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京十五條”調控滿月,北京樓市成交量創去年樓市調控以來新低。
北京房地產交易管理網數據顯示,截至3月15日,北京商品房期房住宅成交量為4000套,現房住宅成交量為588套,二手房住宅成交量為8675套,較上月總成交量26606套環比下跌了50.2%。在成交量大跌之下,開發商策略性降價者增多。
價格仍在上漲
值得關注的是,目前購房者對房價下調的期待較大,而市場上打折的樓盤也愈來愈多。最為典型的就是遠洋地產某項目,定價自25000元/平方米下降至20000元/平方米左右,降幅達20%。此外,北京通州等地區成為引領降價的主要區域。
不過記者了解到,北京開發商雖有意降價,但仍心存僥幸。開發商以策略性降價者居多,即名義上打折降價,實際上房價與此前持平或降幅有限。
據國家統計局數據,2月份北京新建商品住宅價格環比上漲0.5%,同比漲8.4%,定基指數漲3.5%;同期北京二手住宅價格環比上漲0.4%、同比上漲2.9%、定基指數上漲1.5%。總體上看,價格數據仍在上漲。
與此同時,北京大部分中高端項目的簽約率依然較高,這在一定程度也弱化了調控效果。北京房地產交易管理網的數據顯示,截至3月上旬,北京2011年供應的住宅項目中,簽約均價超過3.6萬元/平方米的高檔項目占563套,占總簽約量的36.1%,而預售均價40000元/平方米的項目簽約總金額達到了54.6億元,占目前住宅總預售額125億元的43.8%。
樓市熱度開始降溫
但令人鼓舞的是,“京十五條”執行一個月以來,北京外地需求買房僅占10.8%,大大降低了樓市熱度。
“去年全市二手房市場外地人購房占比達到34%。其中通州區域外地人購買二手房占比最高,達到了49%,而大興、昌平外地人購房占比也均超過40%。”鏈家地產首席分析師張月說,目前北京通州區域外地人購房占比僅為8%。
據鏈家地產統計,“京十五條”滿月后,北京市二手房掛盤均價出現下降,北京全市二手房平均掛盤價較新政前平均下降200元-300元/平方米。“特別是之前價格漲幅過快的老房子,降價更為明顯。”張月說。
據介紹,以北京大興區域為例,新政前該區域二手房平均掛盤價大約為16500元/平方米,其中老房子平均掛盤價大約在15000元/平方米。而新政后該區域老房子掛盤價大約下降了1000元-1500元/平方米,目前該區域平均掛盤價約在16000元/平方米左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