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7.05% 遼寧省城鎮化率居全國省區第二
推進新型城鎮化是實現現代化的必經之路,是實現遼寧省經濟轉型發展的強大引擎,也是實現社會轉型的重要保障,是實現體制機制轉型的重要抓手。
那么,目前遼寧省城鎮化的現狀如何?未來的發展態勢又是怎樣的呢?為此,記者采訪了遼寧省城鎮化工作領導小組辦公室的有關負責同志。
“目前,遼寧省的城鎮化率位居全國省區第二。 ”這位負責同志告訴記者,改革開放以來,遼寧省經歷了持續、快速的城鎮化發展過程,城鎮化率始終保持在全國領先水平。 2014年省城鎮化率達到67.05%,在全國各省區中排在第二位,高于全國平均水平12.28個百分點,較2008年提高了6.98個百分點,年均提高約1.16個百分點。
并且,遼寧省城鎮人口呈持續穩定增長態勢,城鎮人口已由1993年的2071.1萬人,上升到2014年的2944.4萬人,平均每年新增41.59萬城鎮人口。
“同時,全省城鎮體系空間格局也已經比較清晰。 ”這位負責同志說。近年來,遼寧省城鎮體系格局依托沈大軸線及沿海岸帶,形成了貫穿南北、輻射東西的空間集聚形態。中部城市群同城化、一體化進程不斷加快,沿海城鎮帶逐步形成,沈大城鎮軸中心城市帶動作用日益加強。
此外,遼寧省的城鎮綜合承載能力不斷提高。近些年,遼寧省城鎮基礎設施和公共服務設施建設力度較大,設施配套水平逐年提升。城鎮交通、通信、電力、燃氣、供排水、垃圾和污水處理等基礎設施日趨完善;城鎮就業、社會保障、住房、教育、醫療衛生、文化等公共服務體系逐步健全;而城鄉水資源、土地資源、農業基礎、生態環境等支撐條件基本能夠滿足城鎮化發展需要。
2010年以來,全省完成城中村、城邊村改造100多萬戶,極大改善了城鎮環境質量。城鎮住房供應充足,人均居住面積31平方米,住房保障覆蓋率超過17%。城鎮綜合承載力為吸納農業轉移人口創造了必要的支撐條件。
然而,遼寧省城鎮化也存在著一些問題,主要表現在:農業轉移人口市民化進程滯后,小城市、縣城和重點鎮發育不足,新城新區建設需要規范,區域協調機制亟待完善,老城區基礎設施配套和環境需要提質,與城鎮化發展相配套的改革需要深化6個方面。
在談到遼寧省城鎮化發展態勢時,這位負責同志說,遼寧省城鎮化轉型面臨良好機遇。首先,國家新一輪東北老工業基地振興戰略,為遼寧省城鎮化發展提供了良好機遇。而隨著國家“一帶一路”戰略實施,遼寧省開放型經濟建設深入推進,中韓自貿區實質性談判已經完成,將為遼寧省沿海經濟帶開發建設,承接海外產業轉移,促進生產要素重組提供難得機遇。同時,城鎮化轉型發展的條件日益成熟。遼寧省公共服務設施建設力度不斷加大,為農業轉移人口市民化創造了有利條件。交通運輸網絡的不斷完善,信息、生物、新材料、節能環保等新技術的廣泛應用,為優化城鎮化空間布局和形態、推動城鎮可持續發展提供了重要支撐。而遼寧省土地資源、水資源承載能力較強,開發潛力大,也為新型城鎮化發展提供了基本保障。遼寧省各地區在城鎮化方面的改革探索,為創新體制機制積累了豐富經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