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市領導分工公布 首提“人口綜合管理”
日前,北京市人代會當選的新一屆市政府領導班子分工日前出臺。分工中首次出現“人口綜合管理”字樣,取代以往的“人口和計劃生育”;交通和環保兩項重大民生工作此次交由一位副市長主管。
今年的市十四屆人大一次會議,選舉產生了新一屆市政府領導班子。“一正九副”的格局中,市長王安順領導市政府全面工作;李士祥接替吉林擔任常務副市長,負責市政府常務工作,原來由副市長分管的法制方面工作,此次也納入常務副市長分工之列。
新當選的兩位副市長中,林克慶負責農村、農業、水務、園林綠化方面工作;張延昆則負責公安、安全、司法、城市管理、安全生產、消防、人口綜合管理和信訪方面工作。值得一提的是,“人口綜合管理”是首次出現在副市長分工序列中,取代了以往的“人口和計劃生育”;而上一屆,由丁向陽副市長分管人口和計劃生育工作。
副市長茍仲文除了主抓科技、經濟和信息化建設外,還將分管教育工作;曾分管的交通領域工作則由張工負責。此外,張工還分管環保等方面的工作。
副市長魯煒、陳剛、程紅的工作分工沒有變化。
外地人在北京領取養老金需要滿足三個條件
隨著城鎮化的推進,越來越多的人開始選擇留在非戶籍所在地,退休后如何領取養老金也成為繼醫療、子女就學之后最為關注的問題。人保部相關負責人日前透露,養老保險統一信息平臺年內將實現全覆蓋,養老金異地轉移手續將更加簡化。記者昨日也了解到,如果非京籍人群想要在北京領取養老金,需要滿足三個條件:達到法定退休年齡、累計繳費年限滿15年、其中至少累計有10年是在北京繳納。
寧夏城市化工作暨沿黃城市帶發展領導小組會議召開
日前,寧夏回族自治區副主席白雪山主持召開自治區城市化工作暨沿黃城市帶發展領導小組會議,研究沿黃城市帶建設和寧南區域中心城市暨大縣城建設相關工作。
在聽取有關部門負責同志關于沿黃城市帶建設和寧南區域中心城市暨大縣城建設相關工作匯報后,白雪山強調,要進一步提高認識,統一思想,從認真貫徹落實黨的十八大精神的要求出發,按照自治區第十一次黨代會提出實施“兩大戰略”的部署,以強烈的責任感和光榮的使命感,全力推進沿黃城市帶和大縣城建設。各地各部門要進一步增強對兩項工作重要性的認識,高質量地組織好兩個大會戰的動員會,認真抓好各項重點項目的實施,切實做好對兩項重點工作的組織領導,科學組織,扎實工作,全力推動今年的沿黃城市帶和大縣城建設再上新臺階。
銀川興慶區特色小城鎮建設加速城市化
2010年,為配合“黃河金岸”建設,提高城鎮化率,促進城鎮化和新農村建設的良性互動,推進城鄉一體化發展,寧夏在沿黃河一帶規劃了12個特色小城鎮,掌政特色小城鎮便是其中之一。掌政鎮副鎮長趙昕介紹,掌政特色小城鎮規劃面積為3.97平方公里,設計人口規模5萬人,2010年6月開工建設,共劃分拆遷安置區、農副產品加工創業園區、教育醫療文體和行政管理用地、商業金融集貿設施用地等片區,而強家廟中心村占地面積為448畝,建筑以歐式風格為主,并配套建設有會所、衛生室、幼兒園、商業網點等。“天然氣、水電暖等配套只是讓村民‘洗腳上樓’得以安居,下一步我們要通過培訓等具體措施,引導村民們,特別是沒有土地的村民合理就業,在安居的基礎上實現樂業。”據悉,除掌政特色小城鎮安置區、強加廟中心村之外,通貴鄉河灘中心村作為興慶區的另外一個“塞上農民新居”示范點正在逐步建設中。
貴陽市城市總體規劃獲國務院批復
