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原來是綜合開發研究院的研究人員,現在回到家里,但是我對經濟社會問題比較關心,尤其是城鄉統籌、農民工進城等問題,可能都在進行這樣的試點,所以我做了一些調研和研究,參加了一些他們的討論會,我自己也有一些思考。
農民工的現狀:勞動在城市,居住、戶口在農村
我還是講農民工進城的問題,這次我換個角度,主題就是讓農民工帶著自己的財產權利進城。我們國家經過改革開放的幾十年,農民突破戶口的限制、糧票的限制等等,在90年代后期,大批的沖向東南沿海和大的城市,形成了成千上萬人的中國民工潮,到了每年的春節,形成了具有中國特色的全國人口大遷移,受到全世界的關注,至今這個大遷移還是每年受關注的問題。到現在為止,盡管有那么多農民進城,但是大部分的進城農民仍然是勞動在城市,居住、戶口在農村,這個數字我不是太清楚,至少是一億以上。四川我知道,四川有900萬人,家在農村、居住在農村,在城里打工。我們的政府和我們搞研究的同志,全是費了很大的勁來研究農民工進城的問題。
農民變市民,才是真正的城市化
在21世紀初期,2005年、2006年,我提了一個口號,寫了一篇文章,《三保障,兩放棄》,三保障什么意思呢?第一,保障農民進城有工作;第二,保障農民的家庭有房子住,舉家居住在城市;第三,保障農民能夠享受到城市居民同等的社會公共福利,保障這三條,假如城市保障了這三塊以后,農民就可以兩放棄,第一,把承包地放棄了;第二,把宅基地放棄了。承包地、宅基地放棄了,我們農業的現代化就會有很大的發展,所以這樣的方案提出來以后,討論的人很多,網上有幾千條同意我的意見,但是實行起來非常的困難,無法執行,因為農民工進城市他的職業不是一個問題,但是能夠讓農民舉家住上房子、小孩能夠上學、享受到城市居民的福利,城市做不到。而農民有一個很大的顧慮,就是他的土地、他的宅基地、他的房屋等等,他的心里認為這是我自己的,我要進了城以后,放棄了以后怎么辦?在這樣的情況下,就造成了我們現在的中國的工人階級大部分是農民工,中國的城市化不是農民變成市民,而是叫農民工,既非農民又非工人,城市化叫什么呢?就是農民變成市民,這才是城市化。我們現在說城市化率達到了51.27%,可實際上只有40%,這不是自己騙自己嗎?所以對這個數字我有一點不踏實,已經過半了當然是好事,但是不是過半了呢?我們還有百分之十幾的人口不在這里面,他不是市民。所以我認為首先值得研究的就是什么叫城市化,現在這種狀況,農民工進了城以后是不是就是城市化了?用常住人數來計算是不是城市化還不全面,農民工變成了市民才是真正的城市化。
農民工不愿意放棄土地和宅基地 第二個問題,現在我們如果做一些調查的話,我們希望農民把戶口轉到城里,現在幾乎是所有的城市都制訂了這樣的政策,農民可以隨意遷戶口到城里,但是農民不愿意遷。農民不愿意把戶口遷進城,為什么?因為現在農村的土地價格一路上升,像一些大城市、二線城市的郊區土地價格一畝地10萬、20萬有的是,所以農民寧肯進城也不愿意把他的戶口轉了去。轉了去就丟了土地,丟了土地一個家庭就損失幾十萬,他不愿意。我們的工廠也不愿意讓農民工變成正式工人,為什么?因為農民工變成正式工人以后,工資、工廠的社會福利都要增加,一增加他的成本就要上升。所以我們的工廠,包括我們的國營大企業都愿意用農民工,你這樣的身份,你這樣的工資,你這樣的條件,我給你一個單身房可以睡覺就可以了。這是我們工廠領導的心態,我們政府的領導,也不愿意把農民工改成市民。比如一個農民工要改成市民,解決他的住房、解決他的子女上學、讓他享受到城市的社會福利,根據我在成都市這樣一個二線城市的調查,一個人就要20萬。比如保障他有住的地方、他的小孩家屬能夠搬進城就要20萬。一個城市假如一、二百萬農民工的話,這個城市的財政負擔確實是困難,一下子做不到。所以包括小孩子上學,我們都要費那么多的勁,到現在這個問題都沒有解決。所以現在我們處在一種什么樣的狀況呢?農民不愿意把自己的戶口遷進城里,我寧肯現在我的戶口在農村,戶口在農村就保證我的土地,說不定我的土地還會升值。企業也是這樣的,如果我讓你來了以后,工資上升、其它福利上升。大家知道,四川有一個(長風電器),這是很出名的大廠,它有一批老工人,但是它在附近的農村綿陽找了一批農民,修了一些單身宿舍,按深圳市的辦法給他工資,它的成本相對就比原來的老工人低了。
