亚洲三级色|麻豆激情在线|久久一级精品视频|天天躁日日躁性色aⅴ电影|美女热舞19禁深夜福利视频

以傳播城市化專業知識為己任
2025年07月19日
星期六
設為首頁 | 加入收藏
中山健康花城
時間:2013-11-11 16:33:35  來源:城市化雜志  作者:譚少容 葉紫 

d68430e42754a697cbfddf47b7a83985.jpg

  看點:宇宏集團在中山市開發健康花城小區伊始,在社區文化建設方面做出了有益的嘗試和探索,部分承擔起了小區社會服務的職能,成為中山市唯一的文化小區先行點、文化小區示范點、詩意社區。通過開展各種文化活動,豐富小區人們的生活,讓陌生人小區變成熟人社區。同時,于2010年成立了由業主擔任書記的黨支部,這是廣東省第一個居住區黨支部。

  9月11日下午,調研組一行走進中山市的健康花城小區,這里環境舒適、地面潔凈,不時能看到保安和保潔的身影。見面的人們時不時打著招呼,鄰里關系和諧,呈現出一種親善、和美、安定的生活氛圍。
  這是一個典型的文化社區,處處洋溢著文化的氣息,這里不僅有供人們活動的場所,而且文化生活豐富。調研組一行考察了健康花城的書畫室、詩堤和圖書館等。在由業主自己作詞、作曲、演唱的《社區之歌》背景音樂聲中,調研組、開發企業代表以及小區業主進行了交流座談。

  據深圳市宇宏投資集團有限公司總裁莫凡介紹,在健康小區花城這樣一個能容納8000戶30000多人的大型小區時,目前已經入住4000戶、近15000人,在此買房居住的人以30歲-45歲年齡段的群體居多,而且是來自全國各地的人,有著不同的生活習慣和文化生活需求。這些人中很多都是拖家帶口,父母過來幫著子女照看小孩的現象十分常見。健康花城小區的開發企業和下屬物業公司一起,對硬件管理和軟件服務上進行開拓創新,主動在社區建設,尤其是社區文化建設方面做出了有益的嘗試和探索,部分承擔起了小區社會服務的職能。

  莫凡在介紹時說,自2008年5月開始,中山健康花城開始著手建設文化社區,圖書館、書畫室、室內泳池、講座廳、老年人活動中心等社區硬件陸續改造完成;舞蹈隊、詩歌協會、書畫協會、攝影協會、小交警、各種球隊等社區文體組織相繼成立;社區文化節、家庭才藝表演、社區運動會等文化活動在小區內開展得有聲有色,跆拳道培訓、瑜珈培訓、英語培訓、樂器培訓、棋牌室等各類文化機構也相繼引入社區。經過三年多的建設,花城社區形成了濃厚的文化氛圍,由業主自發組織或聯合社區主辦的各類文化活動多達幾十項,業主參與率高達85%,成為健康花城的一大特色。健康花城也由此成為中山市唯一的文化小區先行點、文化小區示范點、詩意社區。

  這里誕生了廣東省第一個居住區黨支部。莫凡談及健康花城小區成立居住區黨支部的初衷時說:“如果將黨支部設在居住區,就能方便在健康花城小區生活的黨員參與黨支部生活。”他分析說,一些黨員因為找不到組織,就“潛伏”下來了。“主要包括四類人:第一類人是退休后跟隨自己的孩子從老家來住區生活的老人,黨組織關系不能轉,但沒辦法回去參加組織活動,就隱形了;第二類人是隨著國家經濟發展,一些從國家單位下海后自己經商的人,基本沒有機會參加黨組織的活動,也就沒人理會了;第三類人是沒有黨支部的民企、私企員工,還有一類人是經常換工作的人。”

  健康花城社區黨支部書記李曉光說,目前,健康花城小區黨支部有40多個黨員,“我們黨支部剛開始成立時,不知道誰是黨員,我們貼通知尋找黨員,籌備組建住區黨支部。”他說,健康花城于2010年成立由業主擔任書記的黨支部,并隨后成立健康花城團支部,完善基層黨團組織建設,同時還成立各類文化團體和體育團體,搭建社區居民文化交流平臺;通過與政府、社會機構開展合作,共建文化基地,以優惠措施引進文化人才和文化產業,為社區文化建設奠定人才基礎和文化氛圍;舉辦社區文化節、業主大聯歡和各類傳統節日活動,創造居民文化互動的平臺,展示提升居民才藝。

  調研組聽完介紹后指出,健康花城的開發商、物業公司、社區黨組織、協會組織互相協調合作的“聯建模式”和“黨建+文化”模式值得肯定,特別是在新型城鎮化這一大背景下,健康花城依托社區黨組織推動社會建設的做法具有創新性。

  在參觀考察時,調研組注意到一個細節,業主們照百家全家福的小區前廣場是宏宇開發企業犧牲開發收益為業主預留的空間。莫凡說:  “如果我們在這一廣場蓋2棟高層住宅,能賣出2-3億元。但是,我們在前期規劃時,考慮這是一個大的社區,將有兩三萬人居住,必須要給業主的活動預留空間,除了按照房地產開發的規定預留公共空間外,我們在開發小區時將前廣場的空間預留出來供業主活動。”調研組認為,這種將追求企業經濟價值與為社會做貢獻的價值結合起來的做法,必將形成良性互動,路也會越走越寬。

  “我們的社會正面臨著轉型,而社會轉型涉及到方方面面,涉及到生活在中國這片土地上的每一個人,如果我們將每一塊生活設計好了,人們從和諧的家庭走出來,關注社會、關注鄰里,進而盡社會責任,做一個合格公民,這樣我們的社會就由一個傳統宗族社會,以農業社會為主的社會轉向城市社會、公民社會。”調研組在總結中山健康花城小區做出的貢獻時說,小區8000多戶來自東南西北、四面八方的人,文化程度有高有低,生活習慣千差萬別,這里是我們中國社會的一個縮影,通過建設文化活動溝通南北東西,聯系不同文化層次的人,讓居住在這里的人們生活得更和諧,讓小區安定,也就是在為社會建設做貢獻。

相關新聞
友情鏈接:  國務院 住建部 自然資源部 發改委 衛健委 交通運輸部 科技部 環保部 工信部 農業農村部
國家開發銀行 中國銀行 中國工商銀行 中國建設銀行 招商銀行 興業銀行 新華社 中新社 搜狐焦點網 新浪樂居 搜房
中國風景園林網 清華大學 北京大學 人民大學 中國社會科學院 北京工業大學 北京理工大學 北京科技大學 北京林業大學 北京交通大學
城市化網版權所有:北京地球窗文化傳播有限公司 service@ciudsrc.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