亚洲三级色|麻豆激情在线|久久一级精品视频|天天躁日日躁性色aⅴ电影|美女热舞19禁深夜福利视频

以傳播城市化專業知識為己任
2025年07月16日
星期三
設為首頁 | 加入收藏
傳統村落保護發展:“中國方案”獲世界稱贊
時間:2019-09-12 10:24:54  來源:中國建設報  作者:肖正華 

  “鄉愁是沿著泥瓦飄飄的炊煙,是十八彎向家門口的山路,是媽媽手里的糯米團,是后院那棵永不結果的龍眼樹……”這一曲由傳統村落引發的鄉愁,讓人不自覺陷入沉思、心生情愫。作為農耕文明的重要遺產,傳統村落一直是中華兒女寄托鄉愁的重要載體。黨中央、國務院高度重視傳統村落保護發展工作,改革開放特別是黨的十八大以來,已有6819個具有重要保護價值的村落被列入中國傳統村落名錄,得到搶救性保護,重新煥發出勃勃生機。

  目前,我國的傳統村落已成為世界上規模最大的農耕文明遺產保護群。法國、俄羅斯等國以及聯合國教科文組織,近年來紛紛對我國傳統村落保護發展工作取得的成就給予高度評價。面對如何更好保護發展傳統村落這一全球性難題,“中國方案”和“中國智慧”正在持續影響世界。

    以國家的名義

  在廣袤的中華大地和青山綠水間,曾經散落著數以萬計歷史悠久且各具特色的傳統村落,描繪了一幅幅“桑葉隱村戶,蘆花映釣船”的農耕文明的美妙畫卷。但在快速推進的城鎮化進程中,這些村落有的在推土機的轟鳴聲中消失,有的被破壞或改建,這引發了無數國人對何處寄托鄉愁鄉思的由衷感嘆。

  保護發展傳統村落刻不容緩。20世紀80年代,我國啟動傳統村落保護工作。在2003年“中國歷史文化名鎮名村”評選中,將傳統村落列為保護發展的特定對象。

  2012年,住房和城鄉建設部等三部門就傳統村落保護與發展工作印發首個《關于加強傳統村落保護發展工作的指導意見》,強調傳統村落保護發展的重要性和必要性,并從基本原則和任務、做好傳統村落調查工作、建立傳統村落名錄制度、推動保護發展規劃編制實施、加強監督管理等方面作了較為全面的部署。同年,住房和城鄉建設部、原文化部、國家文物局、財政部聯合成立了傳統村落保護和發展專家委員會,中央財政也提出計劃用3年時間集中投入超過100億元推動傳統村落保護工作。

  也在這一年,住房和城鄉建設部、原文化部、財政部組織開展了全國第一次傳統村落摸底調查,在各地初步評價推薦的基礎上,經傳統村落保護發展專家委員會評審認定并公示,確定將第一批共646個村落列入中國傳統村落名錄。

  在此后有關“三農”工作的一系列重要會議和重要文件中,傳統村落保護發展多次被重點提及,我國由此邁入了以國家的名義來保護和發展傳統村落的新時代。截至目前,住房和城鄉建設部已會同有關部門分5批將6819個具有重要保護價值的村落列入中國傳統村落名錄,一大批非常有價值的傳統村落,在國家層面以及相關部門的高度重視和推動下,得以搶救性保護發展。

    讓傳統村落重現生機

  2015年1月20日,習近平總書記來到洱海邊的大理市灣橋鎮古生村村民李德昌家。房子雕梁畫棟,院落干凈整潔,植物生機勃勃,看到一家七口“四代同堂”,他十分高興。總書記說:“這里環境整潔,又保持著古樸形態,這樣的庭院比西式洋房好,記得住鄉愁?!?/p>

  類似古生村這樣的村落,如今之所以還能夠讓人們記住和留戀,正源于近年來我國對傳統村落保護發展工作的持續加強。2012年以來,在加強保護發展傳統村落頂層制度建設的同時,我國也在努力防止傳統村落保護發展走“回頭路”,防止肆意破壞以及無序發展等現象反彈。2016年,住房和城鄉建設部等七部門印發《中國傳統村落警示和退出暫行規定(試行)》要求,對因保護不力、造成村落文化遺產保護價值嚴重損害的情形提出警告,實施警示和退出制度。

  在宣傳傳統村落文化價值方面,由中宣部、住房和城鄉建設部等部門聯合發起、原中央電視臺組織拍攝的百集大型紀錄片《記住鄉愁》,以傳統村落為載體,生動展現了傳統村落的自然環境、人文景觀、民風民俗、文化積淀等,2015年1月1日起在原中央電視臺中文國際頻道播出,至今已播出第五季,引起了強烈社會反響,營造了全社會共同參與保護發展傳統村落的良好氛圍。

