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社科院副院長李揚10月9日在出席“中國社科院上海論壇(2011)”期間接受記者采訪時表示,如果經濟形勢不發生大的逆轉,緊縮的貨幣政策應當繼續維持,目前提轉變貨幣政策為時尚早。
李揚表示,緊縮是相對于之前太過寬松而言的,雖然不能說所有的物價上漲都是貨幣惹的禍,但應該看到所有的物價上漲都是因為有貨幣的支持?!翱刂莆飪r上漲就要以控制貨幣增長為前提條件,在這個意義上,如果經濟形勢不發生大的逆轉,目前緊縮的狀況還應當持續?!彼€指出,貨幣政策的調整要以經濟發展為轉移,盡管目前經濟發展出現了下滑趨勢,而且明年上半年比今年下半年下滑會更加明顯,但只要經濟下滑不到危及就業增長的程度都是可以容忍的。
在論壇期間,李揚還指出,全球經濟危機已經深化,目前正處于長期低速增長和長期波動的時期,預計這個周期可能持續7年左右?!皬臍v史經驗來看,每一次大的經濟危機恢復時間都在10年左右,目前危機已經持續了3年,還有7年時間要在痛苦中煎熬?!?/p>
“在此次經濟危機中,中國的角色非常特殊而且多重,絕不可高枕無憂。”李揚分析道。一方面,中國是現行國際經濟格局和國際經濟秩序的受益者;另一方面,隨著我國經濟持續的發展,其訴求也在不斷增加?!叭绻悦绹鵀槭椎陌l達經濟體經濟恢復還需要很長時間,那么包括中國在內的新興經濟體的轉型也不可能一蹴而就?!?/p>
對于中國目前的外匯投資方式,李揚不無擔憂。他認為中國在這點上應借鑒日本。李揚以日本在澳大利亞的投資為例指出,日本在澳大利亞的投資全部控制比例都不超過該企業的12%,投資都是財務性投資,不追求高收益,不謀求控股權,更多追求的是投資的安全性。相反,中國目前很多海外投資都在謀求控股權,很多投資集中在鐵路、石油等領域,對海外投資的安全性考慮不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