對于房產稅憂心的市民,可以舒緩一下了。昨日,國務院總理李克強2015年政府工作報告中,只字未提房地產稅,而對房地產的提法,也出現了近年難有的暖意。昨日公布的2015年政府工作報告中提出,“支持居民自住和改善住房需求,促進房地產市場平穩健康發展”,與去年表述有著明顯區別,不僅未見“調控”、“抑制”等提法,更是明確“支持”、“促進”。對于政府的暖意,不少房地產開發商昨日在談及房地產走勢時仍認為謹慎樂觀,還需觀望(據3月6日《南方都市報》)。
盡管政府工作報告中對被一些地方視為“支柱產業”的房地產“輕描淡寫”,也就區區幾十個字,相比起過去多年政府工作報告中對房地產尤其是房價的“嚴厲”態度,話雖不多,卻釋放出不少暖意和理性。其實這也不奇怪,關注房地產和房價的人們都記得,從去年和今年兩次中央經濟工作會議中,關于房地產和房價問題均是只字未提,既沒有出臺抑制房價新的“調控政策”,也沒有提出對房地產市場如何支持或是抑制,不少地方“有意無意”取消對購房條件的限制,甚至讓過去多項被譽為“最嚴厲調控政策”的規定名存實亡,國家似乎也沒有過多干預,然與此不相對應的是,即便是某些地方政府希望用這種政策的松綁來刺激房地產的“振興”乃至房價回升,但事實情況卻是房地產市場依然一片“疲軟”,房價更沒有按照某些人的意愿快上漲,房地產正在回歸應有的市場理性。
其實,這次政府工作報告中對房地產的表述不見了“調控”、“抑制”,轉而使用了“支持”和“促進”的溫暖詞匯,如何理解這種表述,在筆者看來,我們既不能簡單的理解為國家要“拯救”房地產市場,希望房地產市場再回到過去的那種“虛假繁榮”,讓老百姓再“望房興嘆”,同時也不能片面解讀成國家要房產商門“清倉大甩賣”,無論是“望房興嘆”還是“白菜價”顯然都不是政府工作報告中“支持”、“促進”所要表達的含義,真正要“支持”和“促進”的是滿足居民的“住房需求”和房地產市場的“平穩健康發展”。
顯然,長期以來,盡管房地產市場看起來是一片繁榮,但無論是房地產開發商還是一些地方政府和開發商攜手并肩推動房價上漲,目的并不是為了滿足“居民自住和改善住房需求”,而是各為其利,房地產商希望通過房產開發和房價上漲來實現遠高于市場規則的“暴利”,地方政府則希望房產市場的虛假繁榮和推動房價上漲來提高地方的GDP和“土地財政”,畸形的利益鏈導致房產市場的畸形繁榮和發展,一邊是座座高樓平地起,一邊是拼命掙錢買不起,甚至出現了“鬼城”,由此可見,多年來一片火熱的房地產市場,既沒有實現居民自住和改善住房的需求,也是極不健康的畸形發展,而近些年隨著“打虎拍蠅”反腐敗力度的增強和持續,清除了伴隨房地產中的巨大灰色成本和各種權力腐敗操縱,迫使房地產迅速向真實的市場回歸,目前的房地產市場顯然還處在大病之后的“康復階段”,政府工作報告中提出“促進房地產市場平穩健康發展”,意義正在于此;業內人士認為,成交在“支持”下可能有升,房價在“促進”中難顯增長。這種分析確實不無道理。
近兩年來,中央經濟工作會議不提房價“調控”,國家也不再出臺新的嚴厲調控政策,但事實證明持續高壓的反腐和不斷推動的法治進步,不僅是對房價虛高的最有效調控,逐步實現居民自住和改善住房的需求,更是促進房地產市場平穩健康發展的最有利保障,政府工作報告對房地產提法使用了“支持”和“促進”,所釋放的并非僅是對房地產市場的暖意,對所有行業市場的平穩健康發展,政府都會給予支持和促進,真正釋放的“暖意”是在“支持居民自住和改善住房需求”方面,讓房地產市場健康平穩發展,讓城鄉所有居民都能在房地產市場健康平穩發展中享受“安居樂業”,這才是政府工作報告對房地產行業乃至人民群眾釋放的最大“暖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