農電改造、飲用水、天然氣等基礎設施建設上的投入,就有2億多元。
在城鄉統籌發展中,從市里到各區縣(自治縣),都堅持城鄉一體化地對公路、電力等為主的基礎設施建設的規劃、改善。
在公路、電力、水利等基礎設施的統籌發展中,我市在實現村村通公路的基礎上,又全面啟動了村級公路通暢建設,由政府補助絕大部分資金,對通村公路進行硬化或油化改造,到2011年底,行政村的通暢率就達到65%;從去年開始,我市啟動了“十二五”千億水利投資計劃,僅去年就解決了218萬人的飲水安全問題;在農村電網改造上,不僅實現了所有的行政村通電,還實現了城鄉同網同價。
讓農村人也公平地享受到城里人的公共服務,是我市在城鄉統籌發展中的一項重要目標。近幾年中,在教育、文化、衛生等公共服務設施建設上,新建和改擴建農村寄宿制學校370所,義務教育階段學校標準化率達到70%,在西部率先普及了高中教育;區縣文化館、圖書館實現了全覆蓋,鄉鎮綜合文化中心、村文化室、農家書屋、廣播村村響和電視戶戶通基本實現全覆蓋;鄉鎮衛生院、社區衛生服務中心標準化率超過了70%,在全國率先將基本藥物制度覆蓋到村衛生室。
城鄉一體的體制和機制改革,讓農村居民也開始公平地享受到改革發展的成果
“城鄉統籌發展,實質上是一個改革,促進城鄉公平的過程?!笔薪y籌城鄉綜合配套改革辦公室負責人認為。
體制和機制是統籌城鄉協調發展的基礎,在改革試驗中,我市抓住一些重點領域和關鍵環節,以填補制度空白、實現城鄉體制對接轉換為重點,進行配套改革,逐步建立并完善統籌城鄉發展的制度框架。
在以促進城鄉公平為主要目標的體制和機制配套改革中,我市進行了農村建設用地、以城帶鄉的金融體制、戶籍制度、以公租房為重點的新型住房保障制度等的改革。
這些體制和機制上的綜合配套改革,已開始有效地促進城鄉居民公平地享受改革的成果。
以金融體制改革為例,我市通過建立農村土地交易所、農畜產品交易所、金融資產交易所等七大區域性市場,發展擔保公司、小額貸款公司、金融租賃公司、村鎮銀行等新型金融機構,啟動農村土地承包經營權、農村房屋、林權等抵押融資試點,擴大農業政策性保險覆蓋面,強化了“三農”的金融服務;在建立城鄉協調發展機制上,通過建立渝東北、渝東南幫扶發展機制,使主城區和渝西地區的區縣對口幫扶渝東北、渝東南區縣,每年的幫扶量不低于本級財政一般預算的1%,有效地促進了主城區和渝西地區及渝東北、渝東南區縣的協調發展。
與此同時,我市通過城鄉社會保障制度的改革和建立,讓農民也有了醫療、養老等保障。
在填補社會保障制度空白中,我市整合新型農村合作醫療和城鎮居民基本醫療保險,建立“一個平臺、兩個標準、城鄉統籌、資源共享”的城鄉居民合作醫療保險制度,并已覆蓋到全市所有區縣;建立起了“?;尽V覆蓋、有彈性、能轉移、可持續”的城鄉居民社會養老保險制度,實現了城鄉居民社會養老保險制度全覆蓋,并確保了60周歲以上的老年人員能按時領取養老金。
城鄉一體的要素市場配置改革,促進了城鄉各類資源的有機融合,形成統籌城鄉發展的強大生產力
通過改革,建立城鄉一體要素市場,促進城鄉各類資源的有機融合,形成統籌城鄉發展的強大生產力,這是我市在統籌城鄉發展中最重要的一項改革試驗。
2010年5月,永川區在黃瓜山設立統籌城鄉發展示范區,利用這一集聚城鄉生產要素的平臺,以農村的土地生產要素為吸引力,迅速吸引來一大批城市的資金、項目等,與黃瓜山的土地、人力資源等要素融合一體,建設統籌城鄉的鄉村旅游示范區。
在不到兩年的時間里,黃瓜山這一平臺,就集聚起數十家城市開發企業,規劃投入近百億元,在這里發展旅游休閑產業和現代種植養殖業。
其實,在我市統籌城鄉發展的改革試驗中,通過要素市場的改革,把城市生產要素與農村的土地、人力等要素融為一體,進行現代農業的開發,形成強大的生產力,已經在全市不少區縣進行了有益的探索,并取得了成功。
長壽區通過建立52平方公里的現代畜牧園區,集聚了美國等國內外最先進的畜牧業的資金、品種、管理等生產要素,集聚37億元的資金,將形成年80億元的產出規模;江津區通過現代農業園區的平臺,吸引來上百億元的城市資本,改善農村水利等基礎設施,改善農村生活和生產環境,形成比原有土地產出高出數倍、甚至數十倍的生產能力;南川區現代農業園區在集聚了數十家城市投資企業,協議投資上百億元到園區進行現代農業開發中,還帶來了用工業化理念發展現代農業的新模式,使現代農業與鄉村旅游產業實現同步發展。
城鄉統籌發展在生產要素配置上的改革,最大的效果是把城鄉的各類生產要素融合到了農村的土地上,轉變了農業的發展方式,形成了強大的現代農業發展生產力,促進了我市現代農業的快速發展,加快了新農村建設步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