亚洲三级色|麻豆激情在线|久久一级精品视频|天天躁日日躁性色aⅴ电影|美女热舞19禁深夜福利视频

以傳播城市化專業知識為己任
2025年07月17日
星期四
設為首頁 | 加入收藏
瀘州市龍馬潭區雙加鎮就地城鎮化 提高城市化率 提升民眾幸福指數
時間:2017-12-21 11:53:05  來源:四川新聞網  作者:周超文 張晨曦 劉小兵 

    在四川省瀘州市有一個小鎮,鎮區人口不過1萬余人,場鎮面積不到2平方公里,堪稱“小、微”小鎮。而這樣一個小鎮,連續兩年獲得國家住建部等部委命名“國字號”示范稱號。

    這個鎮,就是瀘州市龍馬潭區雙加鎮。

    走進龍馬潭區雙加鎮大沖頭和中伙鋪村,一望無垠的“十里漁灣”波光瀲滟;依托面積達600多畝“松灘湖”打造的“中國(瀘州)柑橘文化博覽園”水天一色,每天都有不少來自瀘州城區的游客驅車前來盡享垂釣之樂;而當地農民或靠著養魚,或靠著在柑橘文化博覽園“上班”,臉上也溢滿開心的笑容。

    2016年12月,住房城鄉建設部發文公布,中國(第四批)美麗宜居村莊示范,雙加鎮成功入選。

    2017年9月,住房城鄉建設部、中央農村工作領導小組辦公室等5部門聯合發文公布2017年改善農村人居環境示范村名單,龍馬潭區雙加鎮大沖頭村喜獲全國美麗鄉村示范村稱號。

    而這,只是雙加鎮在新型城鎮化發展中,依托獨特的區位優勢,打造“漁樂小鎮”給鄉村帶來發展變化、振興鄉村的一個縮影,只是聚焦精致發展,打造環境“青而綠”、形態“小而美”、產業“特而優”、機制“新而活”的特色小城鎮的起步之旅。

    產城融合 實現就地城鎮化

    龍馬潭區雙加鎮自2014年確定為全省第二批百鎮建設重點鎮、2015年被確定為市級新型城鎮化試點鎮以來,充分依托毗鄰航空港、鐵路貨運站,321國道、省道瀘榮路、納福港城大道穿境而過的交通優勢,積極加大集鎮建設,積極做好“水”文章,依托“十里漁灣”和建設中國(瀘州)柑橘文化博覽園為契機,根植于鄉村發展規律、城鄉融合規律,圍繞村莊串成“碧玉鏈”,推動美麗鄉村全域經濟社會、生態綜合效益同步轉型升級、綠色崛起、城鄉共融,構建起了一幅沐浴新時代開啟鄉村振興戰略筑夢特色“漁樂小鎮”的“富美藍圖”。

    走進雙加鎮,兩縱(321國道穿場雙加老街縱干道,與納福港城大道平交的鎮區友誼大道縱干道),三橫(政府橫干道、市場橫干道、衛生院橫干道)的路網呈現赫然呈現在筆者眼前,路面由原有的破損水泥地面、泥石地面升級為“白加黑”瀝青道路;人行道全部改造為青石及透水砼。排污、排水管網得到了全面整治,雨、污水下地暢通排放全部進入了鎮污水處理廠處理后達標排放。各類綠化樹按標準間距統一栽種,城鎮綠化美化環境煥然一新,遍布鎮區大街小巷120盞太陽能路燈把雙加鎮的夜晚點亮了半壁天空,標準化的花園式停車場,休閑文化場、游客接待中心極大方便了群眾文化生活,一座川南小城已然崛起。

    在大沖頭村和雙加社區,超市、星級農莊、高檔安置住宅小區和養老院,其宜居宜業程度與城市中心區毫無區別。

    “雙加集鎮距離云龍機場航展樓僅有3公里,由此統一規劃建設了多層建筑小區和云龍機場安置小區,將村內閑置土地和被占公共土地進行整合,打造特產展示區域,以此承接瀘州和空港游客。同時在緊毗場鎮的大沖頭村,通過以集體土地入股,以及村民自愿入股的形式,我們依托十里魚灣打造冷鏈配送中心,搞特色魚產品等冷鏈配送,徹底解決農民城鎮化后就業難的現實問題?!彪p加鎮黨委副書記、鎮長龍莉向筆者介紹了實施就地城鎮化后的情況。

    龍莉介紹,在推進小城鎮建設中,雙加鎮黨委、政府提出,要立足把全鎮作為整體,緊緊抓住“小、特、新、美”為特征,以高起點、前瞻性的規劃為引領,把帶動力強的產業作為支撐來就地實現城鎮化。雙加鎮把規劃編制作為小城鎮改革發展的龍頭。一是圍繞漁業和果業高標準規劃。堅持用高標準的規劃引領小城鎮綜合發展,積極邀請高水平的規劃設計單位參與規劃,通盤考慮產業、基礎設施和公共服務設施規劃,為小城鎮長遠發展預留空間。二是規劃全覆蓋。目前,全鎮各村均全面完成總規劃及主要產業規劃,服務于“漁樂小鎮”規劃。

