據重慶日報消息 “城市的基礎設施、城市的基本形態、城市的管理水平,決定了一座城市的建設水平。”市長黃奇帆在9月19日舉行的城市改造專題工作會上指出,抓好主城的城 市改造,提升城市建設水平,打造現代大都市的嶄新形象,必須三管齊下,從城市的基礎設施、基本形態、管理水平三個層面進行綜合立體整治。
城市建設就是要在城市的基礎設施、基本形態、管理水平三個層面狠下功夫,精心規劃、設計、建設、管理,不斷提升城市建設水平
黃奇帆說,城市的基礎設施,包括城市道路、公共交通、地下管網等,是城市的“脊梁骨”,代表城市建設的基本面,對整個城市起支撐作用,這個 “脊梁骨”一定要周正大氣。城市的基本形態主要由城市樓堂館所的建筑形態構成,代表城市的整體形象,一個城市的建筑不能都搞成千篇一律的“火柴盒”,必須 精心設計,要各具特色,又要協調統一。主城要努力抓好商業區、居住區、工業區的建筑形態設計,特別是一江兩岸和重要干道旁的建筑形態。城市的管理水平,起 著“四兩撥千斤”的作用,良好的城市管理能彰顯城市文化,越發達的城市越注重城市管理,一座管理水平高的城市,不僅外表光鮮,背街小巷、地下設施同樣也要 建設、管理得好。
黃奇帆說,近年來,重慶主城建設在上述三個層面都取得很大進展。隨著每年幾百億元在城市基礎設施建設上的投入,機場、港口、道路、軌道交通 全面推進;同時房地產也快速發展,每年要建2000多萬平方米;而管理水平的提升更是讓整個城市面貌煥然一新。作為城市建設者,就是要在城市的基礎設施、 基本形態、管理水平三個層面狠下功夫,精心規劃、設計、建設、管理,不斷提升城市建設水平。
我們新建的房子,必須要有一種對歷史負責的態度,要管幾十、上百年,多建一些經典建筑;城市建筑外立面整治要注重設計
黃奇帆說,特別值得一提的是,最近兩三年主城開展大規模城市綜合整治取得重要成果。 3年拆除包括危舊房在內的各類房屋近1300萬平方米,而直轄以來到2007年拆了1000多萬平方米。原來老重慶的房子一共是6000多萬平方米,我們 這10年拆了2000多萬平方米,拆遷量占到老重慶建筑的1/3還多。這樣大規模、集中式的拆遷應告一段落,承載著歷史和文化的老城區應該保留一部分,這 是過去幾百年城市發展留下來的文脈底蘊,要妥為保護。這里需要特別指出的是,我們新建的房子,必須要有一種對歷史負責的態度,要管幾十、上百年,多建一些 經典建筑,“建筑是凝固的音樂”,新建筑物要有美感和韻律感,30年、50年回頭看,這些建筑承載著一段歷史、一種文化,能讓后人永遠銘記。我們還進行了 大規模的棚戶區和城中村改造,這些都是很了不起的事。下一步,主城各區要將剩下的比較分散的危舊房各自化解掉,認真完成剩余的城中村、棚戶區的改造任務。
此外,近一年多來,我們還開展了大規模的城市干道綜合整治,效果也很不錯。今后,在實際推進過程中,要集中力量按計劃實施,一段一段集中施 工,不要全面開花;同時要更加注重設計,設計水平的高低直接影響整治的效果,從目前整治的情況看,盡管建筑外立面整治成本都差不多,但因為設計水平的不 同,有的地方整治后提檔升級,形象大為改觀,而有的地方整治后效果就比較一般。希望大家在設計方面還要多下功夫,會有事半功倍的效果。
集中優勢力量進行城市改造,打造城市景觀,盡快讓我們綜合整治的效果展現出來,亮出城市改造后的漂亮身姿,使老百姓能夠早日享受到城市改造的成果
黃奇帆說,盡管重慶這些年城市建設取得不少進步,但還是有突出的“短板”,集中體現在沒有比較典型的有代表性的城市景觀,如像北京的金融 街、國貿地塊那樣。直轄以來,重慶城市建設上投入巨資,但用力比較分散,導致沒有形成新的組團式城市景觀,給人感覺我們的城市建設沒有特別值得一看的地 方,這是令人十分遺憾的。從某種意義上說,一座城市那些富有代表性的城市建筑集聚區,決定了整座城市的建設水平。因此,我們主城各區要針對這個“短板”, 集中優勢力量進行一個重點地塊的改造,這需要我們在城市建設的布局、節奏、策略上多動腦筋。
黃奇帆說,經過一年多的綜合整治,現在差不多到了出成果的時候。近段時間,要抓緊做好一些即將完工的整治工程的掃尾工作,不管是外立面整治 工程,還是燈飾工程、人行道鋪裝工程,還有城市綠化工程,能竣工的盡量早竣工;同時對一些短平快的整治工程,要集中力量打殲滅戰,盡可能縮短施工工期;此 外對整治工程中的一些拾漏補缺的活兒,也要抓緊進行。總之,要盡快讓我們綜合整治的效果展現出來,亮出城市改造后的漂亮身姿,使老百姓能夠早日享受到城市 改造的成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