近日,國務院原則同意修訂后的《貴陽市城市總體規劃(2011-2020年)》(以下簡稱《總體規劃》)。
國務院的批復指出,貴陽是貴州省省會,我國西南地區重要的中心城市之一,全國重要的生態休閑度假旅游城市。要以科學發展觀為指導,堅持經濟、社會、人口、環境和資源相協調的可持續發展戰略,統籌做好貴陽市城鄉規劃、建設和管理的各項工作。要不斷增強城市綜合實力和可持續發展能力,完善公共服務設施和城市功能,逐步把貴陽市建設成為經濟繁榮、社會和諧、生態良好、特色鮮明的現代化城市。
批復強調,貴陽市要重視城鄉統籌發展、合理控制城市規模、完善城市基礎設施體系、建設資源節約型和環境友好型城市、創造良好的人居環境、重視歷史文化和風貌特色保護、嚴格實施《總體規劃》,把貴陽市規劃好、建設好、管理好。
貴陽市人民政府要根據本批復精神,認真組織實施《總體規劃》,任何單位和個人不得隨意改變。你省和住房城鄉建設部要對《總體規劃》實施工作進行指導、監督和檢查。
長江中游城市群達成《武漢共識》打造經濟增長“第四極”
日前,在漢召開的長江中游城市群四省會城市首屆會商會上,長沙、合肥、南昌、武漢四省會城市達成《武漢共識》,四省會城市將在九個層面深入開展協作,包括:共同謀劃區域發展戰略;推動自主創新、轉型發展合作;推進工業分工合作;共同推進內需發展和區域開放市場體系建設;共同推進交通基礎設施建設;推進生態文明建設;共同建設文化旅游強區;共建公共服務共享區,以及共建共享社會保險平臺。
據了解,四省會城市將建立市際聯席會議制度以及區域合作工作推進制度;建立四省會城市部門對接和重點園區合作機制;建立信息互通和情況通報制度、咨詢機制,以及民間交流機制。同時,四省會城市在交通、科技、商務、衛生等11個部門也分別簽署協議,將加強交通基礎設施,推進科技資源相互開放和共享,鼓勵科技成果、科技人才、創業資本等科技要素流動,建立醫療服務共享和新型農村合作醫療實現跨市結算等。
武漢市委書記阮成發表示,《武漢共識》以及四省會城市11個部門之間合作協議的簽訂,標志著長江中游城市群建設進入到全面推進階段,將成為中國經濟增長“第四極”。
孝感近1/5人口外出打工 書記市長寫信挽留務工者
湖北一直是勞務輸出大省,東南沿海地區憑借其薪酬及福利等優勢,不斷吸引省內務工者“東南飛”。因此,擺在省內地市勞動就業部門及企業面前的,是如何留住當地務工者外出的腳步,吸引外出務工者“回流”。記者調查了解到,從書記、市長發公開信挽留外出務工者,到專門為農民工提供保障性住房……省內地市紛紛出招“搶工”,應對用工難。
“當前,全市企業有3萬崗位虛位以待……在外務工光榮,回鄉就業同樣光榮,今天的孝感需要你們回歸就業創業……”這是2月18日,孝感市市委書記陶宏和孝感市市長滕剛,在《孝感日報》頭版上“致外出務工朋友們的一封信”,挽留外出務工人員在家鄉就業、創業。
據孝感市人社局最新統計,孝感今年企業工人缺口至少有3萬人,而孝感全市532萬人口中,有100多萬常年在外打工。一方面,本市企業缺人難招,另一方面,有近1/5的人口寧愿外出打工也不愿留在本地就業,勞務輸出大市孝感缺工問題凸顯。
大連:戶籍新規助力全域城市化
日前,大連市推出了《大連市戶籍準入規定》,將是大連市加快推進全域城市化進程,打破城鄉二元結構、實現“公民一元化”的破冰之舉。
新規定中,不但對主城區、新市區、新區的劃分用專門條款給出詳細解釋,還提出,戶籍管理制度改革要堅持“合理控制主城區、適度放開新市區、全面放開新區”的原則,體現了全域城市化戰略中“城市功能向北拓展”的取向。
