亚洲三级色|麻豆激情在线|久久一级精品视频|天天躁日日躁性色aⅴ电影|美女热舞19禁深夜福利视频

以傳播城市化專業知識為己任
2025年07月19日
星期六
設為首頁 | 加入收藏
鄉村要留住歷史文化的“DNA”
時間:2014-12-05 12:45:14  來源:荊楚網  作者:吳海霞 
  河北省歷史文化名鎮名村提升改造項目設計方案編制工作電視電話會議提出,要因地制宜挖掘名鎮名村的文化底蘊,提煉歷史記憶符號,保護當地原有空間形態,留住“鄉愁”,同時還要延續“鄉情鄉音”。(12月4日《河北日報》)

  鄉愁承載著歷史記憶,傳承著文化血脈。鄉村有了歷史才有生命,有了文化才有靈魂,有了鄉愁才有我們精神棲息的家園。保留鎮村的原始風貌,就是保護我們自己的根基;保護鎮村的文化遺產,就是更留住了歷史文化的“DNA”。

  “鄉愁”是一種很美好的東西。詩人諾瓦利斯說過:“哲學就是一種懷著鄉愁尋找家園的沖動。”古村、古址和古建筑等,是我國優秀文化遺產,它集歷史、文物、藝術、文化、自然景觀與人文景觀于一身,集成了中華民族文化的精髄。因此,每一個能夠保留下來的古村落,都有著厚重的文化支撐和延續。

  “浮云游子意,落日故人情。”我們本來擁有最美的鄉村和最古老的文化,每個人都有一個對故鄉的美好回憶,但毋庸諱言,隨著農耕時代的漸漸逝去,工業時代、信息時代的到來,一些城鎮尤其是古城鎮經年歷久,多已破敗,重修無力;有的在匆匆忙忙開發旅游;更有的借新農村建設之名,而實施“推倒重來”之策。殊不知,被任何新建筑新景觀喚起的一時興奮,終彌補不了失去城鎮應有的“鄉愁”這個精神家園的永恒惆悵。

  “鄉愁”無處尋,使人更寂寞。只有留得住原汁原味的鄉土風貌,才能留得住夢繞魂牽的不老記憶。正如中央城鎮化工作會議所要求的,“慎砍樹、不填湖、少拆房”、“延續城市歷史文脈”;這些內容,讓很多人眼前一亮、心緒難平,它說出的正是人們內心的期待。那就是,在推進新型城鎮化的過程中,把歷史和人文作為不可或缺的必備要素而納入其中,讓故鄉、故土能夠安放人們對鄉土氣韻、桑梓情懷和歷史記憶的依戀與渴望。

  我國傳統文化的根基在農村,傳統村落保留著豐富多彩的文化遺產,是承載和體現中華民族傳統文明的重要載體。由于保護體系不完善,同時隨著工業化、城鎮化和農業現代化的快速發展,一些傳統村落消失或遭到破壞,保護傳統村落迫在眉睫。我們欣喜的看到:2012年起,河北省實施了歷史文化名鎮名村保護工程,經過幾年整治,名鎮名村核心保護區及文物保護單位、重要歷史建筑周邊地帶環境得到改觀,歷史風貌得以恢復。這既是傳統村落的覺醒,更是“鄉愁”文化的回歸。

  建筑是名鎮名村的“容器”,鄉愁是歷史文化的“DNA”。一座座傳統村落的建筑,記載著滄桑歲月的痕跡,飽含人性的酸甜苦辣咸,延續著貼近地氣的歷史文化血脈。今天,我們不能讓農耕文化“犧牲”在城鎮化建設的推土機下,而應該保護我們的生命一樣保護名鎮名村,讓歷史文化的“DNA”永遠延續,生生不息。
相關新聞
友情鏈接:  國務院 住建部 自然資源部 發改委 衛健委 交通運輸部 科技部 環保部 工信部 農業農村部
國家開發銀行 中國銀行 中國工商銀行 中國建設銀行 招商銀行 興業銀行 新華社 中新社 搜狐焦點網 新浪樂居 搜房
中國風景園林網 清華大學 北京大學 人民大學 中國社會科學院 北京工業大學 北京理工大學 北京科技大學 北京林業大學 北京交通大學
城市化網版權所有:北京地球窗文化傳播有限公司 service@ciudsrc.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