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間:2014-11-17 17:53:32
來源:紅網 作者:張松超
河南省日前制定印發的《關于深化戶籍改革的實施意見》明確指出,取消農業戶口與非農業戶口性質的區分,統一登記為居民戶口,并全面實行居住證制度。這一深化戶籍改革舉措,真正尊重城鄉居民自主定居意愿,符合遷移條件的居民可以在城鄉之間遷移。(11月13日新華網)
此前不久,國務院印發的《國務院關于進一步推進戶籍制度改革的意見》指出:全面放開建制鎮和小城市落戶限制……取消農業戶口與非農業戶口的區別,統一登記為居民戶口。這一政策廣受好評,甚至被人們譽為繼取消農業稅之后的又一破冰之旅,所以,這次河南省出臺戶籍改革的相關政策,應該是對中央政府具體政策的落實。
目前,全國已經有不少地區展開了戶籍改革試點工作,從推進的經驗和效果來看,人們也都達成了一種共識,即不管是農業戶口還是非農戶口,這只不過是一種稱呼罷了,最重要的是要讓農民切實享受到相應的權利,否則這樣的戶籍改革是沒有意義的。
隨著國家對“三農”支持力度的加大,農民得到的農業補貼也會越來越多,再加上已有土地承包經營權、宅基地使用權和集體收益分配權,農業戶口也會給農民帶來一定的紅利。要知道,當下“農轉非”容易了,“非轉農”卻難多了,比如在浙江義烏,一個農業戶口至少值一百萬,那么戶籍改革之后假如不能享受到與之前城市居民應有的權利,與此同時又失去了之前依附在農業戶口上的利益,改革后單實現了人口的自由流動,誰能說這樣的改革是有意義的呢?
所以,取消農業戶口的關鍵是不折不扣地實現平權,讓他們享有在就業、社保、醫療、衛生、教育、文化等各方面的制度性福利,真正地打破城鄉二元體制,實現城鄉一體化。
建立在之前試點工作取得經驗的基礎上,我們看到此次河南省的戶籍改革有頗多可圈可點之處。比如明確設立剛性條件——不得以退出土地承包經營權、宅基地使用權、集體收益分配權作為農民進城的條件,與此同時,支持建立農村宅基地有償退出機制,并探索集體收益分配權市場化的有效形式。讓農民在轉成非農戶口的時候,還不至于無償失去依附于農業戶口上的紅利。取消農業戶口之后實行居住證制度,最終逐步實現平權,這樣的改革措施很大程度上都打消了人們的顧慮。
當然了,都知道戶籍制度改革也還存在很多的問題和難題,比如戶籍福利更多的大城市,宅基地有償退出機制等等,而針對這些問題,我們看到了不少有益的探索如“積分落戶”制度,盡管還存在著不成熟之處,但從整體來看,不可謂不是一個務實的舉措,也正是這樣一種態度,才讓人們對當下的戶籍制度改革透露出了期待。
眾所周知,要想讓好的改革措施真正發揮作用,關鍵還要看落實情況,所以,不管是此次河南的戶籍改革,還是之后全國其他地區的改革措施,我們都期待這些政策能夠在平權的方向上不折不扣地落地,最終讓改革者受惠,也實現戶籍改革的意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