為配合在全域城市化進程中吸引企業落戶、招攬多層次人才,新規定還提出,對遷入我市的跨國公司地區總部、國內特大型企業的銷售或研發中心、金融機構、知名高校、科研機構的技術人員和管理人員等,解決落戶問題;此外,除大專以上畢業生,還新增加了對中等職業學校畢業生的引進落戶條款。
專家認為,在全國各大城市積極探索戶籍改革路徑的背景下,我市推出的《戶籍準入規定》可謂“破冰之舉”,尤其是取消“農業人口”和“非農業人口”的差別,更是在推動“公民一元化”方面邁出了積極一步。
大連市委黨校教授 解秀玲:“尤其是農村進入到城市的這些人,能夠在教育、就業、醫療、社會保障等等方面的一系列改革當中享受到和城里人同樣的待遇,對我市下一步推進城市全域城市化步伐的加快,起到了非常重要的示范性作用。”
國開行今年五成以上新增貸款將投四川城鎮化
在近日召開的國開行與四川省政府金融支持新型城鎮化工作座談會上,國開行四川分行今年50%以上新增貸款將投向四川城鎮化及配套建設領域。
會上,雙方還就四川省新型城鎮化推進思路、開發性金融支持模式等內容進行了深入探討。國開行四川分行負責人稱,下一步將圍繞四川新型城鎮化的重點,進一步加強金融創新,通過探索建立新型城鎮化規劃和項目對接機制、構建多元化的新型城鎮化融資主體、推動完善“政府主導、社會參與、市場運作”的融資模式等方式,以“投貸債租證”綜合優勢助推四川新型城鎮化加快建設。 據悉,截止2012年底,國開行四川分行信貸資產總額達3097億元,向四川省城鎮化領域累計投放貸款2853億元,有力支持了全省交通樞紐、統籌城鄉、保障性住房、災后重建、產業承接轉移、社會民生等重點領域建設。
濟南:加快推動新型城鎮化進程
近日,濟南市委副書記、市長楊魯豫主持召開市政府常務會議,研究貫徹落實全省城鎮化工作會議和農房建設總結表彰暨小城鎮建設會議精神的措施,加快推動濟南市新型城鎮化進程。
近年來,濟南市把加快城鎮化進程作為推進發展方式轉變和統籌城鄉發展的重要措施,在繼續抓好中心城市跨越提升的同時,持續開展城鎮建設行動,大力推進農村新型社區建設。截至2012年底,全市城鎮化率達到66%。
會議要求,要認真貫徹落實全省城鎮化工作會議和農房建設總結表彰暨小城鎮建設會議精神,堅持以“提質加速、城鄉一體”為目標,以“人的城鎮化”為核心,以提升產業支撐力和城鎮承載力為重點,突出抓好城中村改造、省市示范鎮建設和經濟園區、新型農村社區建設,加快突破制約城鎮化發展的體制機制和政策障礙,大力推進基本公共服務均等化,努力實現城鎮化數量和質量同步提高。力爭到2020年,全市城鎮化率達到75%左右。
國開行對陜西城鎮建設貸款超1000億元
據國開行陜西分行日前的統計顯示,截至去年底國開行在陜西城鎮建設領域貸款余額為1149.1億元,占其在陜全部貸款余額的66%,已成為支持陜西城鎮化建設的主力銀行。
陜西新型城鎮化發展面臨的困難很多,資金短缺是其中的關鍵制約瓶頸。國開行發揮融資融智優勢,加強投資機制、體制建設,創新投融資模式,為陜西城鎮化建設提供了多元化融資服務。
國開行表示,今后將發揮“投、貸、債、租、證”全牌照優勢,擴大社會融資總量,繼續為陜西新型城鎮化建設提供更好的融資服務。同時將積極參與陜西城鎮化詳規編制,為政府提供更多金融咨詢。
齊齊哈爾市加強城市化 管理優化民生環境
齊齊哈爾市加強城市管理工作,圍繞“三化”建設和“三優文明城”兩大主題,全面開展市容市貌、環境衛生和園林綠化工作,實施立面改造,打造樣板街,機械化清掃率由15%提高至30%,完善綠化景觀,提高城市管理效能、完善功能配套設施的同時,進一步優化市民生活環境。
