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建設“三個城市”,符合黨中央、國務院重大決策部署,符合中央城市工作會議精神
黨的十八大提出走中國特色新型工業化、信息化、城鎮化、農業現代化道路。2013年11月,黨的十八屆三中全會通過的《中共中央關于全面深化改革若干重大問題的決定》,明確將完善城鎮化健康發展體制機制作為深化改革重點目標之一。2013年12月,中央城鎮化工作會議提出“要以人為本,推進以人為核心的城鎮化,著力推進綠色發展、循環發展、低碳發展”,“建設自然積存、自然滲透、自然凈化的海綿城市”。2014年3月頒布的國家新型城鎮化規劃提出“優先發展城市公共交通,將公共交通放在城市交通發展的首要位置”,“綠色化”和“國際化”成為新時期中國經濟發展轉型的方向和剛性要求。基于國家政策背景,結合城市發展的現實需要,湛江市果斷提出建設腳印城市、海綿城市、循環城市“三個城市”的工作要求,并將“三個城市”作為湛江打造綠色城市的主要綜合實踐,持續發力,扎實推進。
(二)建設“三個城市”,符合城市可持續發展的現實需要
2015年7月,聯合國環境署發布了可持續發展領域國際化評價體系《可持續城市與社區評價標準導則》,旨在指導發展中國家可持續建設。低碳環保成為全球關注的話題,湛江“三個城市”建設符合未來城市可持續發展的大趨勢。
(三)建設“三個城市”,符合城市綠色出行趨勢的現實需要
隨著城鎮化尤其是城市現代化、機動化進程的加快,市民步行、騎行的出行環境日益惡化,慢行出行分擔率大幅降低。進入21世紀,鑒于綠色環保和解決交通擁堵的問題,慢行交通和公共交通再度成為世界各國特別是發達國家居民青睞的交通工具,比如歐洲國家、美國等。在我國,住建部2014年1月頒布《城市步行和自行車交通系統規劃設計導則》,確立了低碳環保的步行和自行車交通在道路規劃設計和管理中應有的地位。目前,國內許多城市在綠道網建設中,劃分了步行廊道和自行車道,建立BRT快速公交系統,使地鐵、城軌、快速公交、常規公交的無縫換乘更加便利,越來越多人傾向于BMW(公交+地鐵+步行)的出行方式,湛江“三個城市”是推動城市綠色出行的創新實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