亚洲三级色|麻豆激情在线|久久一级精品视频|天天躁日日躁性色aⅴ电影|美女热舞19禁深夜福利视频

以傳播城市化專業知識為己任
2025年07月19日
星期六
設為首頁 | 加入收藏
產業扶貧要“授人以漁”才能拔窮根
時間:2015-12-18 10:12:14  來源:光明日報  作者:袁程煒 

  “實施貧困村‘一村一品’產業推進行動,扶持建設一批貧困人口參與度高的特色農業基地”“讓貧困戶更多分享農業全產業鏈和價值鏈增值收益”“科學合理有序開發貧困地區水電、煤炭、油氣等資源,調整完善資源開發收益分配政策”——《中共中央國務院關于打贏脫貧攻堅戰的決定》日前發布。在“精準扶貧、精準脫貧”的方針下,產業扶貧的抓手作用值得思考。

  給錢給物不如給項目,授人以漁的產業扶貧可謂拔窮根之策。一些貧困地區已經受惠于此。比如,湖南省安化縣以黑茶產業為軸,廣泛吸納貧困農戶,使建檔立卡貧困人口由1993年底的65.3萬人減少至2014年的13.38萬人;云南省怒江傈僳族自治州獨龍江鄉,則建立了以特色生態民族旅游業為核心的產業體系。

  總結這兩個地方的成功原因,一是基于對本地資源稟賦、群眾意愿等主客觀條件的把握,發展帶動面廣的特色或主導產業;二是尊重市場經濟規律,構建了較為完整的產業鏈。但從全國來看,“產業扶貧”的大氣候尚未形成,因為產業如何確定、技術如何引進、資金如何籌集等,都是實實在在的難題。

  目前,我國很多貧困地區擁有豐富的農產品資源,但初加工不多,深加工更少。這種“有產品無產業”的狀況急需改變,這就需要政策的有效引導,著力推動貧困地區一鄉有“一業”、一村有“一品”,可與農業產業化企業合作建設加工廠等,同時采取申報“地理標志產品”等舉措,打響地區特色產業的品牌。

  完善利益分享機制也需要重視起來。要想讓貧困群眾真正分享產業扶貧的成果,一方面要強化法治理念,在合同中明確貧困群眾從何得利,比如獲得土地流轉收益。另一方面,可以充分發揮專業合作組織的作用,使各類專業合作社成為貧困群眾之家,發揮致富能人的帶動作用,激發群眾脫貧致富的動力。

  對于底子薄、競爭力弱的貧困地區而言,資金是一個共性難題。發展產業,進而構建產業鏈,錢從哪里來?一方面,中央財政專項扶貧資金等要確保增長幅度,進一步向貧困地區傾斜。另一方面,要通過稅收優惠、貼息支持等措施,鼓勵金融機構創新扶貧產品和服務。上述《決定》提出的“引導中央企業、民營企業分別設立貧困地區產業投資基金,采取市場化運作方式,主要用于吸引企業到貧困地區從事資源開發、產業園區建設、新型城鎮化發展等”,便頗具針對性。

  在關于《中共中央關于制定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第十三個五年規劃的建議》的說明中,習近平總書記指出:“到2020年,通過產業扶持,可以解決3000萬人脫貧。”關系3000萬群眾的“產業扶貧”,這道沒有統一答案的民生必答題,考驗著政府部門、市場主體、貧困群眾的智慧。

相關新聞
友情鏈接:  國務院 住建部 自然資源部 發改委 衛健委 交通運輸部 科技部 環保部 工信部 農業農村部
國家開發銀行 中國銀行 中國工商銀行 中國建設銀行 招商銀行 興業銀行 新華社 中新社 搜狐焦點網 新浪樂居 搜房
中國風景園林網 清華大學 北京大學 人民大學 中國社會科學院 北京工業大學 北京理工大學 北京科技大學 北京林業大學 北京交通大學
城市化網版權所有:北京地球窗文化傳播有限公司 service@ciudsrc.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