亚洲三级色|麻豆激情在线|久久一级精品视频|天天躁日日躁性色aⅴ电影|美女热舞19禁深夜福利视频

以傳播城市化專業知識為己任
2025年07月19日
星期六
設為首頁 | 加入收藏
江蘇南京城鎮化率已達81%
時間:2016-11-30 11:40:42  來源:新華日報  作者:汪曉霞 

    昨日下午,由江北新區管委會發起的一場業內研討,全程聚焦新城新區新型城鎮化推進。與會專家表示,在去庫存與戶籍人口城鎮化背景下,以新城為載體,完成從造城到興城的轉變,將有助于實現以人為本的城鎮化。

    高等級城市,更偏愛新城新區

    “到2016年6月,全國已有18個國家級新區,南京江北新區是其中規劃面積最大的。”國家發改委城市和小城鎮改革發展中心政策研究和試點指導處副處長魏劭琨在寧透露。

    魏劭琨介紹說,中國城鎮化率正以每年增加1個百分點的速度增長,而城鎮人口每年的增長是0.6-0.8個百分點,2015年全國城鎮人口7.71億,到2020年將達到約8.4億,2030年將超過9億。“14年間要增加1億多城鎮人口,這些人往哪兒去?新城新區是吸納人口的重要載體。”

    魏劭琨透露,全國接近七成的城市設立了新城新區,高等級城市更偏愛設立新城新區,比如省會城市和計劃單列市設立新城新區的占96.9%,共113個新城新區,平均每個城市設立新城新區3.5個;地級市設立新城新區的占89.8%,共364個,平均每個城市1.6個。

    他以上海浦東新區為例力證城鎮化背景下的新區貢獻,1990-2015年,浦東新區人口從139萬增至550萬,人口增長近3倍。

    也以浦東新區為例,戴德梁行大中華區副總裁陶汝鴻說:“從產業培育到區域轉型升級,促進了產、城、人結合。1990年左右,浦東新區并無優勢主導產業,僅少數由政策導入的銀行總部入駐;1995年以后,產業集聚配套逐步完善,二產為主,三產引入;2000年后,產業升級、三產快速發展,金融產業多元化發展;2006年至今,區域升級,多功能、現代化,發展逐步成熟,人口導入更為快速,人口檔次不斷提升。”

    戶籍人口的城鎮化,還是常住人口的城鎮化

    業內人士不約而同談浦東,實則是給江北新區發展啟智。去年6月,國家級江北新區設立,南京市江北新區管委會副主任劉志偉說,江北新區是全國第13個、江蘇省惟一的國家級新區,規劃面積788平方公里,“南京城鎮化率已達81%,但江北新區城鎮化率剛過60%,發展潛力大,面臨挑戰也多。”

    陶汝鴻直言,在去庫存與戶籍人口城鎮化背景下,以新城為載體,實現以人為本的城鎮化,需要從“造城”轉變為“興城”。“之前城鎮化建設中,房地產開發一哄而上,政府往往先把新城區最值錢、最有潛力的地塊賣掉,但新城開發一開始不應該是房地產開發,而應是基礎設施建設,房地產并非城鎮化重點,應避免‘鬼城’、‘睡城’現象。”

    去年中國常住人口城鎮化率56.1%,已超過53.3%的世界平均水平,然而,戶籍人口城鎮化率遠低于常住人口城鎮化率,且這一差距有擴大之勢。2012年時中國常住人口城鎮化率為52.6%,戶籍人口城鎮化率為35.3%,相差17.3個百分點;到2015年,常住人口城鎮化率56.1%,戶籍人口城鎮化率37.5%,相差18.6個百分點。

    “十三五”期間,至2020年全省戶籍人口城鎮化率將達到67%,戶籍城鎮人口數量將從2013年底的約4530萬增至約5330萬,全省每年將解決114萬新增城鎮人口的戶籍問題,相當于填滿1.7個南京玄武區。

    從“造城”到“興城”,產城融合是必由之路

    “興城”,需完成產業的導入和升級,需要公共服務配套的建設和完善,開展智慧城市的管理和運營,推動地方提高資源配置效率,從而實現宜居宜業的城市發展模式。

    記者了解到,江北新區已列入我省新型城鎮化試點,而新區設立1年多來,已有“興城”之舉。

    “我們確立了產城融合的發展思路,既完善城市規劃,同時做好產業規劃,吸引創新人才,不做‘空城’‘臥城’和‘鬼城’。”南京江北新區管委會規劃國土環保局局長陳家祥介紹說,江北新區正加快形成“中心城—副中心城—新城—新市鎮”的城鎮等級體系,加快完善新區功能、優化新區品質。

    南京江北新區創新發展初現特色,與德國弗勞恩霍夫IPK研究所簽署合作諒解備忘錄,共建中德智能制造(江蘇)研究合作平臺;聯合美國勞倫斯伯克利實險室組建了“江蘇南京高新—勞倫斯伯克利生命可持續研發中心”;與英國劍橋大學籌建劍橋大學中國(南京)科技創新研發中心;成立了歐洲(南京)創意設計中心。

    科技創新重要平臺也逐步建立起來。省產業技術研究院簽約落戶,正推動賽迪研究院落戶,并爭取東南大學集成電路研究所和新設的微電子學院落戶,同時構建科技創新合作機制,與南京大學、東南大學簽署《全面戰略合作協議》等。

    服務貿易創新發展也風生水起,搶抓國家試點機遇,相關試點方案已上報商務部。今年江北新區服務貿易進出口總額預計增長16%以上、占新區對外貿易比重提高約2%。

    短短1年多,江北新區智能制造、生命健康、新材料、高端裝備制造等產業發展已形成“虹吸效應”。目前,臺積電12英寸晶圓工廠項目已順利開工,上汽新能源汽車項目正進行廠房建設和設備采購,高新區生物醫藥谷被科技部認定為國家級科技企業孵化器,南京中瑞健康共生城項目已簽訂投資合作框架協議。

    與此同時,江北新區基礎設施建設拉開框架,一大批民生利好也在傳來。

    面對江北新區發力“奔跑”,魏劭琨還建言,應給予產業用地更大發展空間,對未開發的土地允許不同形式的產業發展。同時應降低發展門檻,降低建設維護成本,進一步增強對傳統服務業和農業轉移人口的包容性。

相關新聞
友情鏈接:  國務院 住建部 自然資源部 發改委 衛健委 交通運輸部 科技部 環保部 工信部 農業農村部
國家開發銀行 中國銀行 中國工商銀行 中國建設銀行 招商銀行 興業銀行 新華社 中新社 搜狐焦點網 新浪樂居 搜房
中國風景園林網 清華大學 北京大學 人民大學 中國社會科學院 北京工業大學 北京理工大學 北京科技大學 北京林業大學 北京交通大學
城市化網版權所有:北京地球窗文化傳播有限公司 service@ciudsrc.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