亚洲三级色|麻豆激情在线|久久一级精品视频|天天躁日日躁性色aⅴ电影|美女热舞19禁深夜福利视频

以傳播城市化專業知識為己任
2025年07月17日
星期四
設為首頁 | 加入收藏
黨國英:改良鹽堿地需因地制宜,但不要搞強制
時間:2015-06-09 09:11:19  來源:城市化網 

  城市化網訊 有數據顯示,我國鹽堿化土壤面積初步統計大約有3600萬公頃,占全國可利用土地面積的4.88%,土壤鹽堿化問題和灌溉引起的次生鹽漬化,已經成為制約干旱區農業發展的主要因素之一,所以改良鹽堿地,是干旱區農業可持續發展的戰略問題。

  城市化委員會專家委員、中國社科院宏觀室主任黨國英認為,通過對鹽堿地的改良讓不毛之地變成糧倉,對于國家糧食安全、地方社會經濟的發展,具有重要的意義。不過改良鹽堿地,也要因地制宜。

  黨國英說,20世紀50年代,山東的農業情況不好,“那個時候的調查數據顯示,谷物產量才100多斤”,現在一年兩季,山東省基本都是一畝產一噸。為什么會有這樣的變化?這與土壤的改良有關系。國家有很大的投入來治理鹽堿地,主要在以下幾個方面:一是地下水位下降,有利于洗掉土壤里面的鹽堿;二是秸稈還田,也有利于減輕鹽堿的危害。據黨國英了解,山東省因為土壤的改良,農業產出率跟一些發達國家相差無幾。

  黨國英說,我國正在恢復濕地,地勢低洼的地方增加水面,這些地方要是開墾肯定有鹽堿,所以現在適當恢復水面,增加濕地,也有利于整個調節氣候,改善環境,就在山東江蘇靠近沿海的地區,農業的綜合條件比較好,治理鹽堿是有必要的,但是有些適合恢復洼地、濕地湖面的地方,就沒必要了。

  渤海糧倉工程實施后,環渤海地區的鹽堿地,得到了很大的改良,具備成為糧倉的潛質。在濱州示范工程區內,承包鹽堿地種小麥的,既有種糧大戶,也有普通的散戶。黨國英認為,在這過程當中,要充分尊重農民的意愿。

  “這件事一定不要搞強制”,黨國英說,因為山東有些地方,包括濱州在內,原來的土壤條件不是很好,人口比較少,所以戶均的土地面積比較大,這種情況下,土地適度集中后會形成一些產糧大戶,但是個別地方,農民不愿意轉移到城市,不愿意轉移到非農產業,他們希望繼續持有土地,所以不要強制。

  黨國英認為,總的來講,規模經營確實比小農戶精耕細作要好,但是土地流轉一定要從農民的意愿出發,如果不是農民的意愿,事情就會變得麻煩。無視農民的意愿有一個非常突出的情況,就是地租比較高,“你要我的地,那你就給我補貼,一畝地的地租,能占純收入的一半”,這樣一來就造成所謂種糧大戶的高成本,農產品價格一低,這些人也很難賺錢,“所以不要強制”。

相關新聞
友情鏈接:  國務院 住建部 自然資源部 發改委 衛健委 交通運輸部 科技部 環保部 工信部 農業農村部
國家開發銀行 中國銀行 中國工商銀行 中國建設銀行 招商銀行 興業銀行 新華社 中新社 搜狐焦點網 新浪樂居 搜房
中國風景園林網 清華大學 北京大學 人民大學 中國社會科學院 北京工業大學 北京理工大學 北京科技大學 北京林業大學 北京交通大學
城市化網版權所有:北京地球窗文化傳播有限公司 service@ciudsrc.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