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陵晚報記者報道 昨天,全國老齡辦發布《十城市萬名老年人居家養老狀況調查》,北京、上海、南京等10大城市的老人接受調查。調查顯示,深圳的退休金最高,為平均3294元;北京第二,為2983元;南京第三,為2881元。7成的被訪老人表示退休金“大致夠用”,13.7%的老人表示“困難”,感覺經濟狀況“比較寬裕”的老人只有15%。被訪老人普遍認為為老服務的市場價格偏貴。家庭病床費、上門護理費、托老所的費用都普遍高于老人的心理預期。
南京的情況又是如何?昨天,記者了解到,經過一年多入戶走訪,南京的居家養老調查顯示,九成南京老人愿意居家自我照料,并不愿意去機構養老,而相對于老人們越來越多的養老需求,南京目前能提供的養老服務還很有限,老人們對家政服務的需求很高,但是市場上老年保姆卻是有錢也難找。
記者從南京市民政局了解到,南京在去年初就啟動了居家養老入戶調查,調查內容包括老人的經濟條件、身體狀況、居住狀況、養老方式、養老服務需求等內容。調查發現,南京60歲以上老人已超過120萬,占戶籍人口比重近20%。其中80歲以上的高齡老人15.9萬人;失能、半失能老人已超過15萬人。在120萬老年人中,九成老年人愿意居家養老,只有3%享受機構養老服務。
在老人的養老需求中,除了醫療方面,老人餐桌、老年保姆、情感慰藉等,南京居家養老的老人需求都比較高,但是目前這些服務在南京還很有限。
這次居家養老入戶調查中,首次增加了針對老人的能力評估。56萬多經濟困難、獨居、空巢等老人參與了能力評估。其中有近10萬老人不能正常外出和上下樓,還有三成老人不能正常完成入口、咀嚼、吞咽等吃飯動作,記憶能力不同程度喪失,動作行為表現異常,他們的生活、精神狀態堪憂。這部分老人生存狀況艱難,對一些基本養老服務的需求非常強烈。
調查了哪10個城市?
2013年2月至8月,由全國老齡辦綜合部主辦,中國老齡科學研究中心、中國老齡產業協會金融涉老服務發展委員會等承辦,共同開展了“十城市萬名老年人居家養老狀況調查”活動。
調查選取北京、成都、上海、廣州、深圳、杭州、南京、沈陽、西安和鄭州等10個城市,以60歲及以上老年人為主要調查對象,并抽取部分50-59歲被訪者,采取入戶調查等形式,圍繞老年人的基本狀況和居家養老服務需求進行了問卷調查。
養老服務潛力大
老年餐桌和家政服務需求高
雇保姆每月2220元,老人卻只愿意掏1380元,市場價比老人的心理價位高出900元。全國老齡辦調查顯示,“居家養老”的市場價格普遍比老人的心理期望價格要高不少。分析認為,退休金不高,社會保障偏低,制約了老人的消費意愿和為老服務市場的發展。
調查報告顯示,在生活類服務項目中,老年餐桌和家政服務的需求比例最高,分別為42.2%和33.3%。與自報現在價格相比,被訪者的期望價格普遍較低。家政服務自報現在均價為19.10元/次,期望均價為15.15元/次;托老所服務自報現在均價為49.88元/天,期望均價為41.08元/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