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間:2014-12-31 12:54:06
來源:荊楚網 作者:張培國
最新發布的《北京青年就業人員的住房狀況報告》,用一組數據勾勒了這個特大城市里房子和勞動者的關系:近2/3的青年就業者租房或住集體宿舍;近1/5的管理人員、近15%的專業技術人員和辦事人員住地下室和平房;近1/3的藍領工人、約1/5專業技術人員和辦事人員、16.5%的管理人員租住在11平方米以下的房子里。青年租房者平均每7.2個月搬一次家,59.3%的青年贊同“租房是其了解社會陰暗面的第一課”。(12月30日中國新聞網)
人這一輩子,衣食住行四件事,是每個人最基本的需求,但當這一需求得不到滿足時,只能退而求其次?!皩幰本┮粡埓?,不要外地一套房”,這種畸形心態,使得很多年輕人寧愿選擇在大都市租房“蝸居”,也不愿意到基層就業。但在高房價的時代,即使“漂一族”選擇群租,房租也肯定會在并不厚實的薪水中去除一大部分。在這種省著花錢的日子里,大家普遍能感到生活的艱辛。從這個意義上說,租房期間很多人看到了社會的陰暗面絕不是虛言。
同時,這些年輕求職者扎堆大都市,不僅自己面臨生活、住房的窘境,也給大城市的運行管理帶來了嚴峻挑戰。特別是近年來,在以北京為代表的大城市中,隨著就業形勢惡化,青年“最難租房季”與“最難就業季”相伴而生,青年住房難問題的不良影響已經初見端倪?!跋佔濉蹦酥痢笆笞濉爆F象頻發,帶來了社會治安、消防安全、公共衛生乃至社會穩定等一系列隱患,與之相伴的“群租”現象更是成為城市管理的頑疾。
在這兩種社會矛盾的縱橫交織下,許多年輕人不知道自己的路該走向何方。其實筆者倒覺得,解決這個頑疾有兩個出路可參考:一是政府可以因勢力導,讓“群租”之人住得更好些。建議政府相關部門多管齊下,解決青年的租房問題。一方面發揮中介機構作用,整合市場上的適用房源,推出符合青年需求的租賃項目。政府相關部門可以通過減稅、租金補貼、掛牌認證、政策傾斜等方式為這些青年租房項目提供支持,并委托相關社會組織進行日常監管。另一方面,鼓勵和支持房地產企業興建、運營青年公寓,為年收入較低的單身青年提供“公租房”,并建立合理的退出機制,使“公租房”真正成為低收入青年的“中轉房”。
二是年輕人可以放眼四海,到基層去,到西部去。雖然在我國現行的高度集中的利益分配體制下,北、上、廣等一線城市為人才提供的物質待遇和發展機會較多,但也要看到,畢竟大城市就業空間有限,再加上年輕人就業沒有明顯競爭優勢,留戀大都市必然會淪落為“蟻族”“鼠族”。但如果去中小城市就業,則會成為當地素質比較高的人群,能有更大的職業發展空間,而中小城市的房價又相對較低,則容易通過自己的努力擁有屬于自己的住房。
俗話說,年輕人志在四方,寧當雞頭,不當鳳尾。與其憋屈的在大都市活,不如到基層去建功立業,但愿這能成為年輕人就業的基本遵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