證券時報記者調查發現,已有部分國有銀行正在積極籌備與城鎮化建設相關的信貸產品,包括基礎設施和產業園區建設等相關融資配套,中小銀行雖然對此持觀望態度,但對于布局城鎮化消費信貸則更有興趣。
銀監會近日發布《關于做好2013年農村金融服務工作的通知》,要求銀行業金融機構在有效防范風險的前提下,積極創新完善小城鎮建設金融服務功能,創新小城鎮系列信貸產品,設計符合小城鎮建設的金融服務產品。
產品籌備之中
業內人士普遍預計,今年銀行會加大對城鎮化建設的信貸支持力度,其中,與城鎮化相關的基礎設施建設項目是信貸關注的重點。
事實上,國有銀行此前已表態將支持城鎮化建設。國開行董事長陳元在國開行年度工作會上明確表示,今年國開行要將一半以上的新增貸款投向城鎮化及配套建設,為實體經濟發展提供有效的融資支持。不僅如此,農業銀行和交通銀行均表態稱今年將創新金融服務和融資產品,支持城鎮化發展。
參與城鎮化建設的地產商已經覺察到相關貸款審批的放松。一位大型地產開發商內部人士向記者表示,相較商品房項目而言,該公司今年參與建設的新農村項目很容易從國有銀行獲得貸款。
近期多地城鎮化相關項目獲得銀行授信的消息也印證了上述表態。記者注意到,工行江蘇分行近日與南京江寧區簽約,該行今后兩年將提供超過100億元的授信額度,注入江寧的城鎮化建設;新疆喀什霍爾果斯經濟開發區獲得多家銀行授信總額達600億元,重點支持基礎設施建設、新農村建設等領域。
一位國有大行省級分行人士稱,雖然今年的信貸投放重點還在考慮之中,但與城鎮化相關的基礎設施建設投資和內需行業將會被重點關注。
“我們內部尚未推出相關的信貸產品,但去年下半年以來已開始大力支持城中村改造等項目。”某農商行公司業務部負責人告訴記者。
看好城鎮化消費信貸
一些受訪的中小銀行人士對于城鎮化配套金融服務持觀望態度。在他們看來,基礎設施建設所需資金量較大,且周期較長,中小銀行還需謹慎介入,而另一方面,由于此類項目大多由政府隱性擔保,即使發生壞賬也難以處理。
他們的擔心不無道理。一家國有大行西部某支行人士向記者坦言,此前他經辦過一筆上億元的城鎮化建設貸款,審批非常寬松,并未嚴格按照常規貸款足值抵押物的標準,基本是抱著“打水漂”的態度。
盡管如此,多位受訪的中小銀行信貸人士告訴記者,對于城鎮化消費貸款業務的前景卻很看好。隨著農村消費水平的提高,其所需的金融服務將會越來越多,譬如大宗耐用消費品和子女上學等信貸產品。
農業銀行首席經濟學家向松祚指出,在城鎮化階段個人消費需求將大幅增長,個人消費金融是未來競爭的高地。目前商業銀行將大量貸款投放給大型企業,而個人按揭占比不到20%,銀行需要將經營重點轉向個人消費金融。
中國社會科學院農村發展研究所研究員杜曉山認為,中小銀行資金實力難敵大型銀行,在介入城鎮化建設方面需要錯位競爭。
比如,大型銀行一般以銀團貸款的形式支持城鎮化建設,包括基礎設施、安居工作以及產業園區建設。而對于一些中小銀行來說,可能更適合開發一些城鎮消費貸款業務品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