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國務院批準了發改委的《關于2013年深化經濟體制改革重點工作的意見》。意見中關于研究制定城鎮化發展規劃的要求指出,以增強產業發展、公共服務、吸納就業、人口集聚功能為重點,開展中小城市綜合改革試點。住建部政策咨詢專家、亞太城市房地產業協會會長謝逸楓(財苑)做客財苑,就新型城鎮化與地產行業發展發表了自己的看法。
城鎮化是否能拉動經濟重回快速增長,是否會推動房價快速增長?對于網友的這兩個問題,謝逸楓指出,城市化進程早已成為中國經濟發展的主要動力之一。自1998年中國住房制度重大改革以來,城市化發展突飛猛進。由2004年統計資料顯示,百萬人口以上的城市在美國只有9個,在中國則有166個。聯合國人口發展報告也曾指出,中國的城鎮人口正在以每年25%速度增加,中國成了世界上城市化增長最快的國家。城鎮化將成為我國擴大內需的最大動力,更是推動我國經濟進一步實施改革的總抓手和主命題。 之所以說加快城鎮化進程將成為現在和將來中國經濟發展之動力,是因為 “城鎮化”主要包括兩方面內容:一是城市基礎設施建設,即通過大規模的城市基礎建設來帶動城市經濟發展;二是基本住宅建設,以住房產業為龍頭來帶動整個經濟發展。此外,城鎮化還有助于集約性使用土地和解決當前土地矛盾問題。
中國的城市化進程剛剛開始,未來三十年房價將繼續上漲。原因如下:第一、城鎮化主要是需求推動,因為城鎮人口的流動增加會導致一些住房需求的增加;第二、土地成本,房價的供應成本在水漲船高,土地成本比較硬性,是一直往上漲的,成本當中還有一塊就是勞動力成本,勞動力價格上行會直接反映在房價中;第三,中國投資渠道比較少,老百姓沒地方投資,由此會產生金價下降,會去團購黃金這種反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