亚洲三级色|麻豆激情在线|久久一级精品视频|天天躁日日躁性色aⅴ电影|美女热舞19禁深夜福利视频

以傳播城市化專業知識為己任
2025年07月18日
星期五
設為首頁 | 加入收藏
宿松開發區以“產城一體化”促進新型城鎮化建設
時間:2013-09-13 14:38:55  來源:中國經濟網  作者:葛桂芳 

  安徽宿松經濟開發區經過近幾年的快速發展,已經初具規模,由于以往純粹發展工業,不顧開發區整體布局進行盲目建設,忽視許多配套功能的跟進,嚴重影響了開發區的城市形象和發展潛力,應從“整合與提升”發展理念出發,可以通過對產業的重新布局和結構的優化升級,整合現有經濟、區域、空間與文化資源,提升開發區整體發展水平和城市品質,推動開發區向綜合性城市新區轉型。

  一、發展現狀

  宿松經濟開發區位于縣城的西北,滬蓉高速公路、105國道、合九鐵路等穿境而過。開發區具有較好的承接新城區發展條件,距離宿松縣城中心城區僅有1km,城市主干道105國道(開發區段叫宿松北路)、振興大道等連接中心區與開發區,交通快捷又通暢,為開發區的綜合性城市新區轉型發展提供了優越的發展條件。2004年8月啟動起步區建設,2006年2月經省政府批準為省級工業園區,2012年8月更名為安徽宿松經濟開發區,2013年批準為安徽省新型城鎮化試點開發區。開發區遠期規劃面積50平方公里,近期總體發展規劃面積13.74平方公里符合縣城總體規劃,并已報省政府批準。目前已開發面積8 平方公里,建成面積6平方公里,區內總人口2萬余人,轄1個社區居委會?,F有入區企業126家,規上企業53家,累計引進項目總投資78.16億元,固定資產投資57.4億元。

  2012年,實現工業總產值64億元,同比增長31.89%;完成工業增加值19.82億元,同比增長32.24%;實現工業產品銷售收入65.45億元,同比增長29.46%。其中,規上企業具體指標為:完成工業總產值59.5億元,同比增長33.63%;完成工業增加值16.66億元,同比增長33.63%,占全縣比重51.26%;實現產品銷售收入60.8億元,同比增長33.91%,占全縣比重48%;上交稅金9318萬元,同比增長25.53%。完成固定資產投資20.38億元,同比增長29.98%。企業上繳稅金在50萬以上的企業26家,其中100萬以上的企業16家。

  二、存在問題

  安徽宿松經濟開發區經過近幾年的大力投入與發展,已經取得了一定的經濟效應,2012年,開發區實現工業總產值、工業增加值、財政收入幾乎占據縣域經濟半壁江山,經濟效益和社會效益日益顯現。開發區已經成為宿松縣承載產業轉移的重要平臺和振興縣域經濟的主戰場。然而,由于最初“引資心切”,“撿到菜籃都是菜”和管理滯后,導致現狀工業分布散亂無序;部分已選址的工業企業不是未能在規劃的工業用地內進行項目建設,就是圈占許多條件好的工業用地閑而不建;特別是隨著全縣招商選資力度的不斷加強和征地拆遷難度的不斷增加,許多優秀項目落地難等地現象嚴重存在;規劃未跟上,配套不完善,產業難集聚,結構不優化,管理不先進等等矛盾和問題日益暴露出來。

 ?。ㄒ唬┚C合服務功能欠缺

  由于以往開發區在建設實踐中片面追求功能上的單一工業化,不斷擴大產業功能而忽略綜合服務功能的跟進,導致開發區除產業功能外的其他城市型功能仍不發達,其服務配套高度依賴于縣城主城區。開發區整個區域生活服務功能相當缺乏,大型商場超市、銀行機構網點、酒店及文娛設施一個沒有,綜合服務功能欠缺直接導致了開發區的環境吸引力不夠,人口結構仍以世代居住的原住民和外來務工人員為主,一些公共服務設施無法表達人口需求方面的門檻;特別值得一提的是開發區缺乏適當的高檔次商貿、金融設施與完備的辦公設施,難以滿足大公司對辦公環境的要求。

 ?。ǘ?土地空間瓶頸制約

  從開園建設以來,開發區采用土地開發的方式滾動發展,造成了粗放而非集約的土地利用方式,在開發區產值規模迅速增長的同時,開發區工業用地以近乎同等的速度蔓延式擴張。起初省政府核準的規劃面積是1.34平方公里,通過不斷調整規劃,現已開發8 平方公里,建成區約6平方公里?,F總體規劃已提升拓展到13.74平方公里??梢哉f,開發區是嚴重依賴“擴區”沖動來應對土地資源瓶頸的。這種“擴區”行為的實質上是開發區滿足外延式擴張的一種手段,不能從根本上扭轉開發區用地空間不足的困境。此外,由于前期缺少對土地效益的關注,加上缺乏有效政策制約,以低價出讓以換取開發商的投資,導致開發商超量占用或超前占用大量土地的現象普遍存在。在征地拆遷的艱難推進和轉型升級的大背景下,開發區可供新功能、新產業發展的增量用地空間已十分有限,如何盤活現有存量土地資源,合理布局產業和功能是當前開發區面臨的一道難題。

