亚洲三级色|麻豆激情在线|久久一级精品视频|天天躁日日躁性色aⅴ电影|美女热舞19禁深夜福利视频

以傳播城市化專業知識為己任
2025年07月19日
星期六
設為首頁 | 加入收藏
長三角合作邁入3+1時代 安徽加速融入
時間:2011-01-05 14:38:21  來源:安徽日報 
皖江潮涌展新篇,合作發展千帆競。

    2010年12月20日,2010年“長三角地區主要領導座談會”在上海召開,進入國家戰略的皖江城市帶承接產業轉移示范區建設首次列入座談會這個年會的主題,并確定2011年年會在安徽召開。

    12月23日,安徽與全國知名民營企業合作發展會議在合肥隆重召開,全國3600多家知名民營企業參加盛會,來自長三角蘇浙滬的知名民營企業與我省簽約1466個項目,總投資7200多億元,均占大會簽約總項目、投資總額的40%以上。

    12月26日,國家發改委在馬鞍山主持召開推進皖江城市帶承接產業轉移示范區建設工作座談會,滬蘇浙皖三省一市簽署共同推進皖江城市帶承接產業轉移示范區建設合作框架協議,推動長三角產業向皖江示范區有序轉移,深化長三角區域發展分工合作。

    多少事,從來急,只爭朝夕! 2008年初,胡錦濤總書記作出“安徽要積極參與泛長三角區域發展分工與合作”重要指示以來,長三角合作邁出新步伐。2009年,安徽正式成為長三角峰會成員,從此開啟長三角合作“3+1”的新時代。 2010年,我省被確定為2011年長三角地區合作與發展工作輪值方,肩負起新的重任。

    三年跨越新臺階

    居中靠東、承東啟西,安徽與長三角無縫對接,地緣相近、人緣相親,合作源遠流長。加強合作、互利雙贏,經濟全球化、區域發展一體化,賦予長三角地區必須擔當的責任。

    2008年,“三個首次”把安徽與長三角的合作推到了前沿。胡錦濤總書記視察安徽,首次明確提出安徽要積極參與“泛長三角區域發展分工與合作”。當年8月,安徽省黨政代表團赴滬蘇浙考察,我省“爭取泛長三角分工合作、推動共同發展”的呼吁,得到兩省一市高度重視和積極響應。 9月7日,國務院出臺進一步推進長三角改革開放和經濟社會發展的指導意見,首次提出“積極推進泛長江三角洲區域合作”。 12月15日,我省黨政主要領導首次應邀出席在浙江寧波召開的“長三角地區主要領導座談會”,會議確定我省參加長三角區域合作活動,并積極探索泛長三角區域合作的機制和內容。

    2009年,長三角合作正式形成滬蘇浙皖“3+1”新格局:當年7月,我省成立由書記、省長任組長的安徽省長三角區域合作領導小組,得到長三角聯席會議辦公室充分肯定。按照“先易后難、逐步介入”原則,我省全面參加長三角合作機制“決策層”和“協調層”活動,由原定參加交通、能源兩個專題組擴大到交通、能源、科技、金融和社保五個專題組。 11月27日蘇州“長三角地區主要領導座談會”上,明確提出安徽作為正式一員而不再是應邀者,出席“長三角地區主要領導座談會”和“長三角地區合作與發展聯席會議”,我省提出的長三角合作意見和建議大多被采納到相關文件中。

    2010年,合作舉措和利好消息接踵而至:3月嘉興“長江三角洲城市經濟協調會第十次市長聯席會議”,同意合肥、馬鞍山兩市正式加入長三角城市經濟協調會。4月“2010年長三角聯席會議辦公室第一次會議”在銅陵召開,我省參與長三角重點專題合作范圍進一步擴大。5月國務院頒布長三角區域規劃,明確規劃范圍輻射包括安徽在內的泛長三角地區,要求建立健全泛長三角合作機制。6月至7月召開的兩個會議,分別決定我省正式加入長三角信用和涉外服務兩個專題組。12月“長三角地區主要領導座談會”召開,我省加入長三角合作全部10個專題組。

    五年發力新目標

    推進合作創佳績,而今邁步從頭越。

    近日,上海“長三角地區主要領導座談會”會議紀要正式出臺:首次對“十二五”時期長三角合作發展作出規劃和部署,首次將皖江示范區規劃與長三角區域規劃、“十二五”規劃聯動實施,一并作為未來五年的合作重點,全面推動長三角地區合作與發展。

