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西,獅山腳下,中共蘇州市委黨校迎來了“入學”高峰。繼全市領導干部產業轉型升級專題研修班之后,第25期縣處級領導干部進修班、第24期科級干部任職培訓班又同時開班。與以往不同的是,今年各級領導干部的進修、培訓更加緊扣發展大局、緊貼工作實際,科學發展、“三區三城”、轉型升級,這些當下“熱詞”成了培訓重點。
變化意味著新的開始——“有效運用深入學習實踐科學發展觀活動成功經驗,繼續提高干部隊伍的思想素質、能力素質、作風素質,把干部隊伍建設成為推動科學發展、促進社會和諧的中堅力量。 ”對照胡錦濤總書記提出的要求,為“決定因素”淬火加鋼,蘇州的干部隊伍建設在新的平臺上再度提速。
思想素質提升——
觀念再轉變行動再加快
【鏡頭】
虎年新春,大年初十,當市民依然沉浸在節日的歡樂氣氛中時,蘇州派出的一批黨政干部、企業高管已踏上了北去的火車。當天下午,中央企業·蘇州市發展懇談會暨合作項目簽約儀式在北京人民大會堂隆重舉行,蘇州與央企當場簽下36個項目,協議總金額達602億元。與此同時,蘇州發展新興產業、科技創新、文化產業、旅游產業和城鄉一體化建設獲金融支持790億元。
這是我市加快轉型升級和創新發展收獲的新春“大禮包”。 “開放大市”蘇州進一步加大對內開放力度的膽識和眼光再一次吸引了全國關注的目光。
一個地方最大的進步和開放,是思想的解放和觀念的開放。
蘇南經濟歷來有“干部經濟”之說。改革開放30多年來,從當年發展鄉鎮企業的“四千四萬”精神,到后來創造出聞名全國的“昆山之路”、“張家港精神”和“園區經驗”,與時俱進、開拓創新的意識和腳踏實地、求真務實的作風,已成為一代代蘇州干部身上的鮮明印記。藉此,蘇州創造了全國矚目的經濟社會發展成就。
步入科學發展的新時代,如何堅定不移地推進改革開放,如何走出資源、要素的瓶頸制約,繼續領跑第二個率先?蘇州的目光仍然鎖定干部隊伍建設——蘇州要像總書記要求的那樣在科學發展道路上鑄造新的輝煌,更加需要各級高素質干部團結帶領廣大群眾銳意進取、扎實奮斗。
全國“兩會”精神,為蘇州干部隊伍建設注入了新動力。
全國“兩會”閉幕后,全市各級各部門迅速認真傳達“兩會”精神,深入學習胡錦濤總書記的重要講話,共識迅速形成:轉變經濟發展方式,首先要轉變干部的思想觀念;提升科學發展水平,首先要提升干部的綜合素質。
深入學習實踐科學發展觀活動的成果,為蘇州干部解放思想、轉變觀念提供了新契機。
當今世界的新格局給蘇州帶來了哪些新機遇、新挑戰?轉型升級的突破口在哪里,創新型經濟的引擎在哪里……一連串現實問題面前,在學習型黨組織、學習型機關里,各級干部如饑似渴學理論,一個個“為什么”在心中萌生,一個個“怎么辦”在腦中形成。“發展領先在于轉型升級率先,轉型升級率先在于把握機遇搶先。 ”“搶抓機遇靠的是敏銳的眼光、創新的思路和攻堅克難的勇氣。領先一步、步步主動,在同一起跑線上,我們絕不能彷徨猶豫、左顧右盼,這樣只會喪失歷史機遇。 ”在全市領導干部產業轉型升級專題培訓班上,省委常委、市委書記蔣宏坤的一席話振聾發聵,道出的是各級干部迎接新挑戰、謀求新作為、再創新輝煌的共同心聲。
能力素質提升——
干部教育培訓鎖定“世界眼光、戰略思維”
【鏡頭】
春天的蘇州大學,花香、書香四溢。參加蘇州市第三批赴美公共管理碩士(MPA)培訓班選拔的青年干部們正加緊“封閉”培訓。
3月15日,蘇州市第一期赴美公共管理碩士(MPA)培訓班畢業典禮上,26名學員從美國馬里蘭大學公共政策學院院長手中接過該校授予的公共管理碩士學位證書。蘇州這座千年古城,因這批學員的海外學成歸來而注入了一股最鮮活的動能。 “這次學習不同于一般意義上的干部培訓,它是市委通過開展國際化學歷教育,探索提升干部素質和創新干部教育形式的大膽嘗試。 ”首期學員中的年輕一員、蘇州市農村干部學院的薛臻如是說。
人才是第一資源,干部的能力素質決定著地方經濟發展的效率和質量。
科學發展時代,“三區三城”建設藍圖已經繪就:蘇州在產業升級上,要瞄準新加坡、韓國等新興工業化國家,高起點加快提升產業競爭力和自主創新能力;在城鄉發展上,要瞄準歐美發達國家,努力形成布局合理、分工有序、功能提升、城鄉一體的現代化發展格局;在體制創新上,要瞄準世界上一切先進的成果,在學習借鑒基礎上努力創新。而這離不開一支具有世界眼光和戰略思維的高素質干部隊伍。
