除了政府部門以外,房地產業協會、上海代理、房地產研究機構以及部分一線品牌房企等市場各方主體均參與了此次座談會。根據國家發改委的調研材料,中央以及地方樓市調控政策對于上海樓市的影響,上海的樓市和庫存狀況等均為調研組關注的重點。
樓市又進入新的關口。
6月18日,國家統計局發布數據,5月份,70個大中城市新建商品住宅價格環比綜合平均漲幅為0.7%。
另據國家統計局城市司高級統計師劉建偉介紹,5月份,70個大中城市新建商品房的成交亦創年內新高。
其中,一線城市的漲幅最明顯,劉建偉在解讀5月房價上漲數據時指出,5月份房價環比上漲主要是一線城市漲幅較大所致,城市間分化加劇,二線城市房價整體較為穩定;大部分三線城市房價仍然下降。
北京中原地產首席分析師張大偉認為,2014年開始的樓市調整在一二線城市已經初步結束。
樓市的劇烈分化亦引起決策層的關注,21世紀經濟報道記者多方采訪獲悉,國家發改委正在地方調研樓市狀況,側重了解去年中央以及地方樓市調控政策對于該地樓市的影響,了解下一步政策方向以及征集房地產市場健康發展的政策建議。
多位分析人士認為,“保障歸保障”、“市場歸市場”,尊重市場規律對房地產市場調整的作用將是下一階段房地產市場政策的基本口徑。
發改委上海調研
6月17日,國家發改委司局級領導帶隊一行抵達上海,專題調研上海樓市的近期反應。
“座談會持續了近4個小時,調研組關注的問題非常全面,涉及到短期房地產市場反應,近期樓市政策反應,有無限制和扭曲住房需求,征集房地產市場持續健康發展的建議等。” 一位參加發改委調研組座談會的人士說。
“座談會上,調研組比較謹慎,更多的是傾聽市場各方對于近期樓市的意見,表態并不多。”上述消息人士進一步表示。
6月18日,21世紀經濟報道記者亦自上海市發展和改革委員會方面證實,上海發改委配合國家發改委組織召開了此次座談會,以調研、了解情況、征集市場意見為主要目的。
除了政府部門以外,房地產業協會、上海代理、房地產研究機構以及部分一線品牌房企等市場各方主體均參與了此次座談會。根據國家發改委的調研材料,中央以及地方樓市調控政策對于上海樓市的影響,上海的樓市和庫存狀況等均為調研組關注的重點。
在上海調研之前,國家發改委調研組還在無錫進行了調研,且此次調研專注于政策反應和房地產市場近期狀況。
關注一線城市樓市政策
作為一線城市的上海,前期的政策效果和近期的市場狀況是調研組關注的重點之一。
同策咨詢研究部數據顯示,前5月,一線城市商品住宅銷售面積平均同比增速達到36.9%。
上海樓市的回暖也在“3·30新政”之后更加明顯,4、5月上海商品住宅成交面積分別環比大漲59.3%和14.7%,成交均價突破3萬元/平方米,這也是上海商品住宅交易有史以來第二次月度成交價突破3萬元/平方米,并創下歷史新高。
從去化的角度來看,同策咨詢研究部總監張宏偉告訴21世紀經濟報道記者,3月末政府出臺一系列樓市新政,上海樓市的需求量開始釋放,市場的去化周期已經回歸至合理區間值內,短期內上海樓市去庫壓力有所降低。
來自同策咨詢研究部數據,5月,上海的住宅存銷比為10.86,相較于去年同期的14.21已經有所下降。
作為仍在執行限購的5個城市之一,上海限購政策對于樓市的影響以及未來的政策方向亦是調研組關注的重點。發改委調研組希望了解上海是否存在扭曲、限制房地產需求的政策,未來上海是否擬取消或者調整限購措施,如果取消對房地產市場有何影響等。
“調研組鮮有表態,僅在總結的時候提到樓市調控的方向即保障歸保障、市場歸市場,且所謂的政策市場化也是有條件的,土地在政府手里,開發貸在銀行,政府也不能完全不管,更多的強調政府在保民生方面的責任,不會完全放手。”上述參會人士表示。
鑒于此方向,上述參會的消息人士表示,也有參會代表提議取消高端豪宅的限購,如此可以讓樓市回歸市場化,也可以著眼于保障房、棚改等民生方面的責任。而調研組并未做出表態。
謀求樓市長效機制
除了全面摸底當前的上海樓市狀況,21世紀經濟報道記者亦自多位參與座談會的人士處獲悉,國家發改委亦側重于征集促進房地產市場健康發展的長效機制。
此次座談會上,國家發改委了解來自上海房地產市場各方對于上海中長期房地產市場需求的看法,以及建立樓市長效機制的建議。
據透露,國家發改委調研組亦就“十三五”規劃草案中涉及的內容征求了大家的意見,上述參會人士告訴21世紀經濟報道記者,“十三五”規劃草案中涉及到房地產的內容包括人口尤其是人才類人口的購房支持政策,資源土地、GDP和產業結構調整與升級、城市發展基礎設施、交通、市場發展軟環境等多個方面。
根據上述參會人士的理解,“十三五”的規劃更強化解決房地產面臨高庫存和因產業和人口導入不利,基礎設施缺失導致的城市結構性需求導入不利的問題,且更強調政府在民生、保障方面的房地產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