承德副市長丁萬明談農村經濟發展方式七大轉變 三項保障
時間:2010-03-16 10:18:47
來源:人民網
丁萬明從七個方面闡釋農村經濟發展方式轉變問題,一是要促進生產方式從單季生產向終年生產的轉變,需要運用科技、現代裝備來推動這項工作。要把大力發展畜牧業、大力發展設施農業作為一個重要抓手,實現單季到終年的重大轉變。
二是從單戶為主應對市場到集群發展的轉變,發展各類專業合作組織。發展農業產業化畜牧業的發展水平高低是衡量一個國家現代農業發展水平的重要標志,設施農業的概念更為廣泛,利用現代的技術和現代的機械、現代的裝備,使農業逐步地擺脫靠自然約束這種狀態。
三是要從主要靠農業自身的發展逐步地轉向多業的發展,利用現代農業資源、農村資源,農村的經濟資源和農業內部資源向多種產業轉變。第二產業把農產品加工業,第三產業把休閑農業、現代服務業當中的物流業作為一個重點培育實際上是在挖掘農業內部對農民的就業潛力。通過多業促進就業,多業發展促進農民的就業,促進農民的增收,這可能是農村經濟發展方式轉變重要的問題。
四是從自然的傳統的農業向集約的現代的農業轉變。重點通過一些高科技的園區和小城鎮這兩個平臺實現重大的轉變。
五是從關注生態建設與生態保護問題,逐漸向關注生態建設與發揮生態優勢、發展生態產業的轉變。除了目前休閑農業、生態旅游之外,實際要圍繞著再打造一些生態產品,使目前產品走向高端。
六是從目前的農業低端產品向精深加工、開發農產品的多種功能,實現多次增值的轉變。依托目前的生態優勢,發展綠色食品乃至有機食品。從生態、綠色、有機,向有機的高端方向走,除了加工要賦予其他的價值之外,從農產品本身,從食品的角度,更要向高端走,這樣實際上就提高了農業的產出水平。
七是向發展循環農業轉變,使目前浪費的一些資源,或者說已經損害農業可持續發展的資源變為產品,變廢為寶,發展循環產業。
在實現農業生產方式和農村經濟發展方式的轉變同時,關鍵還需一些有利的保障措施。丁萬明認為,第一,要切實增強“三農”工作在推動發展方式轉變的過程中的思想認識和自覺性,使大家真正看到我們農業內部、農村經濟自身仍然具有很大的潛力。第二,要切實加強資金投入。改變這種方式,要通過財政的手段、經濟的手段加以引導。改善農業和農村經濟發展的基礎條件,改善裝備水平,并通過財政的手段促進土地的流轉。第三,把科技進步放在非常重要的位置。首先培訓農民,培訓農業的科技人員。用現代的理念、現代的技術,推動農業、指導農業。
河北省近幾年提出城鎮面貌三年大變樣,對農村經濟也提出要穩定發展要求,針對此問題丁萬明說,“三年大變樣,一開始是做大中心城市,發揮中心城市這一區域經濟的火車頭的作用。后來,大家感覺,農村城鎮化對于聚集生產要素更為重要。所以,現在實際上就在做中小城鎮和建設新民居,這是河北省委省政府在推動三年大變樣工作過程中的一個思路的完善。
據丁萬明透露,今年要啟動后三年的6000個示范村的建設,稱為新民居建設示范村。通過三年的努力,要使河北省15% 的行政村的村容村貌有一個質的變化,達到社會主義新農村的“五有”水平。改善農村的人居環境,發展一些新的產業,做到土地集約、結構調整。從另外一個角度做強一些區域的小城鎮。圍繞一些重點鄉鎮進行硬件的建設,一些產業的發展,通過一些小城鎮來帶動周邊的農村改善面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