 ?。ㄈ?產業結構層次不高

  產業是開發區興盛的基石,開發區向綜合性城市新區轉型離不開產業的繁榮發展。近年來,開發區產業一直維持著蓬勃發展的良好勢頭,已形成紡織服裝、食品加工、機械電子、建材化工等四大主導產業漸成氣候,但總體而言產業層次還比較低端,增長方式較為粗放,發展質量不高,創新能力不強,仍然在延續以外延式增長為主的發展方式。因此,當前的產業結構現狀與未來以高端產業和創新活力為標志的綜合性城市新區顯然是不相適應的,若不及時進行轉型升級提升產業檔次,開發區想在縣域經濟中的長期處于引領示范作用將是空中樓閣。

  三、對策思路

  一個區域要加快城鎮化進程,產業發展是其中的關鍵所在。產業,作為城市發展的支柱和動力源泉;城市,作為產業發展的載體和依托。兩者互為依托、相互支撐、相互交融、相互促進。產城一體化是新型城鎮化建設的高效路徑,利用產業形成的基礎,推進土地開發、交通建設、基礎設施建設,形成人口聚集,配套發展公共服務,結合發展商業化服務,形成區域產業發展與城市建設的融合。按照“產城一體,宜居宜業”的要求,將產業功能、城市功能、生態功能融為一體,努力將我縣開發區建設全省知名的新型城市示范新區。我們的對策和思路是:

  (一)高品位規劃,促進產業與城市建設融合發展。

  規劃是方向、規劃是關鍵。要真正做到產城融合協調發展,首先必須做好產城一體化規劃。

  1、編制和完善開發區建設規劃。根據開發區現狀,結合產城一體要求,進一步升級、調整和完善開發區總體規劃,合理進行產業空間布局,根據總體規劃,編制和完善好開發區控制性詳細規劃,調整和優化土地利用規劃、基礎設施建設規劃、城市公共服務規劃、拆遷安置居住及商業地產開發規劃等。

  2、科學編制產業發展規劃??茖W界定與現代城市發發展相融合的產業選擇、產業鏈延伸發展模式、產業聚集模式、產業集群化發展路徑、產業發展與新型城鎮化的關聯、產業發展與城市生態保護等,構建起產業運營與城市建設和諧發展的統一藍圖。

  (二)高水平建設,大力完善基礎設施配套功能。

  基礎設施建設和完善是產業招商和城市發展的前提和必要條件。結合建設發展現狀和產城一體化發展要求,開發區將從以下兩個方面著力:

  1、拉開開發區城市道路框架。全力打通振興大道、洲頭路、新村大道及孚玉西路、韓文路、通站路、環城西路等“三縱三橫一環”主干路網,拉開開發區城市建設框架,有利于二三產業和社會事業的合理布局并按序建設。

  2、全力完善相關功能配套。按照城市與產業一體化發展要求,根據總體規劃、專項規劃及路網建設進度,同時延伸自來水、雨污排水、電力、天燃氣、有線電視、通訊、互聯網等管網工程,并適時建設加油站、公共停車場、公共廁所、垃圾中轉站等城市功能配套設施。以滿足開發區產業增量、人口增加、城市發展的需求。

 ?。ㄈ└邩藴收猩?,大力加速傳統產業轉型升級。

  結合新型城市發展及產業規劃要求,高質量加快開發區產業發展步伐,通過產業發展積聚能量、轉型并聚集農村人口,從而快速推進新型城鎮化建設進程。

  1、加速現有產業轉型升級。重點發展紡織服裝、機械電子、食品加工等主導產業,重點扶持錦繡經緯編、互益紡織、紅愛服飾、森達電器、瑞煌光電、新錦豐方便面,晨旺地板、春潤食品和中天石化等一批龍頭企業和發展前景看好的企業。要進一步實施技術進步為推動力量,切實提高自主創新能力,增強發展后勁,加快運用高新技術改造提升傳統產業,革新生產工藝,突破企業“增長極限”,切實提高單位用地產出率和稅收貢獻率。整治和淘汰一批污染嚴重、投資嚴重不足、貢獻率低、大量閑置用地和發展前景暗淡的企業。

