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設健康城市是世界衛生組織在20世紀80年代為應對城市化給人類健康帶來的挑戰而倡導的一項全球性行動。建設健康城市的目的,就是堅持以人為本,樹立全面、協調、可持續的發展理念,促進經濟社會和人的全面發展。”衛生部副部長、全國愛衛辦主任尹力在大會致辭中說,在我國,建設健康城市,有利于地方政府統籌規劃衛生事業,整合資源,實現深化醫藥衛生體制改革的目,增進人民群眾健康水平。建設健康城市是創建國家衛生城市的發展和深化,其理念和做法,應深入持久地宣傳和開展下去。
世界衛生組織駐中國代表處建設健康社區與人口組負責人斐雷博士說,隨著城市化的進程,人口老齡化進程加快;擁擠造成的傳染病蔓延及傷害的增加;不良生活方式導致的健康危險因素在增加;如何保證可持續發展的生存環境、安全食品、清潔空氣和水以及衛生設施的需求等。斐雷博士表示,在應對城市化給健康帶來的挑戰時,一個城市應提高市民的健康素養,倡導和養成健康的生活方式;城市應不斷評估市民的健康狀況,并在城市規劃與資源分配中以“人的健康”為中心。
遼寧是中國城市群集中度比較高的區域,也是一個以重工業為主的省份,正處于工業化發展的中后期,正在探索新型工業化之路,經濟轉型升級壓力日益凸現。我省開展建設健康城市活動,就是要吸收健康城市的先進理念,借鑒其他省市區的先進做法,結合遼寧城市建設和管理的整體規劃,整合我們的城市資源,為遼寧城市建設的發展和建設健康城市提出建設性的建議,將健康城市的理念與要求貫穿到城市的總體發展規劃中,使健康社會、健康環境、健康人群和優化的健康服務全面協調發展。
遼寧省省委、省政府始終高度重視愛國衛生工作,大連市在全國最先創建為國家衛生城市,在此基礎上又經過連續不斷地努力成為全國首批健康城市試點城市。鞍山市與瓦房店市也相繼創建成為國家衛生城市。我省的健康街道和健康社區已在各個城市蓬勃發展,已有66個街道被評為“遼寧省建設健康街道活動先進單位”。而這種以“健康”為理念的城市建設和管理,為遼寧的發展起到了杠桿效應,在促進經濟增長和加快轉變經濟發展方式中,作用已經顯現,產生了較大的社會效益和經濟效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