今年齊齊哈爾市城區將以立面改造為重點,規范街路容貌,推進中華路、卜奎大街立面改造,打造樣板街。實施老舊樓體立面、街路牌匾廣告升級,清除一店一匾以外的牌匾和未經審批廣告及其他雜物,取締無證棚亭及攤點,規范靜態車輛管理。繼續拆除部分街區違章建筑,實現舊的違建總量逐步減少,新的違建零增長。
以機械化為依托提升保潔質量,全面提高機械化清掃率,卜奎大街、龍華路、中華路等26條主要街路清掃保潔達到省級保潔水平。計劃購置近50臺套清雪機械,使中心城區機械化清雪率由40%提高至60%。繼續完善環衛基礎設施,增添果皮箱1200個、垃圾筒1000個、電瓶車30臺,增建10座移動壓縮式垃圾轉運站,使垃圾收運封閉化覆蓋率由45%提高至60%。
舟山擬3000億元打造舟山新區 推進城市化進程
日前,全國人大代表、舟山市長周國輝表示,目前舟山市正結合《浙江舟山群島新區發展規劃》內容制定舟山未來三年發展建設配套規劃,其中擬投資3000億元,打造舟山新區建設,主要投向包括基建、產業園區以及民生工程。資金來源除了國家財政補貼外,還將考慮地方融資平臺和民營投資等。
周國輝介紹,舟山新區將按照《規劃》目標,將舟山新區打造為我國大宗商品儲運中轉加工交易中心、東部地區重要的海上開放門戶、重要的現代海洋產業基地、海洋海島綜合保護開發示范區和陸海統籌發展先行區。同時,舟山還將按照“一體一圈五島群”布局新區發展,推進舟山城市化進程。
與此同時,《規劃》中提出了“按程序建立省部際聯席會議制度,研究提出支持舟山群島新區建設的具體措施”。對此,周國輝表示,目前浙江省以及舟山市正在推進此項工作,未來將為舟山新區建設爭取更多的配套扶持政策。
“太陽能小鎮”山東即墨探索新型城鎮化模式
山東即墨市積極探索將光伏、現代農業和新型城鎮社區有機結合,打造新型城鎮化“太陽能小鎮”。
該模式將多個自然村的土地集中起來,建設光伏農業科技大棚,當地農民以土地入股并就近在棚內勞動,通過股金分成帶來財產性收入,通過勞動帶來工資性收入。由企業投資建設“太陽能小鎮”的中心社區,并配套建設一定規模的光伏大棚,棚內種植高附加值作物,棚頂利用太陽能發電,產生的清潔電力供社區使用。
目前,即墨市已開發太陽能光伏大棚500余畝,正加快建設“太陽能小鎮”。
山東省榮成市:城市化各項建設工程全線推進
連日來,山東省榮成市各鎮區、街道城市化工程建設現場一派繁忙景象,全市城市化各項建設工程全線推進。
圍繞鎮街駐地改造工作,榮成市今年規劃實施17個鎮(街)、47個鎮(街)駐地改造項目建設,年內拆除老舊建筑6.7萬平方米,新建商住設施55萬平方米。城鄉舊村改造工作,今年榮成市進一步加大城中村和舊村改造力度,計劃實施31個續建、14個新建城中村改造項目,年內新建安置樓面積19萬平方米。今年榮成市還將進一步加大鎮村基礎設施配套建設力度。污水處理設施方面,規劃實施18個鎮街、30個污水治理項目,年內建設污水處理設施21處、敷設污水管網79公里,力爭污水處理率由80%提高到88%。
江西城鎮化政策:部分區域不考核GDP指標
日前,江西省圍繞推進城鎮化建設、優化國土空間開發格局,提出建立有利于推進形成主體功能區的績效評價體系,強化對各地區提供公共服務、加強社會管理、增強可持續發展能力等方面的評價,增加開發強度、耕地保有量、環境質量、社會保障覆蓋面等評價指標。在此基礎上,按照不同區域的主體功能定位,實行各有側重的績效評價和考核辦法。