    審視會議紀要,“一體化”成為追求目標:當前經濟全球化和區域經濟一體化深入發展,長三角地區面臨前所未有的新機遇,要以貫徹區域規劃和皖江示范區規劃為契機,加大區域統籌力度,加快區域經濟轉型升級,進一步促進長三角地區科學發展、和諧發展、率先發展和一體化發展。三省一市研究制定“十二五”規劃,要按照長三角區域規劃確定的功能定位,做好相關規劃的調整銜接,在各省市的“十二五”規劃中充分體現長三角地區一體化的發展目標和主要任務。

    透視會議紀要,“對接”成為關鍵詞:三省一市要加強重大基礎設施、產業布局、城鎮體系建設等方面的對接;按照區域總體布局,著力打造世界級城市群,強化合肥區域性中心城市作用,加快皖江城市帶發展;合力推進區域重大基礎設施一體化建設,加快杭州東站樞紐、合肥南站綜合樞紐和上海南站引入工程建設,推進杭申線等和蕪申運河航道建設,推進長江流域多式聯運,推進浦東、虹橋和合肥國際機場建設,努力構建以上海、南京、杭州和合肥為中心的“1至2小時交通圈”;加快區域科技創新體系一體化建設,推動長三角地區率先建成國家自主創新綜合試驗示范區;探索建立泛長三角地區產業合作發展協商對話、省際間產業轉移統籌協調、大項目承接服務等機制,推動長三角地區一體化發展邁上新臺階。

    凝視會議紀要,“重任”賦予肩上——會議確定安徽為2011年長三角地區合作與發展工作的輪值方。作為東道主,新的一年,安徽被寄予新的期望、也是新的動力,安徽迎來新的挑戰、也是新的機遇!

    產業承接正當時

    短短三年,“政府搭臺”的合作機制初步建立、合作新政不斷出臺,“企業唱戲”的市場渠道日益暢通、合作成果碩果搖枝。

    2009年,長三角兩省一市在皖投資1000萬元以上項目9663個,投資總額9978億多元,占全省的61.3%;投資1億元以上項目1771個,投資總額7480億元。

    2010年1月至11月,我省利用長三角地區資金1000萬元以上項目12214個,總投資額14170億元;投資1億元以上項目2493個,投資總額10652億元,同比增長均超過40%。

    2010年12月26日,在國家發改委主持召開的推進皖江示范區建設座談會上,滬蘇浙皖三省一市簽署共同推進皖江城市帶承接產業轉移示范區建設合作框架協議,標志著安徽融入長三角進入新階段。

    健全工作機制,推動產業轉移與承接。協議確定,建立健全決策層、協調層、執行層三級對接平臺,形成多層次、全方位的工作推進機制。引導和推進產業有序轉移,出臺政策、搭建平臺、提供服務,努力構建泛長三角合理分工的產業體系。引導勞動密集型和資源密集型、高技術產業在區域內合理布局。加快交通基礎設施對接,構建三省一市一體化發展的綜合交通運輸體系。充分利用安徽優質礦產資源優勢,加快推進區域原材料供應基地建設,繼續實施“皖電東送”工程,支持建立農業龍頭企業對接機制,加大區域內旅游資源整合。

    創新承接模式,建立產業轉移承接利益分享機制。推進園區合作共建,選擇一批區位條件好、發展潛力大的開發園區先行試點,采取“飛地經濟”和“共同建設”等方式,推進合作共建園區。建立信息互通機制,進一步推進科技要素、人力資源、信用體系、市場準入、質量互認和政府服務等全面對接,促進技術、資本、信息等市場進一步開放,加強區域內各類信息服務網互動對接,共同建設產業轉移綜合信息交流平臺。

    “安徽要進一步明確目標任務、加大推進力度,上海、江蘇、浙江要拿出具體支持措施,國家有關部委要加強指導和協調,共同推動皖江示范區建設,全面推進長三角地區的合作。 ”新起點、新挑戰、新機遇,以產業轉移承接為平臺,加速崛起的安徽正在加速融入長三角,全面參與長三角發展分工與合作。

相關新聞
友情鏈接:  國務院 住建部 自然資源部 發改委 衛健委 交通運輸部 科技部 環保部 工信部 農業農村部
國家開發銀行 中國銀行 中國工商銀行 中國建設銀行 招商銀行 興業銀行 新華社 中新社 搜狐焦點網 新浪樂居 搜房
中國風景園林網 清華大學 北京大學 人民大學 中國社會科學院 北京工業大學 北京理工大學 北京科技大學 北京林業大學 北京交通大學
城市化網版權所有:北京地球窗文化傳播有限公司 service@ciudsrc.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