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據國家統計局的統計,當前中國的城市化率約為46%多一點,值得注意的是,國家統計局是以居住地作為統計城鄉人口依據的,這樣,進城務工經商的約2億農民工就被統計成為城市人口。若不計進城農民工,則中國實際的城市化率也許只有30%多一點。這樣來看,我們可以理解各方面積極推進城市化的迫切愿望。
當然,進城務工經商的農民并非全都是不能計算為城市人口的,因為其中相當部分農民都已在城市生活多年,且已在城市買了房子,可以在城市有一個體面的生活,可以在城市結婚生子養育父母。這樣的進城農民應該算作城市人口。但這樣可以在城市體面生活下來的進城農民數量不會太多。
進城農民有兩種不同的類型,一是在1990年前后外出務工的農民工,可以稱為第一代農民工,第一代農民工進城目標十分明確,就是在外務工賺錢以補貼農村家用,他們的生活世界在村莊,在家鄉,外面的世界很精彩,但并不是他們的,他們在城市務工賺錢,回到家鄉享受生活。這樣,第一代農民工在外掙錢,回家蓋房子,外面的資源通過務工而源源不斷地流回村莊,村莊變得更加繁榮。
第二種類型的農民工是 2000年前后外出務工的農民工,可以稱為第二代農民工,這一代農民工往往是初中畢業即外出務工,對家鄉并無深刻了解,對農村生活也缺少刻骨體驗,倒是課堂、電視和文學作品為他們描畫了城市炫麗多彩的生活,他們要在年輕時代追求這種豐富爛漫的生活,他們進城打工的目標也十分明確,就是可以留在城市。但除非他們有好運氣,否則,僅僅憑借普通的打工收入,他們難以獲得在城市生活下去的基本收入條件。
無論能否掙到可以在城市生活下來的務工收入,這些年輕人都不再愿意回到農村,而希望留在城市。大中城市留不下來,因為根本就買不起房子,那就到縣城買房。年輕時買不起房子,就多年務工攢錢買房。自己買不起房子,就指望父母的積蓄支持。年輕夫妻以能在縣城買下房子作為外出務工的目標,而未婚年輕女子則以男方父母能在縣城提供商品房作為婚嫁的先決條件,等等,經過千難萬苦,年輕夫妻在縣城有了住房。
第二代農民工也就是“80后”農民工,他們在城市縣城買房了,他們就到縣城生活。正好,國家加速城鎮化進程,地方政府有發展縣域經濟的動力,且農民工進城買房就會帶動土地財政,增加政府收入,繁榮地方經濟。房地產商就更加高興了,他們可以趁此大賺特賺。
在縣城買房從而可以在縣城生活下來的年輕夫妻,生有一個子女,子女可以在縣城接受比較好的教育,一家人都可以享受城市相對農村好得多的基礎設施。這對年輕夫妻因為在縣城生活下來了,他們也就不再可以到大中城市務工經商,或到沿海從事收入較高的工作。縣城的工作機會較少,且收入比較低,年輕夫妻帶一個子女在城市生活下去的能力還是有的,但顯然難以生活得很好,因為城市生活的花費明顯比農村要高,而他們在縣城的務工收入比在大中城市和沿海地區的務工收入要少。當然,他們更難養育自己正在年老的父母。
縣城也就在離家鄉不遠的地方。年輕人還在家鄉有地,他們的父母仍然在土地上耕作,在村莊中生活。且他們的父母不只是耕種屬于父母的土地,而且耕種進城子女的土地,只是土地收入不歸父母而歸子女。在城市緊巴巴過日子的年輕人,可憐吶,父母也心痛他們,因此將土地上的收入,無論是糧食、蔬菜、雞鴨魚肉,還是現金,都送到生活在縣城緊巴巴過日子的子女那里,老年的父母在農村只要能維持住最低生活水平就可以了,反正農村生活不講究,農村生活消費也少。
當前國家的農村政策甚好。我們在湖北荊門農村調查,農民是這樣說的:“一畝田若種上兩季,說純收入低于1000元的是沒有良心,說高于1000元的也有點夸張。一家若種10畝田,可以有1萬元純收入。若一家有20畝田,那日子就很小康了”。農民的要求不高,溫飽有余就已不錯。老年人要求更低。中國農村,“人均一畝三分,戶均不過十畝”的小農經濟,當然不可能發財致富,但至少可以維持溫飽。更重要的是,在農村機械化和輕簡便農業技術推廣的情況下,農業生產對體力要求極大地降低,農業生產費時也越來越少。10畝田,即使兩個60歲老人也只要不超過3個月就可以種好。此外,國家給農民的糧食補貼目前每畝也有150元左右。因此,純從經濟收入上講,農村種田也算是還過得去的職業。
問題只是農業收入歸誰及如何分配。國內有主張資本下鄉的論者,認為資本下鄉可以推動農業現代化和農業規模經營。但農業現代化以后收入都歸了資本,或資本在原本歸農民所有的農業收入中拿去一大塊,農民可以平均分配到的農業收入就減少了。同時,農民家庭收入其實是由務農和務工兩筆收入來構成從而可以獲得超出溫飽有點體面生活水平的,過去第一代農民工從外面賺錢回村莊消費,農村顯得生機勃勃,比較繁榮。而第二代農民工進城了,他們將農業收入拿到城市消費,且他們并不在村莊從事農業生產,而是年老的父母在農村耕作,并將父母維持溫飽以外的所有剩余拿到城市消費。
這樣一來,在縣城買房的年輕人就不只是不贍養父母,而且通過代際剝削將父母從事農業生產所獲收入拿到城市消費。新的通過代際剝削而成的城市對農村的剝削便已成型。
當前中國正在推動城鎮化進程,正在加快縣域經濟的發展,正在動員農民進縣城買房置產。但在當前中國農民其實并無可能通過在城市務工來獲得相對體面的城市生活的條件下,這樣一種政策導向將不僅是推動了城市對農村的新的剝削,而且這種剝削還是通過年輕人來剝奪老年人這種最殘酷的方式進行的。
因此,我們需要評估這種方式的可持續性,我們需要研究中國式城鎮化進程的具體機制。這樣才可能提出好的政策建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