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間:2013-05-23 11:51:43
來源:中國房地產報 作者:李宛霖
業內專家認為,做好中小城鎮建設對于促進城鎮化的力度是比較大的,而對于小城鎮的調研能做出適當的區域規劃和資源分配,讓中小城鎮在宏觀調控和市場雙重作用下找到自己合適的產業,提供更多的就業機會,是解決新型城鎮化的有效方法。
5月9日,湖北省傳出消息,已經初步形成方案,啟動“促進城鎮協調發展的土地差別化政策”的同口徑調研工作。據了解,目前已經有多個省市按照國土資源部(以下簡稱“國土部”)要求,陸續展開相關調研工作。此次調研重點與“十八大”前 2011年開展的土地差別化調研工作不同,更加重視中小型城鎮。
業內專家認為,做好中小城鎮建設對于促進城鎮化的力度是比較大的,而對于小城鎮的調研能做出適當的區域規劃和資源分配,讓中小城鎮在宏觀調控和市場雙重作用下找到自己合適的產業,提供更多的就業機會,是解決新型城鎮化的有效方法。
重視小城鎮
“十八大”之前,國土部曾在2011年啟動過一輪同口徑調研工作,隨著對于城鎮化概念的擴展與完善,現在更加強調城鄉統籌發展重視農村社區建設工作。因此,此次的調研主要針對一些中小型城鎮展開。4月初,國土部下發了《關于開展“促進城鎮協調發展的土地差別化政策”同口徑調研工作的通知》。各省市隨后發出相關通知。
其中,4月 10日之前,河北省發出了《關于開展促進城鎮協調發展的土地差別化政策調研的通知》,調研內容涉及調研區城鎮化基本狀況以及重點特色小城鎮土地差別化政策情況兩個方面,了解土地差別化政策的基本情況,實施效果及面臨的主要問題。
據知情人士透露,山西省也明確開展相關調研工作。在山西省政府 4月 20日印發的《山西省國家資源型經濟轉型綜合配套改革試驗實施方案( 2013-2015年)》中,要求山西省國土資源廳牽頭推進土地審批制度改革。建立土地利用規劃評估修改制度,對年度土地利用計劃實行差別化管理。
4月 27日,國土部官網公布了《關于下達〈2013年全國土地利用計劃〉的通知》,里面提到,按照城鎮化發展總體部署,控制大城市建設用地規模,防止大城市過度擴張 ;合理安排中小城市和小城鎮建設用地,促進中小城市和小城鎮健康發展。
分解大城市壓力
實際上,關于“中小城鎮差別化用地”的說法早在幾年前就被提出,但由于土地制度改革涉及因素太多,所以進展緩慢。
中國城市規劃設計研究院總規劃師楊保軍透露,在前期的城鎮化政策研究中,政府認為目前特大城鎮積聚了過多的資源,造成越來越不平衡,如果進一步急劇擴張這些問題亟待解決。在最近的討論中,比較傾向性的意見是給中小城市機會,中央希望中小城市能分解大城市的壓力。于是打算推出多重政策手段來配合,首先是戶籍制度,思路是從中小城市開始再逐漸到大城市;其次,為了支持中小城市的發展,原來的土地指標分配是先傾向大城市,然后逐級減少,發展較為粗放,現在為了配合中小城鎮的健康發展,國家將推出一系列的政策來支持配套發展。
據知情人士透露,由國家發改委牽頭、國土部等部門參與編制的《城鎮化發展規劃綱要 (2012-2020)》將在 6月底前完成,年內還將出臺一系列城鎮化配套政策。據悉,《綱要》將以促進城鄉統籌為目標,提高小城鎮為農業產業化配套服務水平和對廣大農村地區的基本服務能力;加強小城鎮道路交通和社會服務基礎設施建設,提高小城鎮自身的發展動力;加強沿海大都市連綿區內小城鎮與中心城市的空間整合力度,提高土地利用效率。
對此楊保軍認為,國家發改委可以基于宏觀調控的基礎,對于產能過剩的產業有所控制,另外一些市場行為形成的產業,國家不要干預太多。因為,產業的發展是根據市場需求,具有變化性的,彈性比較大。如果國土部的調研結論與之前的想法是一致的,那將來小城鎮將會獲得多一些的發展指標多一些機會,有了機會,市場就會對發展哪些產業做出自己的選擇。
原建設部副部長鄒玉川認為,小城鎮的面積雖然小,但是整體數量大,如果規劃做好,促進城鎮化的力度是比較大的,如果規劃不好,浪費的數量也會很大,所以在城鎮化發展規劃中,重視小城鎮規劃,在開發建設初期就結合產業保護和環境保護,是非常及時和重要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