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家建言新型城鎮化建設—— 改變以土地融資 為核心的舊城鎮化方式
燕京華僑大學校長華生在近日召開的“2012中國城市發展(冬季)論壇:城市新領袖”上表示,舊城市化最主要的特點是甩掉了城市化的主體,新型城市化就是如何回到為城市化主體服務上來。
據證券時報報道,他認為,城市轉型最根本的是從舊的城市化道路向新型城市化道路轉型。新型城鎮化的核心是改變以土地融資、土地財政、土地擴張為核心的舊城鎮化建設方式,這種舊模式主要是地方政府、開發商以及城中村和城郊的農民等少部分人群從中獲利,最主要的特點是甩掉了城市化的主體,即將近兩億人口的農民工,以及他們將近兩億在農村留守的兒童和家屬,還包括從中小城鎮向一線城市轉移的外來人口。所以,新型城市化就是如何回到為城市化主體服務上來。
“這實際上涉及一系列政策的調整,因為現在面臨的情況是人口城市化大大低于土地城市化,戶籍城市化又低于人口城市化,這是結構上最主要的偏差,我認為調結構最主要的應該是調整這個結構,只有政府能調節城市結構和城鄉結構,企業家做不了;而不是調整工業、企業的結構,那些是企業家做的事情,不是政府做的。”華生強調。
國家發改委城市和小城鎮改革發展中心主任李鐵也指出,未來城市轉型需要重視以下幾個重點方向,即從數量增長型轉向質量增長型,從錦上添花向雪中送炭轉型,從粗放型城市管理向節約型轉變,以及融資模式的轉型。
中國房地產業協會會長劉志峰則強調,目前中國一線城市過度發展,二三線城市特別是小城鎮發展不夠的方向正在改善,中小城市和小城鎮發展存在太多的欠賬,將來中小城鎮和小城市是城鎮化的重要地區,其住房市場將得到極大的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