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市化網訊 市政府常務會議已于日前審議通過《關于貫徹落實〈北京市居家養老服務條例〉的實施意見》(以下簡稱《意見》),此前作為設想被相關部門負責人提出的養老社區模式這次被正式寫入了《意見》之中。城市化委員會委員、中國太陽城集團董事局主席朱鳳泊就此表示,社區養老新模式的還存在著老的風險。
據悉,雖然有住宅小區打出了養老社區的旗號,但其實住戶大多還是年輕人,后續服務也沒有宣傳的那么到位;還有養老院未通過相關部門審批就開始出售沒有產權證的養老住宅,價格雖略低于周邊地區商品房均價,但卻暗藏產權歸屬不清、土地用途不合規等諸多風險。而且,目前有部分項目會向住戶收取多則上百萬元的保證金,如果地產商利用這部分資金去進行投融資,甚至會帶有非法集資的嫌疑,最終消費者很可能受到不小的經濟損失。
標準、監督不能少“對于部分開發商來說,現階段養老地產確實是一個賣房的新辦法。”朱鳳泊曾公開表示,由于提供養老服務所產生的利潤遠低于賣房的利潤,很多開發商不愿投入,養老社區的盈利模式還不健全,這種情況下,如果不能給予配套的優惠政策和實施細則,開發商在涉足的時候自然有所顧慮。并且,養老地產被質疑“噱頭大于實質”,正是因為養老地產投資少、回報周期短,開發商看到巨大商機紛紛加入,賣完房、賺到錢就離開,回報率較低但在項目中最為重要的養老服務由此被忽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