  2、高標準選商引資。堅決摒棄“撿到籃子都是菜”的招商理念,避免垃圾項目和產業污染對新型城市科學發展的制約。根據產業規劃,改傳統的“招商引資”為“選商選資”,寧缺勿濫。重點引進主導產業及產業鏈配套項目,優先引進新興產業項目,努力在引進世界500強和國內100強企業上的招商重大突破。

  (四)高質量服務,大力發展社會事業和第三產業。

  改變開發初期工業園區的“非工莫入”的單一產業“跛腿”發展局面,根據經濟開發區概念內涵和產城一體融合發展的需要,大力發展配套服務業。

  1、大力發展社會事業。開發區要邁向綜合性城市新區,必須推動開發區功能的綜合化,其基本方向是從單一產業功能區模式向多元功能共生的城市新區模式轉變,借助城市建設和服務型經濟發展來帶動開發區的功能轉型。在已建龍山學校、孚玉中心幼兒園的基礎上,大力發展與城市功能配套的教育、醫療、社會福利、文化娛樂、公共交通等配套設施。

  2、全力發展第三產業。大力現代服務產業,特別是消費服務產業,如賓館、超市、旅游、物流、快速、擔保、物業管理、家政服務等。加緊敦促已出讓商業用地的開發建設,以保障城鎮化的人口落戶和促進相關服務業的發展;力促已經落戶的華中世貿城和浩瀚汽車城等大型專業市場的開工建設,在提升城市品位的同時,進一步完善城市相關配套服務功能。

 ?。ㄎ澹└咭蟊U希ζ平猱a城發展要素制約。

  要做到產城一體化和諧快速發展,就必須有相關政策和強力的工作舉措予以保障,特別是制約產城發展的幾大關鍵因素,必須得到有效化解。

  1、創新投融資發展平臺。資金是城市建設和企業發展的血液,全力爭取并充分利用好國家開發銀行對我縣開發區每年4個億的扶持資金,為征地拆遷和基礎設施建設提供強力資金保障;建立開發區投融資平臺,并逐年增加資本金,作為開發區建設資金和企業融資的補充渠道;大力開展開發區信用體系建設,拓展企業融資擔保和信用授信份額,不斷擴大企業融資空間。

  2、統籌利用土地資源。針對制約開發區建設和發展的最關鍵制約因素——土地指標,采取兩條腿走路。一是在全縣土地指標的計劃和分配上,必須保主保重,重點保證縣經開區項目落戶和基礎設施建設的需求。加大全縣范圍內的土地置換工作力度,保證每年總量供應。二是大力提高土地利用率。加大對項目論證和考核力度,大幅度提升招商項目和建設項目用地的投資強度和建筑容積率,提高土地集約利用;三是進行存量資源挖潛。加大對不良項目的整治,大力實施“騰籠換鳥”工程,強力收回“圈而不用”、“用而無效”和停產半停產項目用地,切實提高土地使用效益。

  3、強力的政策體系保障。切實貫徹執行好招商引資“新30條”、“工業發展專項資金”、“骨干企業翻番計劃”、“標準化廠房零租金招商”、“促進開發區工業企業發展若干意見”等政策文件,加大對招商引資項目的服務力度,從大力優化政策、服務等軟環境著手,大力促進產業快速發展,以“二產帶三產”、“以產促城”,從而促進我縣開發區真正實現產城合一、和諧發展。

 ?。┳⒅厣鷳B建設,打造新型景區

  新耕河是開發區內的重要水系,龍山是開發區內的天然綠地,為此,開發區要加強對新耕河水資源的治理和保護,按照江南水城模式有效合理建設新耕河沿河景觀區和休閑區,增添開發區新的活力。要合理利用好龍山天然綠地,著力加快對龍山景觀修復和開發進程,實現變廢為寶,把龍山建成聚生態、旅游、休閑為一體的度假區。同時,要圍繞推動綠色增長,大力發展低碳經濟和循環經濟,提高可持續發展能力。

  從開發區到城市新區的轉變必然需要進行功能在定位、產業再調整、布局再優化等一系列定位與思考,而這一過程也是開發區由單一的工業園區向綜合性城市新區轉變的歷程,相信,只要我們不斷探新路子,創新思維,勇于擔當,一定能夠實現安徽宿松經濟開發區向著綜合性城市新區的華麗轉身。

相關新聞
友情鏈接:  國務院 住建部 自然資源部 發改委 衛健委 交通運輸部 科技部 環保部 工信部 農業農村部
國家開發銀行 中國銀行 中國工商銀行 中國建設銀行 招商銀行 興業銀行 新華社 中新社 搜狐焦點網 新浪樂居 搜房
中國風景園林網 清華大學 北京大學 人民大學 中國社會科學院 北京工業大學 北京理工大學 北京科技大學 北京林業大學 北京交通大學
城市化網版權所有:北京地球窗文化傳播有限公司 service@ciudsrc.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