被認定原規劃不合理,今年6月卻突然開始施工
“這棟樓準備蓋45層高,地基挖到距旁邊巡船胡同的居民樓不過10米,臨近的兩棟居民樓將來怎么采光、怎么通風?”居住在井街17號院的一位退休干部劉先生告訴記者。
記者看到,距離松花江南岸不到800米的哈爾濱道里區井街,一棟大約20層的高樓旁邊被挖出一個大坑,一支施工隊正在用水泥、鋼筋進行地基處理。
周邊的居民告訴記者,該項目在2009年住房和城鄉建設部、監察部等部門開展的房地產規劃專項治理活動中,被列為重點督辦項目之一。項目名稱為“新湖·松花江尚”,由哈爾濱高科技集團房地產開發有限公司開發,中建六局承建。
根據黑龍江省住房和城鄉建設廳的要求,規劃部門認定原規劃不合理,須將巡船胡同22號居民樓統一納入規劃改造范圍,并要求根據用地實際情況,從優化城市景觀環境、改善城市交通的目的出發,對該區域進行重新規劃布局。
一位居民指著被遮擋的牌匾說,“這上面有字,寫著‘中國建設六局承建哈高科房地產開發有限公司松花江尚小區項目’。由于沒有施工手續,他們沒搞開工儀式就拿布裹上了”。記者仔細看了看,發現只有“中國”兩個字露在外面。
從去年7月拆遷后,這個工地就一直擱置,今年6月底突然開始晝夜施工。附近居民曾向哈爾濱市規劃局、道里區規劃局等多個部門反映,但沒得到答復。
記者聯系了哈爾濱市規劃局,一位姓阮的工作人員說要請示領導再答復。記者隨后在哈爾濱市城鄉規劃局網站的《建設用地規劃許可證》、《建設工程規劃許可證》核發情況欄目中,沒有查詢到這個項目的手續。而《建設工程設計方案批前公示》一欄中顯示,位于井街、巡船胡同交匯處的這個項目仍在公示階段。
據一位房地產開發業內人士介紹說,按照相關法律要求,項目開工前必須辦好土地證、規劃許可證、開工證、開工驗收合格證等手續,無證開工顯然是違法行為。
沒有備案和審批手續,“商改民”改出“空中樓閣”
蓋高樓不能無證開工,而建筑物改變商用或民用的性質,也必須報規劃部門備案審批。然而在哈爾濱南崗區人和名苑小區的400余戶居民,卻因為違法開工的“商用改民用”工程而煩惱。
根據居民的舉報,記者來到位于哈爾濱市黃金地段的人和名苑小區。記者看到,小區被施工圍擋包圍得嚴嚴實實,1至3層的樓體的外立面已經被拆開,防水層和密布的鋼筋裸露在外。樓層隔板上人為開鑿的孔洞隨處可見,遠遠看去,通透的大樓就好像“空中樓閣”。
住在4樓的居民宋先生告訴記者,人和名苑小區3棟高層住宅樓高30層,最下面的3層為商用,4樓以上是居民住宅,三棟大樓由底商連接在一起。由于商用部分長期沒有租售出去,所以才想出“商改民”的主意。
今年7月,人和名苑小區的開發商哈爾濱市三星房地產開發有限責任公司,向小區3棟樓的居民發出了工程改造說明通知。
然而,開工以后,一些居民家里的墻面出現越來越嚴重的開裂現象,室外樓體表面的瓷磚也開始脫落。因此,業主們強烈要求開發公司立即停工。
“我們要求開發商拿出有關部門同意其施工的審批手續,開發商卻拿不出來。沒有審批,擅自開工,算不算非法施工呢?”業主劉女士說。
8月31日,部分業主向哈爾濱市南崗區房產監察大隊舉報,南崗區房產監察大隊核查后確認該工程沒有備案和審批手續,立即勒令建設單位停工。
據記者了解,已建成的商用建筑改民用,開發商必須拿原建筑設計圖紙,到當地的規劃部門報請改建,規劃部門將委派建筑設計師對建筑外形、結構、給排水、供熱通風等多方面重新設計,這樣做是為了保證建筑安全,缺少其中任何一個環節,“商改民”的建設都將留下后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