幾天前,市規劃局602會議室成了島外新城的“展覽館”,集美新城規劃方案驚艷亮相,一張張精美的規劃圖片,配上精彩的PPT演示,未來的發展藍圖一一映入眼簾。一時間,集美成為各界關注的焦點。未來的集美新城將如何建設,當前已有哪些最新進展?昨日下午,記者就此采訪了集美區區長倪超。
城市發展框架基本拉開
“當前,集美區正全面加速城市化進程,力爭通過三年的努力,構筑‘一心四片’蝶型發展的集美新城格局。到2020年城市化水平將達到85%以上,城市建成區面積100平方公里,人口規模達100萬人……”談到這里,倪超難抑欣喜之情。
據倪超介紹,2004年以來,該區實施城市化發展戰略,以“三大平臺”(工業區、文教區、新城區)為載體,以項目建設為抓手,穩步推進城市化進程,基礎設施建設不斷加強,新城區快速拓展,城市發展框架基本拉開。
10月,省委常委、市委書記于偉國到該區調研,特別強調,集美當前集四大機遇于一身:國家的發展正處于重要戰略機遇期,加快推進海西發展的機遇,廈門島內外一體化發展的機遇,交通樞紐地位大提升的機遇,集美要“緊緊抓住發展的黃金機遇期”。
黃金機遇期,可遇不可求。倪超表示,按照市委、市政府“拓展島外”的戰略部署和廈門城市總體規劃的要求,該區將進一步深化“一心四片”建設,著力優化空間布局,明確功能定位,加快構筑開放式、生態型、現代化的集美新城格局。
加快建設杏林灣中心區
倪超興致勃勃地說,“一心”,就是以杏林灣為核心的周邊區域,按照城市中心區的標準規劃建設,有機融合商務核心區和周邊文教科研區、休閑旅游區,建設以現代服務業為主,集高端商務、辦公、科研、教育、居住、休閑為一體,多功能、生態化的城市中心區。
提起“四片”,倪超如數家珍,“以集北新城區和學村風貌區為主體的集美片區,重點發展以現代服務業為主,以歷史文化為基礎,以休閑旅游為特色,建設現代化休閑新城。”
“以杏北新城區、杏西工業區、杏東生活區為主的杏林片區,重點發展以先進制造業為主體、現代服務業為先導,融商貿、物流、居住等城市功能于一體,產業集聚、功能完善的綜合型城區。”
“以機械工業集中區和現有鎮區為主的灌口片區,重點發展以先進制造業為主,集商貿、物流、人居休閑于一體,特色鮮明、功能完善的生態型、綜合型現代化工業新城。”
“以廈門新站為核心的后溪片區,重點建設以交通樞紐為定位,以物流、綜合服務和生活居住為主體功能的綜合型新城區。”
倪超告訴記者,“一心四片”的格局,集美、杏林、灌口、后溪等“四片”已經形成,而以杏林灣為核心的片區尚未成形。當前乃至今后相當一段時間,集美區在完善提升“四片”的同時,將按照市委、市政府“拓展島外”的戰略部署和廈門城市總體規劃的要求,著力加快建設杏林灣中心區。
“當前,集美區、街、村各級干部群眾正以滿腔的熱情投入征地拆遷第一線,千方百計、想方設法扎實推進征地拆遷各項任務。宏偉的藍圖和美好的前景激勵著集美人奮勇向前。”倪超的話語里,飽含著沉甸甸的責任和美景在前的喜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