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華網北京3月8日電(記者趙仁偉、譚劍)“促進約1億農業轉移人口落戶城鎮,改造約1億人居住的城鎮棚戶區和城中村,引導約1億人在中西部地區就近城鎮化。”政府工作報告中關于推進以人為核心的新型城鎮化的內容在代表委員中引起熱議。
代表委員們認為,著重解決好“三個1億人”問題,為推進新型城鎮化提出了清晰的路線圖。全國人大代表、河南省濮陽市西辛莊村黨支部書記李連成的話說出了很多人的心聲:“只有讓農民進得了城、落得了戶、就得了業、生得了根,才算是真正實現了城鎮化。”
1億人落戶城鎮:破除落戶、住房、就業“三道關”
代表委員們指出,“促進約1億農業轉移人口落戶城鎮”問題,背后也反映出當前進城農民在市民化過程中的三大關口:進城落戶難、住房保障難、就近就業難,要推進以人為核心的城鎮化,必須從消除這三大障礙入手。
全國人大代表張曉慶是一位“80后”農民工代表,她說,“農民工”的稱呼其實就能反映出他們無法享受到城市居民的福利。現在,大多數“80后”“90后”的農民工在城市里長大,熟悉了城市里的生活和文化,渴望在城市里扎根,但許多人不能獲得城市戶口,也就無法享受社保、保障房等福利,他們就只能“漂”在城市,帶來一系列社會問題。
全國人大代表、四川省住建廳廳長何健說,過去幾年,房價的持續高漲超出了廣大群眾的承受能力,尤其對城市中低收入群體和打算在城市落戶的進城務工人員產生了較大沖擊,阻礙了他們實現“城市夢”,無法共享現代城市文明,這樣的狀況需要改變。
政府工作報告提出,有序推進農業轉移人口市民化。推動戶籍制度改革,實行不同規模城市差別化落戶政策。把有能力、有意愿并長期在城鎮務工經商的農民工及其家屬逐步轉為城鎮居民。
“降低城鎮落戶門檻,關鍵是要推進公共服務均等化?!比珖舜蟠?、河南省濟源市市長王宇燕說,城市戶籍門檻高,關鍵是戶籍背后有各種福利,農民工為城市作出了貢獻,無法享受公共服務和市民福利,這種狀況有損公平,城鎮化過程的類似的“短板”必須盡快補齊。全國政協委員、中央農村工作領導小組辦公室主任陳錫文說,要讓更多人通過改革分享“福利蛋糕”,共建共享城市現代文明。
一些代表委員說,農民進了城,還要幫他們扎下根,防止變為城市新貧民。農民工代表朱良玉提出,在讓開城市入戶門檻的同時,要完善社會保障水平,加強進城務工人員職業技能培訓,讓他們在城市獲得更持久的競爭力。
1億人棚戶區改造:決不能一邊高樓林立,一邊棚戶連片
“如果很多城市中低收入群體和進城農民都居住在棚戶區、城中村,這不是人們想要的城鎮化?!焙谓〈碚f,過去幾年,房價的持續高漲超出了廣大群眾的承受能力,尤其對城市中低收入群體和打算在城市落戶的進城務工人員產生了較大沖擊,阻礙了他們實現“城市夢”,無法共享現代城市文明。
陜西省社科聯曾對西安城區進行過1.1萬人次的農民工調查顯示,受訪農民工的人均居住面積為7.5平方米,可承受房租為296元。實際上,在城市里的農民工居住條件差,在很多城市都是普遍現象。
“決不能一邊高樓林立,一邊棚戶連片?!比ツ暌詠?,新一屆政府加快了棚戶區和城中村改造步伐,讓許許多多的城市中低收入群體圓了住房夢。內蒙古自治區包頭市東河區北梁棚戶區曾是全國最大的城市棚戶區,去年,當地將北梁棚戶區改造作為“頭號民心工程”,當年就安置了居民1.3萬戶、3.1萬人,超過此前10年的工作成效。
在河南,2013年全省棚戶區改造惠及12萬戶居民。今后,這一工作將進一步提速,計劃從2014年至2017年再改造各類棚戶區166萬戶,使居民住房條件明顯改善。
北京市則提出,2017年基本完成四環路以內的棚戶區改造任務,今年內同步完成1000萬平方米老舊小區綜合改造。
“實施好棚戶區改造,能起到多重效應。”何健代表說,加大棚戶區和城中村改造,既可以拉動經濟增長,也能提升城市面貌,更重要的是促進住房市場結構合理化,改善中低收入人群居住水平,促進社會公平。
1億人就近城鎮化:變“省外輸出”為“省內轉移”
四川青神縣農民工陳國華過去多年在江蘇打工,今年春節回家,看到家鄉企業的待遇和外面差別不大,在上班的同時還能照顧家庭,就決定今年不走了。近幾年,在中西部地區,越來越多的農民工改變了以往“候鳥遷徙”般的生活方式,在家門口實現了就業。
四川省人社廳數據顯示,在全省農村轉移勞動力中,“省內轉移”人數于2012年在歷史上首次超過“省外輸出”規模,幾年來,這種趨勢仍在持續。
“農村各種‘留守’問題嚴重,原因就在于大量農民在異地打工。”朱良玉代表說,大量農民工長期到外地打工,帶來了留守兒童、留守婦女、留守老人等社會問題,這說明地區之間、大城市與中小城市之間的差距仍然很大,農民在家門口缺少就業機會。
全國人大代表朱國軍表示,政府工作報告提出“引導約1億人在中西部地區就近城鎮化”,這意味著很多中西部地區的農民不用再背井離鄉,就能在家門口過上城市生活。要實現這一目標,需要中西部地區切實增強產業發展、基礎設施、公共服務等方面的水平,并根據當地實際搞好城鎮規劃,打造各具特色、宜居宜業的小城鎮。
“推進中西部地區農民就近城鎮化,需要協調做好規劃、土地、項目和資金等系列問題?!比珖舜蟠?、四川省廣安市委書記侯曉春說,沒有這些要素的支撐,中西部就近城鎮化就難以實現。所以四川的當前正在做的一項重要事情,就是通過加大建設投入和建設用地保障力度、發展特色產業、擴大行政管理權限等措施,解決小城鎮建設管理體制不順暢、建設資金嚴重不足、用地指標匱乏、產業缺乏支撐、專業人才不足等問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