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積極穩妥推進城鎮化”系列報道,立足城與業、城與鎮、城與人、城與鄉這四組關系,探討了當前城鎮化面臨的現實問題。四個側面,聚焦的是同一個主題:在快速城鎮化過程中,如何提升城鎮化質量,為產業發展提供更好的空間和資源,使城鄉人民過上更加美好的生活。
“城市,讓生活更美好”。上海世博會的這一主題,既表達了人們對美好城市生活的向往,同時也揭示了城市化發展的客觀規律。隨著現代經濟的發展,工業和服務業給原來從事農業的人口不斷創造出新的就業機會,越來越多的農民離開土地,到城鎮就業和居住。從鄉村型社會進入城市型社會,社會勞動生產率大大提高,促進了經濟繁榮和社會進步,農民實現了當城里人的夢想。正如采訪中專家指出的,城鎮化不僅讓千百萬人“換一種活法”,也改變著一個國家和民族的志向。
但是,推進城鎮化的路,并不一帆風順。13億人口的大國,要在幾十年中走完發達國家幾百年的城鎮化之路,完成史上最大的人口遷徙,注定了我們正在進行的城鎮化,在世界歷史上沒有先例可循,城鎮化的中國模式探索必將歷經艱辛。江蘇的人口密度是全國的5倍多,人多地少、環境容量小的現實省情,又決定了我們的城鎮化之路必須有江蘇特色。
這也正是習近平總書記強調要積極穩妥推進城鎮化的重大意義所在。積極,是因為現實發展階段要求我們不能錯過城鎮化的機遇;穩妥,是因為城鎮化現狀警醒我們必須提升城鎮化的質量。如今,全國的城鎮化率已超過50%,江蘇的城鎮化率達到了63%。但必須承認,我們的城鎮化質量還不高,城鎮規劃建設管理水平還有很大差距,人民群眾還有不少不滿意的地方。率先發展的江蘇,有責任在積極穩妥推進城鎮化上率先探路。
已經見報的這組系列報道,并不是江蘇城鎮化的成就展示、經驗總結,它只是處在進行時中的觀察思考:提高城鎮化質量,要在城鎮化過程中,處理好城與業的關系,讓產業與城市融合共生、攜手轉型;要處理好城與鎮的關系,讓大城市與小城鎮各得其所、和諧共舞;要處理好城與人的關系,讓城市更包容更公平,讓更多城市的“過客”成為“主人”;要處理好城與鄉的關系,讓城鎮與鄉村不再發展失衡,真正實現城鄉共贏。這些認識,既是總書記要求蘊含的豐富內涵,也是落實總書記要求所要努力的目標。
其實,要處理好的關系遠不止這些。而且,一個問題解決了,新的問題又出現了,城鎮化只能在破解難題中向前推進。這就要求我們在實踐中不斷探索,努力提高城鎮化質量,使城鎮化真正成為轉型升級的重要抓手、四化同步的載體和支撐,成為中國未來幾十年最大的發展潛力所在;使我們的城與鄉都更令人向往,使置身其間的每個人都生活得更美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