從根本上解決農民工問題就要使農民擁有自己的土地財產權利
在這種情況下,解決農民工的問題遇到了很多制度上的障礙,不是一般的情況下就能解決的,必須從根本上來解決。根本上有兩個問題。
第一個問題就是要使農民擁有自己的土地財產權利。
林凌(綜合開發研究院副理事長∕四川省社科院學術顧問):使農民擁有自己的土地財產權利,帶著財產進城就會讓農民沒有后顧之憂。農民大概有土地承包地、宅基地、房屋、集體的利益等四種財產。目前成都統籌城鄉改革正在進行試點和研究,首先解決承包地永久使用權不變;其次,建立農村土地產權交易所進行承包地的流轉、宅基地和房屋的轉讓等;再次,建立農村銀行可以讓農民用承包地進行抵押貸款,通過交易變成貨幣。
盡管我們現在實行的是土地承包制,宅基地是使用制,修房子自己出錢,還有一些公共建設是村、鄉來分,大概有四種財產,第一種是土地承包地,第二種是宅基地,第三是房屋,第四是集體的利益應該占有一部分。這四部分都能夠變成農村的財產權利,然后讓農民帶著這些財產權利進城,這個問題能不能解決?這就是成都試點的一個重要問題,成都統籌城鄉試點的主要問題。
成都統籌城鄉試點首先解決承包地永久使用不變,過去我們說15年或者延長到30年,現在是永久化,這樣成都市花了一年的時間,經過丈量、經過詳細的調查研究,給每個農戶發了一個證,就是土地財產證,這樣農民就從法律上得到了保障。盡管是承包地、盡管是承包權,也給他保障了。任何部門都不能侵害老百姓,侵害他的財產環境,發了這個證以后,農民很高興,他就沒有什么顧慮了,這個東西不管我在農村還是在城市,這些東西都是我的了。
同時,成都市建立了一個農村土地產權交易所,這也是在試點。就在土地產權交易所里,可以進行承包地的流轉、宅基地的轉讓、房屋的轉讓等等。
同時又建立了農村銀行,可以用承包地進行抵押貸款,因為承包地不是他的所有,一般農民不能貸款。但是在成都市有兩家銀行,一個是成都銀行,一個是成都農商銀行,兩家銀行建立了保證金制度,這樣農民的承包地就可以作為承包物在銀行抵押貸款。這樣轉變的過程,通過交易的過程,農民的土地除了現在可以轉讓以外,有的已經開始變成了貨幣。因為通過土地交易形成了價格機制,交易過程中產生了一個土地的價位機制,多少錢一畝通過這個交易產生,這樣的話,土地可以變成貨幣?,F在有的村這樣開始做了,這是很有意思的。你說財產不是私有,是集體所有,你只有使用權沒有所有權,但是經過這樣一個市場化的過程,經過這樣一些環節,經過投融資,經過抵押,經過資產評估,然后進行交易,又使原來是體現在一畝地、體現在多少房屋的財產變成了貨幣,可以值多少錢,現在各個地方都在試點。假如這個試點成功,那么農民工進城的話,他自己擁有多少畝宅基地、有多少畝承包地、有多少房子就可以通過這個交易變成貨幣,這就是農民帶著自己的財產進城。這樣農民就沒有后顧之憂,讓農民帶著自己的財產進城之后,對我們的農村發展有很大的促進,就可以規?;T瓉硎羌毸榈牡貕K,現在可以規?;r業現代化可以推進了。所以現在成都市正在做這種研究和試點,農民可以帶著這個進城。
另外一個問題,一個農民在城里要20萬塊錢才能保障他的生活,政府的財政一下子支付是非常大的,那么農民到底可以帶多少土地財產權利進城呢?經過我們初步的調查,一般來說,像成都這樣的地區可以達到50萬元,連承包地、宅基地、房屋加起來共50萬元。我們現在每年的城市化率是1個百分點,從全國來說,一個百分點就是1300萬人,再加上農民進城的50萬,我們城市里面擴大內需的錢會增加多少?這是一個很大的數字。因此,我就提出這樣一個意見,就是把我們的力量能夠研究農民帶著自己的權利進城,擴大我們城市的內需,這個內需既來源于政府的投資,又來源于農民帶進來的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