    除了高起點規劃,產業支撐也十分重要。雙加鎮以“產城一體、融合發展”作為小城鎮建設的核心理念,注重產業與城鎮協調互動。為加快產業發展步伐,雙加鎮出臺了一系列優惠政策及措施,引導產業發展與城鎮建設互融互動,引導農民到城鎮安家落戶,完善城鎮配套設施建設,對農民在就業也給予優先,實現產鎮一體,就地城鎮化。

    科學的規劃設計和就地城鎮化發展政策進一步增強了雙加鎮的承載能力,帶動了一大批產業項目向小城鎮集聚,產業鏈條日趨完整,形成產城相互融合的良好局面,不僅雙加鎮農民到鎮上買房居住的多了起來,而瞄準雙加的特色種養殖的外地人也多了起來。在大沖頭村“祥和魚莊”業主馬宗福眼中,靠著“十里漁灣”,靠著加工生態魚,他的魚莊不愁火不起來;而從云龍鎮羅興村來雙加鎮上買房居住的村民廖興富,看準的就是雙加鎮便捷的交通、清幽舒適的生活環境......

    如今,經過3年建設,雙加鎮不僅城鎮面貌煥然一新,還改變了原來第二產業一家獨大的產業格局。伴隨知名房產開發企業的慕名入駐,極大地促進了商貿、服務業的快速發展。自2014年以來,每年城鎮的新增人口都在2000人以上。

    產業支撐 讓農民盡享幸福安居

    離鄉打工的人,最盼望的就是過年回家,但最“怕”的也是這個時候?!敖l情怯??!前些年一年就見孩子們一兩面,有時想得睡不著覺,就看看手機里的照片。”在外打工多年,現已回鄉就業的大沖頭村的錢德良說起來有點動情,“現在好了,在村里的2萬畝“中國(瀘州)柑橘博覽園”上班,可以跟家人團聚的工作和生活簡直太幸福了!”

    而與錢德良不同的是,毗鄰的中伙鋪村村民劉志學,靠著豐富的水資源和政府精心打造的“十里漁灣”,他的70畝生態漁場都要給他帶來30余萬元的純收益……如今,像錢德良、劉志學一樣或在柑橘園上班或背靠“十里漁灣”發展水產養殖不再外出打工維持生計的不在少數,一直困擾政府的留守兒童、留守老人等問題也得到了輕松化解。

    “現在在家門口的柑橘博覽園上班,每月的幾千元的收入,這是錢德良以前想都不敢想的事?!卞X德良命運的改變,緣于2015年落戶村頭以松灘湖為核心的“中國(瀘州)柑橘博覽園”項目。

    “中國(瀘州)柑橘博覽園” 項目核心區占地約3500畝,新建“兩園四區”,即柑橘種植示范園、柑橘產業鏈示范園、四季果林體驗區、綜合功能休閑區、主題文化體驗區、環湖特色功能區。如今,隨著高標準現代化柑橘種植示范區、世界柑橘品種博覽園、國家現代柑橘產業技術體系示范園、柑橘育苗基地、物聯網柑橘試驗田、設施種植示范園等項目的推進,讓村里的農民通過流轉土地和就近務工有了雙份收入。雙加鎮鎮長龍莉說:“在中國(瀘州)柑橘博覽園項目建設的拉動下,雙加鎮已有近3000人由農民轉變成產業工人,逾100戶農民實現脫貧。有的甚至夫妻倆都在中國(瀘州)柑橘博覽園工作,學本領不說,掙得比以前種地翻了好幾番!貧困戶只要能在柑橘園工作,就可實現一人脫貧、全家脫貧,日子就變得紅火起來了。”

    日子變紅火的不只是中國(瀘州)柑橘博覽園的員工,在“十里漁灣”所在10多個村民小組,同樣有大批人正被改變著命運的軌跡,他們在這里找到了自己新的歸宿。

    筆者在幅員面積約8平方公里的“十里漁灣”看到,該區域成片養殖面積達6500余畝,主要養殖品種有南方大口鯰、斑點叉尾鮰、胭脂魚、武昌魚、翹殼等10余個名優特色魚,其中武昌魚在瀘州市場份額占三分之二以上。水產品遠銷云、貴、川、重慶等省市和周邊縣區,去年年產值3600余萬元。近兩年,通過“瀘州大春生態漁業專合社”的引領,趙來越多的農民嘗到了水產養殖的甜頭。目前,合作社養殖的各魚類產品年出欄都在1800噸左右,年銷售收入達5400多萬元,戶均增收達1萬元以上。

    隨著收入的增加,村民不僅過上了好日子,住上了好房子,對人居環境也講求起來,近兩年通過民居風貌塑造等,讓“中國(瀘州)柑橘博覽園”、“十里漁灣”大頭沖村、中伙鋪村村容村貌煥然一新,中伙鋪村、大沖頭村先后創建為省級環境優美示范村、省級“五十百千”示范村、省級“四好村”;今年,大沖頭村還榮獲了由國家住建部頒發的“美麗宜居示范村莊”、“環境優美示范村”稱號。

