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月25日,首屆中國節能環保設計大賽頒獎儀式暨國家東中西區域合作示范區節能環保產業發展推介活動以及節能環保科技園節能裝備產業區開工儀式在連云港市徐圩新區舉行。來自國家有關部門、行業協會、兩院院士和國內外節能環保領域專家等數百人參加了活動儀式,并見證了一些節能環保新成果落戶示范區。20件獲獎作品最終脫穎而出,為歷時一年的大賽畫上了完滿的句號。該活動是連云港市徐圩新區管委會,按照國務院《國家東中西區域合作示范區建設總體方案》批復的精神,強力推進示范區建設而采取的又一重要舉措。
徐圩新區位于連云港市城區東南部,是國務院批復的國家東中西區域合作示范區。
首屆中國節能環保設計大賽由中國工業設計協會、中國學院獎組委會和連云港市人民政府聯合主辦,國家東中西區域合作示范區(徐圩新區)管委會、中國節能環保產業設計促進中心承辦。大賽以“創新·集成·產業化”為主題,以成果轉化應用為目標,促進節能環保產業和技術創新集成,推動我國節能環保產業的發展。大賽組委會共收到參賽作品512件,在大賽監審委員會和公證機構的監督下,經過大賽評審委員會初評、終評和答辯等程序,釩鈦資源高效清潔工藝設計項目摘得本次大賽應用獎桂冠,將50萬元獎金收入囊中。亞申科技研制開發的無煙柴油、大連民族學院研制開發的新農村節能住宅等12個項目分別獲得應用項目二、三等獎;旋轉立體車庫、污水處理OSA+MFC污泥減量產電工藝項目、鍋爐/爐窯綜合節能技術等8個項目獲概念作品獎。
在對獲獎作品進行表彰的同時,為了讓節能環保創新成果迅速轉化為生產力,實現產業化,徐圩新區還進行了大賽優秀節能環保成果產業發展推介活動。活動期間,徐圩新區與神圣科技公司正式簽訂了年產200萬噸釩鈦資源加工項目合作協議。從而,徐圩新區又增添了一項節能環保產業化項目,新區建設又向前推進了一步。
據了解,徐圩新區管委會在推進示范區建設和重大項目引進過程中,堅持始終把把節能環保作為重要理念,實現建設快速推進,重大項目紛紛進入,實現了經濟建設和環境保護的雙贏。
據國家中東西區域合作示范區黨工委書記、管委會主任石海波介紹,新區建設始終堅持把節能環保放在首位,在重大項目引進中,堅持環保核心,凡是不符合環保要求的,無論你投資量再大,無論你創造多少稅收,產生多少GDP,我們堅決不讓進,我們也是八個字“堅持,堅守,堅決,監督”,沒有人能動搖我們信念。比如,曾經有一個造紙業項目500多億元,許多人希望讓這個項目落地,但是,對于這樣一個污染環境嚴重的項目,我們堅持不引入,雖然我們受到了很多壓力甚至非議,但是我們堅決不上。
據介紹,堅持低排放和零排放是新區建設追求的信念,新區設立專門的機構,對引進項目進行評估和監管,在通過嚴格引進項目排放把關,通過技術創新,提高裝備技術水平實現最大限度零排放的同時,在45平方公里的石化產業園,專門建立了一個環境檢驗檢測的系統,對每個產業的排放氣體,液體,固體實時監控。
記者從“徐圩杯”首屆中國節能環保設計大賽頒獎儀式暨國家東中西區域合作示范區節能環保產業發展推介活動以及節能環保科技園節能裝備產業區開工儀式上還了解到,經過四年的強勢推進,示范區呈現出重大基礎設施建設取得突破性進展,重大臨港產業項目紛紛進駐的強勁態勢,創造了徐圩理念、徐圩速度和徐圩奇跡,交出了一份合格的“徐圩答卷。
港區開發建設勢頭迅猛,億噸大港年內開港運營。圍繞建設組合大港的目標,在加快推進30萬級深水航道、碼頭和防波堤工程建設的同時,啟動實施了26項港區重點項目,總投資143.9億元。其中,二港池航道及配套陸域工程等投資32.23億元的6個重點項目已集中開工。同時,以港口集疏運體系為重點的重大基礎設施建設全面展開。四年累計實施重點工程85項,完成投資160多億元。完成道路保通200多公里,形成了“五縱五橫”的交通運輸框架;水廠、污水廠、輸變電工程全面建成投用,熱電中心、石化公共管廊和消防指揮中心等一批配套設施完成主體工程,基本形成了配套完善的公共基礎設施體系;聚焦年內開港的目標相關工作正在積極推進,新區管委會將力爭通過3~4年的努力,實現港口年吞吐量突破一億噸,構筑產業驅動型綜合大港,使徐圩昂首跨進海港新時代。
新區建設和產業推進同步,15個重大產業項目落戶。按照構建現代產業體系的要求,徐圩新區形成了“一區七園”的規劃結構,基本完成主導產業空間布局,四年共引進入駐重大產業項目15個,開工建設10個,項目總投資1200多億元。其中,總投資138億元的珠江鋼管4條生產線全面投產;總投資92億元的寶通鎳業一期4條生產線設備安裝完成,將于近期試生產;總投資39億元的虹港石化主裝置全面啟動設備安裝,年內竣工投產;總投資234億元的醇基多聯產項目主裝置區真空堆載地基處理、廠區路網和管網建設全面展開;中石化煉化一體化、原油商業儲備基地、盛虹榮泰化工倉儲和德邦化工等項目取得積極進展。
此外,新區管委會還按照示范區功能布局要求,打造面向中西部地區的服務平臺,啟動實施了61個功能平臺的研究策劃工作,已開工建設平臺20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