亚洲三级色|麻豆激情在线|久久一级精品视频|天天躁日日躁性色aⅴ电影|美女热舞19禁深夜福利视频

以傳播城市化專業知識為己任
2025年09月02日
星期二
設為首頁 | 加入收藏
香港邊境開發,絕不像深圳那樣蓋高樓
時間:2013-06-13 00:34:33  來源:南都網  作者:何薇,莊樹雄,陳紫嫣 

    前日,香港第二階段釋放710多公頃禁區土地(本報昨日報道),綿延于深港邊境的2800公頃禁區中已有1400多公頃解禁。將來,在第三階段的釋放完成后,被釋放的土地將達2400公頃,邊境禁區僅剩400公頃。這些禁錮達60多年之久的土地,早已形成自己獨特的魅力,他們是深港兩地珍貴的“綠肺”,也是抒寫未來藍圖的白紙。這些珍稀的資源如何運用?經濟的發展如何與生態保育相得益彰?近在咫尺的深圳,又能否參與發展,從中獲利呢?

   憂慮:深港“綠肺”會不會遭破壞?

   站在香港料壆村寬闊的綠地里,遙指深圳河對岸的高樓,村長馮興疇感慨萬端,“我們村已經數十年沒發展了。”料壆村能否借禁區釋放贏得生機,馮村長并無十分把握,本次解禁的其實只是人的往來,“我們村里這么多耕地,全被列入綠地保護范圍,一動都不能動。如果這個結沒解開,還是不能發展。”馮村長說,如果政府能把料壆的土地盤活,他們希望在這里發展生態農業,吸引深港兩地的觀光客。

   相比之下,靠近河套片區的馬草壟村村長黃煥全樂觀一點。“解禁之后,我們村將會配合(香港)政府一起發展河套地區的項目,我們將會利用部分土地做河套的配套措施。”黃村長聽說,深港兩地政府打算在河套地區興建大學城,而馬草壟村將會提供部分土地用作籃球場、體育館和學生宿舍樓等。

   據說,港府還計劃在當地建設一條直通未來河套大學城的道路,一但道路建成,大中型車輛也能方便出入于馬草壟,黃村長認為這將緩解當地的交通壓力。“我們這里環境優美,我希望(村子)能發展成新界東北發展規劃區與深圳福田商業區之間的一個‘后花園’。”

   禁地的開放,意味著人流的頻密和發展步伐的靠近,不少環保人士表示擔憂。香港最早成立(1968年)的民間環保團體——— 長春社,助理公共事務經理吳希文對禁區的生態環境倍感擔憂。吳希文說,馬草壟的蠔殼圍附近盡是魚塘及淡水沼澤,保有不少原始生態環境,與新田、米埔及后海灣形成一條濕地走廊,是冬季候鳥包括黑臉琵鷺的過境棲息地。禁區開放后,過度發展會破壞環境,他們促請當局能嚴格審批及做好保育。

   香港理工大學中國商業中心主任陳文鴻也認為,面積龐大的香港禁區如同一個“綠肺”,對于深港兩地生態是巨大保障,在避免城市熱島效應上發揮著重大作用,“香港邊境的開發,絕對不是像深圳那樣蓋高樓的方式,而是追求經濟發展和生態保育的平衡。”

   未來:新市鎮還是城市中心?

   無論是在政府官員、當地村民,還是像陳文鴻這樣的學者看來,經濟發展與生態保育是可以和諧統一的。

   港府規劃署說,原禁區內具有重要保育價值的地區“不易發展”,但其他地方應推動文化和生態旅游、休閑農業,以及適當規模的發展。按照規劃署的建議,禁區的西部主要用于保育,馬草壟(此次釋放的范圍)山坡則建議興建生態旅舍,而東部村落則在保存和加強天然、文化資源的同時,容許進行與住宅和旅游相關的發展,進行休閑農業、康樂活動和低密度住宅發展。同時,規劃署還建議設立三條發展走廊,發展商業、零售、娛樂、批發中心等用途。

   今年香港特首梁振英的首份施政報告中,同樣提及將禁區土地進一步開發利用。港府發展局局長陳茂波就曾清楚指出,深港禁區范圍收窄后,從東至西有很多地方可以利用,除了有保育價值之外地方,他均要求規劃署人員,審視東西兩邊的發展可能性,看是否有空間發展為規模如上水粉嶺的新市鎮。

   但新市鎮的概念,恰恰為深圳政經評論員金心異所輕視。

   “如果香港仍將這片土地當做市郊來發展,僅僅是增加幾個像屯門、上水這樣的市鎮,那對深圳的發展幾無意義。”金心異認為,香港邊界區域應定位為重要的深港合作平臺,由兩地合作開發,采用更為自由的制度設計,使其成為有別于港島、新界南之外的“第三種香港”。

   去年,時為候任特首的梁振英就指出,珠江口東岸發展已經飽和,未來香港發展的中心,將在西北的大嶼山以及新界的元朗、天水圍和邊境禁區等地。而遠在2009年,時任香港發展局局長林鄭月娥在接受南都專訪時表示,可以考慮把香港和深圳的邊境做整體規劃,未來的邊境區域會是兩座城市的中心。

   合作:深圳介入有多大可能性?