  為不斷加強數字化保護,2017年,住房和城鄉建設部啟動了中國傳統村落數字博物館建設。該館分為綜合館和村落館,綜合館展示中國傳統村落整體歷史、文化、藝術、科學等價值,村落館逐個展示中國傳統村落全貌,目前已完成165個中國傳統村落建館工作。

  安徽省黃山市財政每年安排600萬元專項資金投入傳統村落保護與利用,同時積極引導社會資本以租賃、承包、聯營、股份合作等形式投資保護利用,形成了民企獨資保護開發的“宏村模式”、政府主導國企經營的“西遞模式”及國企開發村企合作的“唐模模式”等。

  云南省紅河哈尼族彝族自治州建水縣在全縣啟動了“拯救老屋行動”,在堅持“保護第一、利用第二”原則的同時,積極開展農村人居環境整治。通過對環境的改善和提升,培育旅游業態,通過農家樂休閑旅游和民宿業的發展,促進老屋的活化利用,讓老房子保值、增值,實現鄉村旅游與傳統村落保護的良性互動和發展共贏。

  浙江省麗水市松陽縣在傳統村落保護發展過程中,特別注重培育傳統工匠,通過組織開展全縣工匠隊伍調查,分工種建立工匠資源庫,大力發展傳統村落和古建經濟。同時,該縣還全面梳理并建立有條件可利用的老屋資源庫,供藝術辦、旅委、招商局等職能部門進行招商引資,并想方設法推動傳統村落的多形式活化與利用。

    “中國方案”走出國門

  在黨中央、國務院高度重視和社會各界的共同努力下,我國傳統村落快速消失的局面得到遏制。調查顯示,列入中國傳統村落名錄的村落沒有發生拆并現象,沒有發現嚴重破壞問題,村民保護意識明顯增強。傳統村落中大量危舊甚至瀕危遺產得到保護修繕,越來越多的傳統村落生產生活條件有了明顯改善。

  人居環境的改善和提升帶動傳統村落逐步恢復活力,一些地區的傳統村落實現了產業復興,許多傳統村落成為旅游熱點,增加了農民收入。以湖南湘西花垣十八洞村、河北阜平駱駝灣村為例,通過借鑒傳統村落保護與發展的先進經驗,保持自然風光和原汁原味的風貌,發展鄉村旅游業,吸引外出人員返鄉就業,探索出了精準扶貧和脫貧的好路子。

  如今,傳統村落已成為中華兒女寄托鄉愁和弘揚優秀傳統文化的重要載體。所有中國傳統村落都建立了村落文化遺產檔案,很多村落還挖掘整理了村史、村志、鄉規、族訓,將保護文化遺產和傳承優秀傳統美德要求寫入村規民約,還興建了傳統文化活動場所,教育村民,感染和熏陶各地游客。

  2019年5月27日,在肯尼亞首都內羅畢舉行的首屆聯合國人居大會上,作為典型代表,浙江省松陽縣向來自全球100多個國家的3000多名代表講述了“活態保護、有機發展”的松陽版傳統村落保護發展故事。2019年6月11日,聯合國教科文組織對眉山傳統村落的保護和發展進行實地調研,同時結合其他地區的案例,總結了12條經驗,在“歷史村鎮的未來”國際會議上向全球進行推廣,以此推動全世界歷史村鎮的保護發展。傳統村落保護發展的“中國方案”正不斷迎來國際贊譽。

  傳統村落保護發展事業,功在當代,利在千秋。我們堅信,在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指引下,我國傳統村落保護發展工作必將進一步助力中華民族偉大復興,不斷完善的“中國方案”也必將在世界舞臺上得到更多肯定和認可,為人類文化遺產保護發展事業作出新的、更大貢獻!
 

相關新聞
友情鏈接:  國務院 住建部 自然資源部 發改委 衛健委 交通運輸部 科技部 環保部 工信部 農業農村部
國家開發銀行 中國銀行 中國工商銀行 中國建設銀行 招商銀行 興業銀行 新華社 中新社 搜狐焦點網 新浪樂居 搜房
中國風景園林網 清華大學 北京大學 人民大學 中國社會科學院 北京工業大學 北京理工大學 北京科技大學 北京林業大學 北京交通大學
城市化網版權所有:北京地球窗文化傳播有限公司 service@ciudsrc.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