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家發改委主任徐紹史近日介紹,已經有25個省(區、市)出臺了戶籍制度改革方案,國家要求到年底每個省(區、市)都必須出臺方案。
國務院新聞辦公室舉行新聞發布會,徐紹史介紹貫徹落實黨的十八屆五中全會精神,編制好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第十三個五年規劃綱要有關情況,并答記者問。
徐紹史指出,城鎮化一直是發展中大國的一個重大的、現實的課題。提高戶籍人口城鎮化率是新型城鎮化的核心目標,中國已經發布新型城鎮化規劃。城鎮化是穩增長、調結構的一個黃金結合點。
2014年中國城鎮常住人口7.49億,城鎮化率54.77%,這是指常住人口的城鎮化率。這包括了在城鎮居住6個月以上的2.5億左右農民工,以及隨這些農民工遷徙的家屬。如果扣除這2.5億人,城鎮戶籍人口實際上只有5億左右,占總人口的比例是36.3%,戶籍人口的城鎮化率就是36.3%。
新型城鎮化規劃提出到2020年常住人口城鎮化率達到60%,戶籍人口城鎮化率達到45%,這需要每年城鎮化率提高一個多百分點,大概有一千多萬人。
徐紹史指出,中國通過拓寬入戶通道,讓有意愿、有能力的農業轉移人口在城鎮落戶。已經有25個省(區、市)出臺了戶籍制度改革方案,國家要求到年底每個省(區、市)都必須出臺方案。
同時,徐紹史介紹,中國將加快“三掛鉤”機制,調動城市政府吸納農業轉移人口落戶的積極性。
他介紹,“三掛鉤”就是財政轉移支付與農業轉移人口市民化掛鉤、城鎮建設用新增指標與農業轉移人口落戶數掛鉤、中央基建投資安排與農業轉移人口市民化掛鉤。通過這三個掛鉤,鼓勵城鎮政府吸收農業轉移人口在城鎮落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