亚洲三级色|麻豆激情在线|久久一级精品视频|天天躁日日躁性色aⅴ电影|美女热舞19禁深夜福利视频

以傳播城市化專業知識為己任
2025年07月19日
星期六
設為首頁 | 加入收藏
農民轉型市民 讓失地農民共享城市化發展紅利
時間:2013-07-19 00:05:21  來源:大眾日報  作者:馬桂路 

    城市化是現代化的必然趨勢,也是廣大農民的普遍愿望。近年來,各地的城市化建設如火如荼。但由于城鄉二元體制所帶來的城市和農村發展的不對等,農民和城市居民收入的強烈反差,使得農民對于“上樓”當上城里人,過城里人的日子一直充滿憧憬。唐冶七村村民的一句“可比過去強了不少”,說出了農村人的心聲。

    城市化的核心應該是人的城市化,是農民轉型做“市民”的一個過程。當前,我國每年有1000多萬農民轉移到城鎮。城市化可以帶動巨大的消費和投資需求,創造更多的就業機會,但很多時候,城市化發展所帶來的紅利并沒有惠及犧牲最大的農民,就業難、無保障使得失地農民成為城市中的弱勢群體。目前,在一些地方,征地已成為農村上訪事件、社會沖突的最主要誘因。如何處理好城市化過程中的失地農民問題,對于能否順利推進新一輪城市化至關重要。根據CHFS(中國家庭金融調查與研究中心)數據推算,2011年農業戶籍勞動力中,約有1.18億人沒有農業用地,其中5300萬人仍居住在農村,亟需向城鎮轉移、或者解決他們的耕地問題,還有6500萬人雖已居住城鎮,但因戶籍限制而不能在就業、養老、醫療等政策上享受城鎮人口待遇。

    由農民失地的代價所換來的經濟發展紅利理當首先惠及農民、造福農民,讓失地農民失地不失利。但現在對城市化存在一種認識誤區,即認為只要城市化率提高了,就自然會形成“增長引擎”,帶來“改革紅利”。一些地區為了單純的城市化率數據的增長,強行征地,把有地農民變成無地農民,逼農民進城、上樓,把無地農民變成無業市民。這種釜底抽薪式的“城市化”,帶來的只能是雙輸的結果:農村因青壯年人口減少而導致無人種地、農業凋蔽;城市則因進城農民無業可就而留下巨大的社保負擔和治安隱患。當前,一些地方城鎮化率較高,但城鎮化質量卻不高,根源也在于進了城的農民無法在城市找到可持續發展的立足點。

    目前,城市化是經濟發展最大的內需增長點所在,但我們不要大躍進式的城市化,在為城市化所帶來的經濟快速發展沾沾自喜時,我們有義務好好反思有沒有為失地農民帶來同等的好處,有沒有為他們保留后路?這也就是唐冶街道干部所說的如何“讓農民‘上樓’后,不僅能‘吃飽’,還能‘吃好’”,但我們更應該考慮,農民“吃好”之后,是否還能好得長久。失地農民在城鎮化進程中做出巨大的犧牲和貢獻,他們理應獲得合理的補償和回報,如果失地農民進入城市后不能同城市居民享有同等的生存條件和發展空間,這樣的城市化必然引起新的不平等和更深的社會矛盾。城市居民身份并不是失地農民的最終追求,與之相對應的權利,才是他們真正享有城市化發展成果的一個關鍵。

    李克強總理在談到城鎮化時強調,新型城鎮化必須和農業現代化相輔相成,要保住耕地紅線,保障糧食安全,保護農民利益。可見,城市化帶來的“改革紅利”,必須要落實到農民頭上。城市化是失地農民變有業市民的過程,這不僅是一個身份的轉換,更是一種產業模式的轉變,讓失地農民共享區域城市化發展的紅利,是一個區域城市化漸進融合的過程,同樣也考驗著一個區域是否有足夠的智慧和胸懷讓利于民,是否有足夠的誠意為人民服務。

相關新聞
友情鏈接:  國務院 住建部 自然資源部 發改委 衛健委 交通運輸部 科技部 環保部 工信部 農業農村部
國家開發銀行 中國銀行 中國工商銀行 中國建設銀行 招商銀行 興業銀行 新華社 中新社 搜狐焦點網 新浪樂居 搜房
中國風景園林網 清華大學 北京大學 人民大學 中國社會科學院 北京工業大學 北京理工大學 北京科技大學 北京林業大學 北京交通大學
城市化網版權所有:北京地球窗文化傳播有限公司 service@ciudsrc.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