    如今,雙加鎮依托產業支撐,以人為本,以產業為基石,以產城融合來提升就業、雙創、扶貧等工作,不僅提高了城市化率,并最終提升民眾幸福指數。 “一個產業,如果不能讓老百姓有獲得感,就不是一個好產業。一家項目,如果不能致富百姓,就不能基業長青。”雙加鎮鎮長龍莉如是說。

    農旅相融 打造不一樣的“漁樂小鎮”

    12月15日,筆者來到雙加鎮中國(瀘州)柑橘文化博覽園里看到,這里一片生機盎然。土壟上,一棵棵排列整齊的柑橘樹苗隨風搖曳;簡氏鄉村有機生態農業科技示范園區的稻鱉養殖示范池里,中華鱉長勢良好;“十里漁灣”迎來了一批批釣魚休閑的游客……“雙加鎮能引來城里休閑的人們,緣于牢牢抓住生態這張‘金名片’,因地制宜,走出了鄉村旅游的轉型之路。”雙加鎮鎮長龍莉道出其中的秘笈。

    雙加鎮地處龍馬潭郊區,是典型的城郊農業鄉鎮。近幾年來,雙加鎮黨委、政府借力“綠水青山”,搶抓政策機遇,緊緊圍繞“產業強鎮、旅游興鎮”戰略主線,推行“一化三聯動”發展模式,圍繞空港產業園,深入推進以中國柑橘文化博覽園項目為核心的集種植、養殖、加工、觀光、采摘等為一體的空港農業觀光旅游產業園區項目,現已建成7公里環湖道路,園區主入口,加快了幸福美麗鄉村建設進程。同時,雙加鎮還以“十里漁灣”水產養殖為載體,依托漁業合作社,以“村企合作”的方式,著力打造“十里漁灣”水生態旅游體驗區 ,打造出“生態化、主題化、原生化、多功能化”的生態休閑娛樂場所。目前,雙加“十里漁灣”共實施景觀綠化10000㎡,打造觀光旅游節點5個,建造觀景臺2個,建設人行游步道5公里,并開通旅游導視系統??崭坜r業觀光旅游產業園區已成為瀘州市民周末游玩的“新寵”。

    “黨的十九大報告指出,要堅持農業農村優先發展,按照‘產業興旺、生態宜居、鄉風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的總要求,建立健全城鄉融合發展體制機制和政策體系,加快推進農業農村現代化?!饼埨蜻€告訴筆者,未來,雙加鎮將一如既往堅持文化旅游產業發展,打造成為瀘州近郊旅游版圖上的第一站。尤其是將依托中國柑橘產業博覽園為載體,通過柑橘產業鏈示范園建設展銷中心、科研培訓中心、商品化加工中心、低溫儲藏中心、物流配送中心;四季果林體驗區建設四季果林、果林驛站;綜合功能休閑區建設橘香大道、形象大門、游客接待中心、停車場、柑橘風情街、主題廣場、橘頌臺、消夏廣場、橘幻世界、疊水漫步區;主題文化體驗區建設吉祥人家農耕體驗園和柑橘創意園;環湖特色功能區圍繞松灘湖打造,重點打造五個小島、兩座連接半島的橋、環湖綠道,帶動周邊包含旅游、休閑、養生、會務、婚慶等相關產業的形成,助推雙加鄉村休閑旅游產業轉型升級,推進生態鄉村、休閑農業和鄉村旅游融合發展,形成鄉村休閑旅游新格局。

    “翠藤繞青石,落花登村度。漁火裊如煙,煙中有人住。忽聞輕風起,魚躍稻田出。十里荷香灣,幽村隔云樹。誰續蘆花風,塘上驚白鷺?!弊哌M雙加鎮大沖頭村和中伙鋪村,如今這一詩意美景、一個不一樣的“漁樂小鎮”已悄然呈現在了游人眼前!

    從半畝方塘到十里漁灣,從農業主體到三化聯動,雙加鎮成功詮釋了環境“青而綠”、形態“小而美”、產業“特而優”、機制“新而活”的中國特色小城鎮的核心內涵,為小城鎮建設描繪了一幅美麗宜居雙加的樣板。

相關新聞
友情鏈接:  國務院 住建部 自然資源部 發改委 衛健委 交通運輸部 科技部 環保部 工信部 農業農村部
國家開發銀行 中國銀行 中國工商銀行 中國建設銀行 招商銀行 興業銀行 新華社 中新社 搜狐焦點網 新浪樂居 搜房
中國風景園林網 清華大學 北京大學 人民大學 中國社會科學院 北京工業大學 北京理工大學 北京科技大學 北京林業大學 北京交通大學
城市化網版權所有:北京地球窗文化傳播有限公司 service@ciudsrc.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