選拔年輕干部到國外深造,正是我市貫徹落實科學發展觀,立足長遠發展、培養具有世界眼光和戰略思維的高素質領導干部人才的戰略性創新舉措。隨著一批批MPA培訓班學員的相繼赴美和陸續學成,蘇州的干部隊伍中將涌現更多立足全球、放眼世界的經濟發展和社會管理人才。
事實上,為切實提高各級干部的能力素質,我市開設的各類有針對性的培訓班、學習班從未間斷過。
為切實用科學理論武裝頭腦,各級開展的中心組學習、集中培訓、“菜單式”選學、在職自學等多種靈活的學習形式,及時將最前沿、最科學的理論知識傳達到廣大干部中去。
研判新形勢、應對新挑戰、發展新產業,需要用新知識充實干部。堅持“急用先學”,我市將經濟社會發展的重大問題作為干部教育培訓的重點,圍繞城市化、經濟國際化、新型工業化、社區管理等專題,舉辦各類學習講座,同時根據緊缺人才的實際情況,組織現代旅游高級經營人才、IC設計人才、現代物流高級經營管理人才等專項培訓,真正做到按需施教。
培養一專多能的領導干部,掌握各類實用技能必不可少。由此,預防和處理突發事件、溝通技巧、組織協調方法與藝術、心理健康與自我調適等具有較強操作性和實用性的業務培訓課程在我市領導干部隊伍中應需而設。
據統計,近5年來,我市先后在公務員中開展專門業務培訓320期,2.6萬人次參加,開展知識更新培訓605期,4.8萬人次參加。全市45歲以下的黨政機關工作人員、企事業單位管理人員都通過了外語水平、普通話水平和計算機應用能力等各類等級考核。
一位來自基層的領導干部說,參加各種類型的學習和培訓、不斷為自己“充電”,已經成為他最豐富、最有意義的業余生活,這也成了他進一步優化本職工作的最大動力源。
作風素質提升——
機關就是服務,公務員就是服務員
【鏡頭】
4月3日,金閶區在職黨員 “進社區,展形象”活動在金夏社區正式啟動。活動向轄區機關1000多名黨員發出倡議,號召在職黨員在居住地社區公開黨員身份,爭當社區志愿者,并在八小時之外接受居住地社區黨組織的監督。
“我是黨員志愿者,我奉獻,我快樂! ”自3月24日我市正式啟動在職黨員進社區活動以來,各地各部門黨員迅速行動起來,紛紛前往各自所在社區登記、找對子……作為鞏固學習實踐活動成果的重要舉措之一,一場在職黨員的志愿服務 “集體行動”在全市開展。
打造一支政治強、思想好、工作實、作風正的干部隊伍,是蘇州經濟社會率先科學和諧發展的重要保障。
今年春節后的第一個工作日,市委、市政府就召開市級機關作風效能建設大會。大會提出的各級機關要大興主動服務、創新服務、盡責服務、高效服務和廉潔服務“五種服務”之風,迅速成為各地機關的自覺行動。以優良的黨風促政風帶民風,全市上下形成了共謀發展、共促轉型、共創和諧的強大合力。
而學習實踐活動剛剛結束,我市的“在職黨員進社區”活動即刻啟動。作為全市黨員服務群眾、服務社區、服務社會的重要舉措,這項活動將通過促進在職黨員在居住地“亮身份、樹形象、作表率”,進一步改進、提高在職黨員的作風素質。“機關就是服務,公務員就是服務員”。市委市級機關工委負責人介紹說,在當下“叫響”這句話,就是要幫助各級黨員干部牢固樹立為基層服務、為企業服務、為群眾服務的理念,同時倡導一種“無事不擾、有求必應、熱情周到、盡責服務”的工作作風。
在踐行服務社會的過程中,我市各級機關涌現出了一批深受企業和群眾擁護的先進典型。蘇州市國稅局會同人民銀行蘇州市支行開發了出口退稅“無紙化”軟件,使退稅時間從原來的5天左右縮短到1天,每年可為企業節約費用3000萬元;市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局去年成立企業培訓講師團,安排1000萬元培訓補貼資金,走進數百家企業,對數千名一線班組長及技術骨干進行免費職業培訓;市行政服務中心實行星期六辦公和電話預約服務;蘇州工業園區海關實行每周7天、每天24小時通關服務……
優良的黨風、高效的政風在一件件、一樁樁小事中彰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