   無論是生態保育還是發展經濟,無論是建造市鎮還是謀劃城市中心,在很多人看來,香港邊境的開發,也許更多的是深港雙方的事情。在第一階段740公頃禁區釋放之際,就有媒體認為“大量禁區土地釋出發展,正是推進港深合作的良好機會。雙方的緊密合作,也可能改變香港和深圳這兩座擔心“邊緣化”的城市的命運,帶來的是共贏,共同謀求在中國經濟發展中的更重要戰略地位。”

   深圳規劃界人士鄭廣翔指出,深圳在香港的邊界開發研究中不能袖手旁觀,而是要主動接觸,把深圳的想法與香港溝通,使該地區在以后能更好地為深港做好服務。

   但從目前深港合作的“樣板工程”———河套開發來看,兩地發展理念的大相徑庭仍是一大障礙。深圳政經評論員金心異認為,目前無論是河套還是其他邊界地區的開發,都是香港主導,深圳基本沒有發言權。

   “我覺得深圳的發展理念還是沒有變,始終是想劃一塊地,然后爭取優惠政策,蓋高樓、上項目。”陳文鴻以河套的發展為例,深圳熱衷在此打造一個“特區中的特區”,但香港人做事,是從土地的平整、基建投入等各方面來衡量投入產出比,“河套片區有很多有毒污泥需要清理,在這里發展大學城,遠離市中心并不方便,特別是更多禁區土地釋放出來,港府有了更多的選擇,與深圳合作開發河套的動力并不是很大。”

   陳文鴻說,香港政府做事重長遠規劃,重生態保育,重視資源的節約利用。并非深港兩地沒有溝通的渠道和機制,“現在香港內部對于邊界的定位還沒有形成共識,怎么可能先和深圳談合作發展?”

   知多D

   禁區發展歷程

   香港邊境禁區是指設于香港新界北的邊境禁區,最初于1951年設立。2008年,港府公布,將分階段解禁邊境禁區,由原來約2800公頃縮減至約400公頃。第一階段的邊境禁區范圍縮減已于去年2月實施,釋出逾740公頃土地。前日,第二階段有逾710公頃土地正式解禁。第三階段,涵蓋“梧桐河至蓮麻坑段”的禁區范圍將于2015年解禁。解禁的邊境禁區中,包括極具商業價值的落馬洲河套、有發展生態游潛質的蠔殼圍,以及蓮麻坑和白虎山附近的兩幅土地。

   早在2005-2006年的施政報告中,香港前特首曾蔭權就已提及禁區發展規劃。曾蔭權認為,一些位于深港邊境的生僻地名、過去幾乎被遺忘的小村落出現在十大基建工程中,例如古洞北、粉嶺北、打鼓嶺,這些正是他明確提出的“我們必須從速籌劃新發展區”所在地。

   2012年6月13日,梁振英以候任行政長官身份接受港媒訪問時就提到,深圳河以南28平方公里的邊境禁區可以變成“特區中的特區”,內地人和外國人均可以免簽證進入香港邊境禁區,享用各種服務,包括金融、商業及法律。

   根據港府規劃署針對深港邊境區域做出的研究,規劃署建議,將部分邊境禁區發展為綜合式商業娛樂區,包括在落馬洲河套區設立中外商貿博覽設施,供內地制造商作為進軍全球市場的窗口,向海外和香港買家展銷產品,也可作全球公司采購中心,由香港專業和其它商貿機構提供支持服務。

   PK

   面積龐大的香港禁區如同一個“綠肺”,對于深港兩地生態是巨大保障。香港邊境的開發,絕對不是像深圳那樣蓋高樓的方式,而是追求經濟發展和生態保育的平衡。

   ———香港理工大學中國商業中心主任陳文鴻

   香港邊界區域應定位為重要的深港合作平臺,由兩地合作開發,采用更為自由的制度設計,使其成為有別于港島、新界南之外的“第三種香港”。

   ——— 深圳政經評論員金心異



 

相關新聞
友情鏈接:  國務院 住建部 自然資源部 發改委 衛健委 交通運輸部 科技部 環保部 工信部 農業農村部
國家開發銀行 中國銀行 中國工商銀行 中國建設銀行 招商銀行 興業銀行 新華社 中新社 搜狐焦點網 新浪樂居 搜房
中國風景園林網 清華大學 北京大學 人民大學 中國社會科學院 北京工業大學 北京理工大學 北京科技大學 北京林業大學 北京交通大學
城市化網版權所有:北京地球窗文化傳播有限公司 service@ciudsrc.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