記者從1日下午此間舉行的南京理工大學新聞發布會上獲悉,4月30日,學校一廢棄實驗室發生爆炸事故,造成1死3傷。經初步調查,此次爆炸系施工人員私自撬開大門,用明火切割方式盜拆金屬構件引發。(5月1日新華網江蘇頻道)
又見臭名昭著的“民工說”。事故發生后,讓民工做“替罪羊”,近年來屢見不鮮,已臻不怕丟丑、不怕拍磚的地步。對此無奈、憤懣、郁結可也,卻不能麻木。南理工引發1死3傷的爆炸案,民工“擅入”明明為果,校方卻就是不思挖掘“擅入”的前因,令人憤怒。
發布會語調堪稱“零度風格”,純然客觀,不動聲色,沒有與公眾真誠交流的欲望,仿佛干脆不愿理睬聽眾反應,將情感傳遞的可能刪除。沒有痛悔與反省,缺少揪心與關切。
權威發布來自南理工黨委宣傳部長宮載春。必定經過校班子成員一致同意的措辭,強調的關鍵點在于,爆炸系施工人員私自撬開大門,用明火切割方式盜拆金屬構件引發。宮載春說,民工擅自進入學校實驗室,學校對他們進入實驗室并不知情。“他們沒資質,是不能進去拆遷的。”口徑高度統一的還有南理工的官方微博,同樣強調“一外來施工隊”拆遷施工時發生了意外,強調施工隊未經允許就拆卸實驗室的金屬構件。
與爆炸相關的疑云太多,亂象叢生:其一,沒有電焊從業資質,僅憑經驗施工的施工隊,就算拆遷沒有危險,按說也不能輕易進入拆遷要求極高的實驗室。涉嫌危險的拆遷何以沒有被嚴格監控?校方是否對民工交代過實驗室內曾存放化學物質?為表明民工罪責之重,宮載春用了詳盡還原的手法,大篇幅再現了施工隊的“作案”過程:從見財起意,到用臨時出門證欺騙門衛,到撬門而入,到用明火切割方式私自盜拆,直到最終引發爆炸。不禁要問:攜帶氧氣瓶和液化氣罐及切割工具的施工隊,出入何以如此隨意?“作案”何以如此從容?施工隊是誰請來的?何以沒有對其進行嚴格審查和監管?
其二,發布會稱實驗室早已廢棄,卻并未對此進一步說明。爆炸發生后,校方和警方將現場封鎖,封鎖處門口依然懸掛的南理工“爆破工程公司”和“精細化工中試基地”兩塊牌子,足證此地至今仍然具有的重要性。宮載春稱,原來存放化學藥品的實驗室,早在10多年前就已廢棄,里面的化學物質早已搬走。決定廢棄時,危險品處理干凈沒有?是否對可能存在的危險品進行過集中處理?“早已廢棄”之地,別的東西早就搬空了,為什么還會有炸藥庫存在?何以沒有先行排除隱患后再拆?現場何以有很多連在一起的鐵罐子?里面究竟還有沒有危險品?何以沒有專業人員進行現場指導?
其三,早該進行的拆遷拖至今日令人費解。爆炸地點非常隱蔽,且該實驗室周邊還有多個實驗室。一蘇姓同學介紹:“以前都不知道有實驗室,但會莫名其妙地聽到爆炸聲。”實驗室建于上世紀60年代,當時周圍沒有任何建筑物,但眼下周邊早已是居民小區,清新家園小區3、4、5棟居民樓,和南理工僅是一墻之隔,只是因為附近多有大樹遮蓋才少為人知。安全隱患持續存在,學校何以遲至今天才對此進行拆遷?