其中,在重點開發區域,實行工業化和城鎮化水平優先的績效評價,突出承接產業和人口轉移方面的考核,考核指標包括GDP、吸納外來人口規模等。
而在限制開發區域,對限制開發的農產品主產區,主要考核農業綜合生產能力、農民收入等指標,不考核GDP、投資、工業、財政收入和城鎮化率等指標;對限制開發的重點生態功能區,主要考核大氣和水體質量、水土流失治理率、森林覆蓋率、森林蓄積量、生物多樣性等指標,不考核GDP、投資、工業、農產品生產、財政收入和城鎮化率等指標。
實行用地“三掛鉤”制度。即實行城鄉之間用地增減掛鉤的政策,城市建設用地的增加要與本地區農村建設用地的減少掛鉤;實行城鄉之間人地掛鉤的政策,城市建設用地的增加規模要與吸納農村人口進入城市定居的規模掛鉤;實行地區之間人地掛鉤的政策,城市化地區建設用地的增加規模要與外來人口定居的規模掛鉤。
海南清水灣珊瑚宮殿全球開放 暨301醫院簽約盛典圓滿落幕
近日,海南清水灣珊瑚宮殿全球開放暨301醫院簽約盛典圓滿落幕。這場海南業界前所未有的盛典,邀請了中國房地產協會、省建設廳、301醫院、陵水縣委縣政府等領導參加,國際巨星關之琳親臨助陣,吸引了全國近百家媒體、各界名流到場祝賀。中國房地產協會秘書長何琦親自頒發珊瑚宮殿“中國頂級濱海度假項目”榮譽大獎,何琦在頒獎詞中說:珊瑚宮殿絕對不等同一般的豪宅產品,作為海南殿堂級奢華產品的頂級標桿,必將以巍峨雄壯的領袖之勢俯視海南。
首度開放的中國頂級私人度假俱樂部——御海匯,紅酒雪茄吧、KTV、VIP影院、SPA美顏水療中心、形體中心、室內高爾夫、桌球室、乒乓球室、中西餐廳等一站式奢華配套率先體驗。其中,最值得一提的是301醫院VIP診室,這是301醫院在海南的第一家社區門診,業主可以享受到綠色就醫通道等高規格的醫療服務。
據悉,珊瑚宮殿之所以稱之為海南最頂級的項目,在于它從規劃、建筑、用料、配套、設計都達到了海南當前的頂尖水平。其開發商御海地產負責人表示:珊瑚宮殿精心構筑了海上宮殿的奢華風貌和尊貴生活感受,致力于為業主打造海南高端度假體驗。據悉,在活動當天,有上千名客戶爭相選房,現場成交近百套,成交金額超過3億元。
廣東城鎮化規劃提出 轉戶農民可自愿出讓宅基地
日前,廣東省政府在其官網公布的《廣東省城鎮化發展“十二五”規劃》(下稱“《規劃》”)明確,廣東將加快異地務工人員市民化進程,深化戶籍制度改革,全面實施異地務工人員入戶城鎮積分制。
《規劃》還提出要將農村居民和異地務工人員納入基本公共服務體系的覆蓋對象,推進城鄉基本公共服務制度的銜接和統一。同時,加快異地務工人員入戶城鎮配套制度改革。將完善異地務工人員子女教育、住房保障、農村宅基地和承包土地處置、城鄉社會保險制度銜接等方面的具體配套政策,建立轉戶農民權益保障機制,允許轉戶農民在自愿基礎上通過市場流轉方式出讓承包地、房屋、合規面積的宅基地并獲得財產收益,解除農村勞動力進城落戶的后顧之憂。逐步改善城鎮異地務工人員居住條件,鼓勵產業園區自建異地務工人員公寓或在園區周邊統一租賃住房供異地務工人員居住。
畢節探索貧困地區后發趕超之路
日前,國家發改委發布了《深入推進畢節試驗區改革發展規劃(2013-2020年)》,提出進一步加大政策支持和資金投入,不斷深化改革擴大開放,確保畢節試驗區與全國同步實現全面建成小康社會的宏偉目標,為全國貧困地區探索一條超常規的后發趕超之路。
規劃明確中央財政在現有資金渠道內加大對試驗區交通、水利、教育等領域支持力度;研究開展煤炭等資源稅從價計征改革試點;健全縣級基本財力保障機制,增強基層政府提供基本公共服務的能力。
