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氣污染一直是京津冀地區民眾非常關注的話題。
近日,在十二屆全國人大二次會議上,河北省長張慶偉接受新京報等媒體采訪時表示,為減少大氣污染,到2017年,河北將壓減6000萬噸鋼鐵,分年頭報廢黃標車。
對京津冀一體化問題,張慶偉表示,河北要在為首都分憂、為京津服務中實現自我發展。
【治污辦法】
去年淘汰一半黃標車
記者:現在京津冀大氣污染比較嚴重,河北在治理大氣污染方面做了哪些努力?
張慶偉:去年和今年,我們開展了兩次治理鋼鐵、水泥過剩產能的行動。這也是國家給我們省下達的這么一個軍令狀。兩次行動中,我們合計消減鋼鐵產能超2000萬噸,水泥實際壓減超2200萬噸。我們計劃到2017年,要壓減6000萬噸鋼鐵、6000萬噸水泥、4000萬噸煤、3000萬重量箱的平板過濾。
記者:車輛尾氣污染控制,河北有哪些做法?
張慶偉:我們省黃標車在冊的有105萬輛,去年我們一次性就淘汰了57.8萬輛,其中有轎車,也有公交車等其他車輛。我們打算分年頭把它們報廢。
【治污資金】
希望給河北更多支持
記者:在壓減鋼鐵過程中,國家給予河北哪些支持?
張慶偉:去年國家共50億元的大氣治污資金50%給了河北。我們各地市也很自覺,去年關停小礦山8347家,淘汰改造燃煤鍋爐3.5萬座。去年國務院常務會議講全國大氣治污資金是100個億。我們希望給河北傾斜一下,效果會更好。
記者:會用于哪些方面?
張慶偉:我們省打算在電廠、鋼廠等都采取環保措施。現在環保產業很多技術還不行,科研還不夠,現在中央支持我們,我們要把污染總體趨勢遏制住,降下來。
【京津冀一體化】
要打破“一畝三分地”
記者:對于京津冀一體化,目前河北有哪些思路?
張慶偉:習總書記組織召開座談會,進一步明確了京津冀發展的方向和路徑。李克強總理在政府工作報告中,提出要加強環渤海及京津冀地區經濟協作。京津冀協同發展上升為國家戰略,對京津冀乃至整個環渤海地區都是千載難逢的重大機遇,我們備受鼓舞和振奮。
我們要堅決打破“一畝三分地”的思維定式,主動融入協同發展的大格局,進一步明確在京津冀協同發展中的地位和定位,在為首都分憂,為京津服務中實現自我發展。
記者:有專家講,在以往京津冀協同中,因為政治地位不同,協同中會出現偏差。
張慶偉:這個問題不存在。由于行政區劃分割,很多事情三省市需要協調,這個問題并不是很難。現在大家認識上都是統一的,就是怎么做的問題。我們需要科學論證,制訂規劃推進。
記者:對京津冀一體化,你有哪些期望?
張慶偉:我建議國家應抓緊編制首都經濟圈的規劃,我們會以規劃為引領加快發展速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