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一屆政府的首份政府工作報告中為今年全國房地產調控工作定下了“針對不同城市情況分類調控”的基調后,各界對于分類調控的具體操作更為關注。昨日,全國政協委員、住建部副部長齊驥在參加小組討論時對房地產市場今年的“雙向調控”思路具體解釋稱:“一線城市限購政策仍不退出,繼續增加供應,抑制、遏制投資投機性需求,而庫存量較大的城市將控制供地結構、供應結構。”至此,一線城市可能放開限購的猜想被徹底否認,部分二三四線城市調控政策方向的調整不會對一線及熱點城市帶來太大影響。
近期,北京等地新房、二手房市場雙雙低迷。市住建委最新數據顯示,2月北京新建住宅成交量2221套,創2007年有網簽記錄以來的最低紀錄。這讓業內近期頻頻傳出“全國房地產市場初現降溫跡象,調控可能放松”的聲音。
“目前一線城市和熱點城市房地產市場供需矛盾確實仍處較激化的狀態,但至少三年內我們都不贊成限購等調控政策力度出現松動,這些政策的實施效果應持續一段時間才能初步顯現出來。” 亞太城市研究會房地產分會會長陳寶存表示。
與此同時,中國房地產學會副會長、北京大學教授陳國強也坦言,雖然一線城市仍有必要繼續限購,但政策也是需要不斷完善的。“以北京為例,目前北京實施的限購政策除了本市戶籍單身人士限購一套房外,還包括家庭最多擁有兩套房以及二手房交易按差價20%征收個稅等,其中二手房征稅的規定明顯限制了市場上存量房的流通交易,相當于政府把購買新房這個‘入口’把控住了的同時把出售二手房這個‘出口’也堵住了,為避免繳稅帶來的資金損失,不少房源轉售為租,相當數量的存量房無法對市場形成有效供應,一定程度上反而加劇了新房市場供需矛盾。”陳國強認為,在目前僅北京二手房庫存量就相當于新房幾十倍的狀態下,如果北京等一線城市繼續限購政策,其實可以主要專注對“進口”的限制,簡化二手房交易的手續降低稅費,增加存量房供應。
除了一線城市繼續限購外,齊驥也對需要“分類調控”的房地產市場“高庫存”城市進行了明確定義。齊驥表示,所謂高庫存是指庫存量高于月銷售量的12-15倍,即高過一年到一年半的銷售量,而社會關注的杭州并不屬于高庫存城市,“杭州樓盤降價后,所有樓盤銷售一空,因此這種城市只是階段性下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