根據規劃,中央預算內投資優先向試驗區民生工程、基礎設施和生態環境等領域傾斜,建立專項補助制度,逐年遞增補助額度;中央安排的公益性建設項目,取消縣以下(含縣)以及集中連片特殊困難地區的市級配套;研究提高納入國家規劃的重大基礎設施項目資本金補助比例。
規劃提出,到2020年,試驗區現代產業體系基本形成,建成川滇黔結合部的區域性經濟中心;石漠化擴展勢頭得到根本扭轉,森林覆蓋率達50%以上;城鎮化率達45%以上;基本公共服務達到全國平均水平,與全國同步實現全面建成小康社會奮斗目標。
地處貴州西北部的畢節試驗區,是1988年經國務院批準設立的試驗區,是中國首個在貧困地區建立的開發扶貧、生態建設試驗區,2011年末常住人口652萬人。
云南彝良加快推進城鎮化進程 、完成投資10億余元
近年來,云南彝良著力加快城鎮建設步伐并取得了明顯成效,2012年完成投資10億余元,城鎮化率已從“十一五”末的18%提高到了24.77%。
在“十二五”規劃中,彝良提出緊緊圍繞山水園林綠城、生態宜居家園的城市發展定位,以推進城鎮化為主攻方向,優化城鎮規劃布局,強化城鎮產業支撐,完善城鎮功能,加強城鎮管理,不斷提高城鎮綜合承載和輻射帶動能力,推進城鄉協調發展,逐步形成主體功能清晰、區域特色明顯、城鄉和諧共融、區域差距縮小的城鎮發展新格局,目標是到“十二五”末把彝良建成宜居之城、文化之城,富有魅力的滇東北山水園林城市,城鎮化率達到35%。
整改令當耳旁風 南京一城市化、改造工地被開罰單
從2013年開始到今天為止,南京的污染天數有34天了。面對嚴峻的形式,目前南京正在開展揚塵專項整治行動。春節后,所有的工地開工都要經過揚塵辦的驗收,不合格者必須要整改到位才能復工。可是在南京浦口區的一家工地,對環保局下達的整改令置若罔聞,私自開工。今天,南京市環保局再一次查處并開出了紅牌罰單。
南京市環保局還將聯合住建委對建設方掛紅牌處罰,三個月之內不得在南京招投標。據了解,目前南京在冊的工地有1135家,截止到2月底已經通過驗收開工的工地占到了七成,也就是說還有300多家工地不合格,在停工整改。這些工地主要集中在浦口和江寧等郊區。
鄭州蒙上“黑蓋頭”空氣質量達標率不足4%
日前,鄭州市環保局近日公布了令人觸目驚心的空氣質量統計:截至2月20日,鄭州市今年以來的51天中,中度、重度和嚴重污染天數共35天,空氣質量達標的只有兩天,達標率不足4%。這使一直自稱為“綠城”的鄭州,蒙上了“黑蓋頭”。
鄭州市環保局副局長李春德說,近年來,鄭州市灰霾天氣呈大幅度上升趨勢。今年以來的監測顯示,鄭州市PM2.5主要來自燃煤(41%)、揚塵(28%)、機動車(24%)和工業粉塵(7%)。
鄭州市環保局污染防治處處長陳勇介紹,鄭州市已經被燃煤發電廠包圍,2012年燃煤消耗量3500萬噸,遠遠高于北京市。不僅僅是空氣,鄭州市水質狀況也令人擔憂。鄭州市最大的“污水河”賈魯河,水質創20年來最好水平,但是仍未達標。每天約有20萬噸污水,未經處理直接排入賈魯河。
從去年起,鄭州市區內已實施燃煤鍋爐“零審批”制度,并計劃從今年開始,利用兩年時間,對建成區外的145臺10蒸噸以下的燃煤鍋爐全部拆除改造。為了加強機動車污染防治,鄭州市今年淘汰“黃標車”的范圍將擴大至區級機關事業單位,并將淘汰3000輛營運“黃標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