京津冀一體化,前度劉郎今又來。
隨著京津冀協同發展上升為國家戰略,各種消息紛至沓來,令人振奮——
“北京地鐵線路還將延伸至河北相關城市?!北本┦薪煌ú块T制作的宣傳片傳遞出這樣的信息。
7月1日開始,北京海關、天津海關啟動實施通關一體化改革,10月份前后,將擴大至石家莊海關。海關總署《京津冀海關區域通關一體化改革方案》透露這樣的日程表。
京津冀一體化,開始邁出堅實的步伐。接下來,三地如何著力加快推進市場一體化進程,從廣度和深度上加快發展?
京津冀協同發展是“做大蛋糕”的機遇
有一種說法認為,京津冀一體化的實質是北京“分家產”給天津和河北。
“這不正確。”北京市社科院副院長趙弘說,京津冀一體化的實質是要打破制約京津冀協同發展的政策屏障,讓要素在京津冀自由流動,發揮各自的比較優勢,逐步縮小京津冀之間的發展落差,推動我國發展方式的根本性轉變。
“京津冀一體化來得有些晚?!碧旖蜇斀洿髮W經濟學院副院長叢屹說,“到目前為止區域內發展狀態落差極大?!?/p>
為推動三地一體化,早在上世紀八九十年代,北京有一大批工業企業搬遷調整,但由于條件不具備、調整思路不正確,把企業總部和生產制造環節全部遷出北京,結果是很多高端人才在企業搬遷過程中另行擇業,很多企業嚴重“失血”,一蹶不振,最終消亡。
“要創造條件,實現北京一些功能的空間調整,但不是條件不具備情況下的人為命令。”趙弘說,“分家產”的思想要不得,在交通等基本條件尚不具備的情況下,強行遷移某些機構或企業,難度很大,不太可行。
國際經驗顯示,大城市在發展初期,主要產生集聚效應,周邊優質要素和資源向大城市集中。但發展到一定階段后,產業鏈條開始往外延伸,服務功能更多地擴大到更廣闊的市場。
“京津冀地區的發展,恰恰進入大城市由集聚資源開始轉向擴散資源的時期?!蹦祥_大學濱海開發研究院常務副院長周立群說,“京津冀協同發展是一次‘做大蛋糕’的機遇,絕非簡單的區域間利益再分配?!卑凑罩醒氲囊?,京津冀協同發展,要立足各自比較優勢、立足現代產業分工要求、立足區域優勢互補原則、立足合作共贏理念,以京津冀城市群建設為載體、以優化區域分工和產業布局為重點、以資源要素空間統籌規劃利用為主線、以構建長效體制機制為抓手,從廣度和深度上加快發展。
政治和經濟差距,影響區域合作和協調
過去一段時間,制約京津冀一體化的一些瓶頸一直沒能突破。趙弘認為,首先,缺乏超越京津冀之上的國家層面的組織協調機制。
“相對北京,無論是河北省還是天津市,在資源配置和行政協調的關系上都處于‘從屬’地位,這種政治和經濟地位的差距,影響了區域之間的合作和協調?!焙颖苯涃Q大學京津冀一體化發展協同創新中心專職副主任田學斌說,“三省市根本的協同是利益的協同,這需要頂層設計打破行政體制的藩籬?!?/p>
其次,存在不少合作中的體制障礙。比如,北京與河北一些城市、一些開發區之間的合作,就面臨著GDP如何核算、稅收如何分成的問題。
交通問題令人頭大?!霸诒本┲苓?,一小時通勤圈沒有形成。”趙弘說,國外經驗表明,中心城市和周邊城市之間通過大容量、高速化市郊鐵路聯系。衛星城擁有基本的公共服務和良好的生態環境,比較低廉的要素成本優勢,可以吸引主城人口在衛星城集聚,一小時的通勤時間很有吸引力。
“長期以來,制約京津冀協同發展的主要因素是,城市之間缺乏以比較優勢為基礎、明晰的專業化功能定位。”南開大學濱海開發研究院副院長劉剛說,“三地協同發展的前提是城市功能發展的再定位?!?/p>
區域經濟發展要依靠市場機制來實現
人們習慣把長三角、珠三角和京津冀的發展做對比,把京津冀區域協調發展的落后歸結于北京沒有發揮帶動作用。趙弘認為這不科學。
“京津冀的落后原因是多方面的?!壁w弘說,要注意到,京津冀整體經濟發展水平相對較低,民營經濟不發達。同時,河北北部、西部自然條件惡劣,全是山區。反觀長三角、珠三角,區域自然條件、經濟發展水平都要好于京津冀。
“大樹底下不長草”有一定道理,但是要長草、要長什么樣的草,還要看是不是創造了長草的條件。趙弘提醒:“今天我們是在搞市場經濟,區域經濟的發展、區域內的資源配置,都要依靠市場機制來實現,而不是行政命令。而市場機制發揮作用是要有條件的,政府要做的就是通過規劃、交通體系的建設、公共服務政策的創新來創造讓市場機制發揮作用的基本條件,經過一定時間,形成區域之間的協同發展?!?/p>
區域合作中會應運而生一系列商會、聯盟、協會等,“要培育這樣的市場組織,由他們來破冰。我不贊成現在什么都是政府在破冰,會受很大的局限。”周立群說,政府要做的,就是大力改革,使這些通道與路徑暢通。“這就涉及政府職能的轉變,放開對企業的種種束縛?!?/p>
對此,習近平總書記在就推進京津冀協同發展提出的要求中曾指出,要著力加快推進市場一體化進程,下決心破除限制資本、技術、產權、人才、勞動力等生產要素自由流動和優化配置的各種體制機制障礙,推動各種要素按照市場規律在區域內自由流動和優化配置。
北京要下決心做“減法”
各界很關心首都定位問題。習近平總書記多次就京津冀協同發展作出重要指示,強調解決好北京發展問題,必須納入京津冀和環渤海經濟區的戰略空間加以考量,以打通發展的大動脈,更有力地彰顯北京優勢,更廣泛地激活北京要素資源,同時天津、河北要實現更好發展也需要連同北京發展一起來考慮。
趙弘認為,彰顯北京優勢,就要強化北京政治中心、文化中心、國際交往中心、科技創新中心四個核心職能,下決心做“減法”,適時、適度剝離部分非核心功能,包括淘汰一些低端市場。比如,北京現在批發零售過于強大,目前在北京批發零售的創業人員占北京市創業人員的11.6%。
在京津冀協同發展,產業布局和轉移方面,田學斌介紹,現在北京主要發展高新技術和新興服務業,天津側重先進制造業和戰略新興產業,河北則以一般制造業和農業為主?!昂颖弊畲蟮膬瀯菔峭恋睾腿肆?,占有地域的優勢。所以在產業承接上,河北可以做的文章很多?!焙颖笔】梢晕偛吭诒本⑻旖虻钠髽I在河北建立生產基地,例如裝備制造企業,承接北京、天津企業外溢的部分。
“北京可以與周邊區域共同發力,形成全球性的創新高地。北京重點做好總部研發功能,把創新成果的中試環節、產業化基地放在周邊區域,共同打造創新鏈條和創新集群?!壁w弘說。
劉剛建議,包括教育、醫療、文化和體育事業在內的社會事業的發展構成了高端人才和科技創新資源引進的環境。為了應對承接北京的資源,天津、河北需要加大優質社會服務資源的集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