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北荊門約有40臺公共汽車超過國家規定的13年報廢期限,目前仍有服役。更有車輛年檢過期仍在運營,存在極大安全隱患。由于年久失修,部分車輛雨天漏水,駕駛員不得不打著雨傘開車。(《南京日報》 )
公共汽車超期服役,既讓司機和廣大乘客感到無奈,更存在著嚴重的安全隱患。當然,通過這樣的“細節”,也反襯出當地政府以及相關部門服務民生工作的缺位。無論是出于推進節能、環保的角度考慮,還是出于民生關懷的角度,為廣大公眾提供優質、高效、安全、便捷的公交服務體系,乃各級政府以及相關部門義不容辭的責任,然而,荊門市有關部門在這方面的工作做得顯然不到位。
近年來,全國各地都在倡導低碳出行、綠色出行,而為了更好地滿足公眾需求,越來越多的地方政府全力推行“公交優先”戰略,通過更多努力,為公眾提供了優質的公交服務。 無論是公交車的舒適度,還是便捷度都贏得了民眾的支持與稱贊。而與此同時,有些地方政府寧愿大筆投資搞形象工程、面子工程、景觀工程,卻對一些與百姓生活息息相關的民生項目不夠重視。比如,有的地區耗巨資修建奢華的辦公大樓,為官員購置嚴重超標的“座駕”,可是,面對一些防汛工程、排水管網工程時,總是發出“資金緊張”、“財力不足”等抱怨……
歸根結底,恐怕緣于有些官員愛民之心的嚴重缺失。無論如何,面對多部公共汽車“超期服役”的尷尬現實,亟待有關部門能夠改善這一困境。當然,該改善的恐怕不僅僅是公共汽車,還有當地政府相關部門官員的愛民情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