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市化網訊 2015年11月12—13日,主題為“資本重構地產,服務再塑價值”的國際經濟學專家與海內外金融、地產領域精英的高端論道——“中國不動產金融年會•2015”在北京拉開帷幕。
活動現場,城市化委員會城市可持續發展專委會專家顧問、住房和城鄉建設部政策研究中心主任秦虹發布了《民間資本與房地產業發展報告》。秦虹表示“研究報告分為五個部分,一個是互聯網金融投資房地產的發展背景,第二部分為 2014年以來在整個房地產行業中,第三部分是互聯網金融介入房地產的一些探索實踐,第四部分為我們對這些探索實踐進行了我們自己的課題研究的研究分析,最后的第五部分我們還借鑒了美國,主要研究了美國眾籌形式投資房地產的實踐情況,最后對前景進行了展望。”
互聯網金融介入房地產到底有什么好處呢?秦虹表示:“從投資人角度來講,的的確確實現了投資人投資房地產的低門檻的介入途徑,原來投資房地產,中國百姓都是買房子,買房子的首付成本門檻還是相對較高的。但是有了互聯網金融,大家可以通過各種方式,眾籌也好,P2P也好,各種方式也好,都可以參與到房地產行業的盈利。或者通過互聯網金融形式,獲得低門檻購房的實惠,的的確確擴大了投資人的范圍,也實現了投資人低門檻投資的渠道。”
對于互聯網金融的未來展望,秦虹說,“互聯網金融進入房地產的創新空間應該還是巨大的。目前的總量仍然很小,而且主要集中在一二線大城市,很多城市還沒有互聯網金融的介入。未來空間很大,但是現在剛剛起步。另外多元主體的相互融合,也是必然的趨勢。以目前的渠道創新為主,現在各個企業都做了很多互聯網金融和房地產結合的項目,但是是以渠道創新為主,未來也會進入金融創新。另外還會對房地產業轉型提供一些價值的實現渠道。另外,也有利于促進資產證券化的快速實現。有可能從傳統的房地產金融跨越到以REITs為主的房地產金融,都是有可能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