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務院關于加快棚戶區改造工作的意見》近日印發,按照文件精神,今年北京市將進一步擴大棚戶區改造范圍。那么,曾經的棚戶區居民現在生活怎樣?北京市的棚戶區改造將如何繼續推進?就此記者進行了調查走訪。
這輩子算是“抄”上了
依山傍水的地理位置,綠樹成蔭的小區環境,科學合理的房屋結構,迎面走來滿臉堆笑的女主人。
“我現在沒什么好想的,就是真愛生命,珍惜生活。” 家住北京市門頭溝區東辛房街道石門營新區五區的霍大姐說。“我們一家以前在20多平米的平房住了20多年,地方太小,出門也不方便,孩子只能跟我父母住。”2009年北京市政府對霍大姐居住的棚戶區進行了改造,按照政策霍大姐可以得到一處60多平米的房子,和9萬多元的補償款。霍大姐一家用9萬元補償款又購買了20平米的面積,相當于一分錢沒花住房面積由20多平米變成了80多平米,平房換成了樓房。“小區里警務站、超市、幼兒園都有,小學也建成了,社區平時還組織文化活動,挺好的。”
65歲的張清源現在和霍大姐同住一個小區,“我們家五口,以前在門頭溝和平街社區有個107平米的平房,是私房”,他向記者介紹到。“政府說了棚戶區改造,決不讓老百姓吃虧,不讓老百姓負債上樓。”按照北京市的政策,張清源一家要了兩套80多平米的房子,兒子家一套,自己和老伴一套,還有幾十萬元的補償款。“我和我愛人現在一個月收入有4000多,也沒有房貸,生活沒壓力,這輩子算是抄上了。”
新增4類棚戶區改造項目
上世紀90年代以來,北京市先后采取危舊房改造、城中村環境整治、土地一級開發等多種方式推進,累計改善了30余萬戶居民住房條件,極大提升了城市環境面貌,取得了顯著成效。
北京市于2009年開展了門頭溝采空棚戶區、豐臺南苑棚戶區、通州老城棚戶區三片試點棚戶區改造工作。2011年,在試點棚戶區改造工作的基礎上,北京市又新增了豐臺長辛店、首農永樂店農場、京煤集團工礦棚戶區(門頭溝、房山、大興礦)等五片城市和國有工礦棚戶區。共涉及居民7萬戶,計劃投資500億元。目前,已完成投資240億元,籌集安置房7.3萬套,搬遷居民4.3萬戶,實現居民入住約1.5萬套。
今年北京市將進一步擴大棚戶區改造范圍,將中心城區平房院落修繕、老舊小區綜合整治、城中村邊角地整治和城鄉結合部改造4類項目納入棚戶區改造范圍。計劃用五年時間,改造527各中心城區棚戶區項目,惠及居民23萬戶,70萬人。北京市住房保障辦公室副主任葉向忠介紹:“今年將啟動90個左右改造項目。”
棚戶區改造是重大政治工程
棚戶區改造既是重大民生工程,又是重大環境工程、重大文保工程、重大安全工程、重大發展工程。“歸根結底,棚戶區改造是關系群眾切身利益、關乎首都長遠發展的重大政治工程。”北京市副市長陳剛說。
在北京市擬改造的棚戶區中,大多數房屋破舊簡陋,各種市政設施和公共服務設施薄弱,群眾生活極其不便;棚戶區環境臟亂,污水直排、垃圾露天堆放,居民采暖多是以燃煤為主,低空排放,對大氣環境影響明顯;私搭亂建嚴重,道路狹窄,缺乏消防設施,存在極大的消防隱患,汛期尤其容易發生房屋倒塌事故。
葉向忠介紹,棚戶區改造,不僅改善居民住房條件,還要完善排水、垃圾等基礎設施,徹底解決燃煤取暖問題,進行美化綠化。今年新確定的中心區棚戶區527各改造項目,計劃5年投入5000多億元,對相關產業、投資和消費拉動作用明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